Browsing by Author "林庭州"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習得道歉語之實證研究(2010) 林庭州; Tin-chou Ansel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之兒童使用道歉語的發展。本研究包含兩個控制變因,即責任(responsibility)與冒犯嚴重度(severity of the offence)。主要研究議題為兒童對於冒犯的認知與控制變因的關係,兒童使用道歉語的分類,及其道歉語是否受到控制變因和本身對冒犯認知之影響而有所不同。本研究採用兩種實驗題型:懲罰判斷測驗與看圖回答測驗。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一百二十位兒童,依平均年齡四至八歲分成五組,每組二十四人,以及對照組的二十四位成人。 實驗結果顯示,中文為母語之兒童平均在四歲左右已能區分不同程度的責任與冒犯嚴重度。四歲與五歲兒童常因嚴重度高而給予較重的懲罰,較年長的兒童以及成人懲罰標準偏向責任,或是兩個變因混合考慮。口語語料顯示出,就主道歉策略而言,七歲以下兒童使用直接道歉策略(direct apologies)多於間接道歉策略(indirect apologies),七歲以上的兒童與成人剛好相反。就次道歉策略而言,所有兒童使用最多的是提供(Offer),其次是承認(Acknowledgment),要求(Request)最少。兒童使用次道歉策略也有階段性發展。此外,較年長的兒童合併道歉策略的能力也較高,而最常使用的策略公式是:直接道歉 + 承認 或 間接道歉 ( + 其它)。最後,控制變因對於兒童及成人選擇直接或間接道歉策略並無顯著的影響,受試者本身對於冒犯的認知也未明顯影響其選擇直接或間接道歉策略。可能的原因是兒童語言發展仍未至臻,較無法有效使用間接道歉策略。對成人而言,受到禮貌理論(politeness theory) (Brown& Levinson 1978, 1987)的影響,成人仍會使用很多間接道歉策略,不因控制變因之不同或自我對於冒犯程度認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Item 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道歉語之習得(華文世界雜誌社, 2012-12-01) 林庭州; 陳純音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之兒童使用道歉語的發展。本研究包含兩個控制變因,即責任與冒犯嚴重度。主要研究議題為兒童對於冒犯的認知與控制變因的關係,兒童使用道歉語的分類,及其道歉語是否受到控制變因和本身對冒犯認知之影響而有所不同。本研究採用兩種實驗題型:懲罰判斷測驗與看圖回答測驗。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一百二十位兒童,依平均年齡四至八歲分成五組,每組二十四人,以及對照組的二十四位成人。實驗結果顯示,中文為母語之兒童平均在四歲左右已能區分不同程度的責任與冒犯嚴重度。四歲與五歲兒童常因嚴重度高而給予較重的懲罰,較年長的兒童以及成人懲罰標準偏向責任,或是兩個變因混合考慮。口語語料顯示出,就主道歉策略而言,七歲以下兒童使用直接道歉策略多於間接道歉策略,七歲以上的兒童與成人剛好相反。就次道歉策略而言,所有兒童使用最多的是提供(Offer),其次是承認(Acknowledgment),要求(Request)最少。兒童使用次道歉策略也有階段性發展。最後,本研究發現可能的原因與兒童語言發展仍未至臻有關,因此較無法有效使用間接道歉策略。對成人而言,受到禮貌理論(Brown & Levinson 1987)的影響,成人仍會使用很多間接道歉策略,不因控制變因之不同或自我對於冒犯程度認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Item 瑪莉亞颱風(2018)快速增強及結構演變之數值模擬研究(2022) 林庭州; Lin, Ting-Zhou瑪莉亞颱風(Maria)於 2018 年 7 月 3 日於關島東南方海面生成,從 5 日至 6 日,其強度迅速增強進入快速增強(Rapid Intensification; RI)過程,並於 RI 結束後不到 24 小時便進行了一次眼牆置換。本研究利用 WRF 模式搭配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ECMWF)之 ERA5 全球模式資料為初始場,同時利用颱風動力初始化方式,分析瑪莉亞颱風 RI 過程以及結構變化。模擬結果顯示, RI 的發展主要受到內外兩對流區強度的影響。在 RI 開始前,內核區高層的對流活動,以及較低的環境垂直風切,使得潛熱能夠有效釋放,形成高層暖心結構,進而使颱風中心最低氣壓下降,高層暖心與中心最低氣壓之間的正回饋,有效提高颱風的強度,使颱風進入 RI階段。在 RI 後期,即便颱風對流強度沒有顯著的減弱,但是由於強對流活動主要集中在外圍,能量無法有效傳遞至內核區,導致內核區對流減弱,使得高層暖心結構無法維持,颱風強度停止增強。為瞭解海表溫度以及海表通量傳輸對於 RI 的影響,本研究進行改變海溫以及改變海表通量計算方式之敏感度實驗。結果顯示,當海溫降低2°C 以上時,不會發展 RI 。當海溫降低1°C 時,依舊會發展 RI ,但是受限於海表熱通量不足及垂直結構傾斜等影響,高層暖心結構以及 RI 持續時間較短。當海溫增加1°C 時,颱風強度不論是在 RI 前、中、後都有更為顯著的增強,高層暖心結構更能夠維持,且垂直結構較不為傾斜。而改變海表通量計算方式,使得海表面阻力減小以及海表向上傳輸的熱通量增加,對於 RI 後期的增強更為顯著,且高層暖心結構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