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明地"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7 of 1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一位卓越國民小學校長的描繪
    (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3-04-??) 林明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證據領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7-03-??) 林明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證據領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7-03-??) 林明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之作為分析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0-03-??) 林明地; Ming-Dih Lin
    本研究分析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的作為及校長個人在此任務所扮演的角色,並以「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三個方向剖析其運用情況。以22位某縣立國民中學校長為研究參與者,採內容分析法分析這些校長針對上述議題所提供的書面資料,主要研究發現為:首先,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的直接影響作為主要包括政策措施、高度期望、以身作則,以及直接指導;其次,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的間接影響作為主要從組織桔構、人力資源、微觀政治學,以及文化象徵意義著手;第三,就整體與個別而言,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的作為主要採用間接影響模式來達成任務;第四,部分園中校長未採用直接影響作為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最後,本文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重視校長發揮直接與間接影響力之領導發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小人員情緒地理的研究:以校長為焦點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4-12-??) 林明地; 梁金都; Ming-Dih Lin; Chin-Tu Liang
    本研究主要從情緒地理的觀點,透過參與觀察和訪談的方式,蒐集「旭日國小」成員在六項關鍵事件中互動過程的資料,以分析校長和成員之間的情緒距離形式和關係,並獲致了以下重要的結論。1. 校長和成員主要呈現道德、個人、政治、專業等的距離形式和關係,較少出現社會文化和物理距離的形式和關係。2. 校長和成員在教學事務上易於發展道德和專業距離的關係,而在行政運作上則是個人和道德與政治距離的關係。3. 校長和主任大致有接近的道德距離開係,惟與教師則有比較接近的專業和個人距離關係。4.誰的責任、建立處理原則、堅持自己立場、以對話發展共識等是構成校長和成員道德距離的主要內涵。5. 關心成員需求、忽視工作負荷、採取親切的作為、幽默的人格特質等是校長和成員之間個人距離的影響因素。6. 彈性調整的作為、審慎的權力運作、尊重教師實務的態度等是拉近校長和成員政治距離的處理原則。7. 重視教師的專業自主性、校長的支援和成員的參與、提供對話的空間等方法,有助於縮短校長和成員之間的專業距離。8. 校長和成員各種情緒距離的關係,約略有著相互影響的特質。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小學校領導動力及其學校效能的差異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3-12-??) 林明地; 連俊智; Ming-Dih Lin Chun-Chih Lian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學校領導動力及其學校效能的差異情形,其中,學校領導動力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管理,以及學校領導社群等變項之組合。以臺灣地區國民小學為母群,抽樣調查45所樣本學校,每所學校均抽取具代表性的樣本,分析其在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管理及學校領導社群的組合情形,以及不同領導動力學校之學校效能的差異情形。本研究發現,依學校領導動力各面向之特性,學校可被群集劃分為動態整合學校、行政垂直學校、教師水平學校,以及靜態固著學校等四種類型。其次,動態整合及教師水平二類學校所呈現的學校效能較高,顯著高於行政垂直學校與靜態固著學校的效能。最後,學校領導動力的概念有助於整合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管理及學校領導社群所形成的個人與團體領導動力,更重要的是,它明確地指出校長領導努力的重心最好是透過校長轉型領導營造優質的學校領導社群,進而提升教師自我管理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小學校領導動力及其學校效能的差異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3-12-??) 林明地; 連俊智; Ming-Dih Lin Chun-Chih Lian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學校領導動力及其學校效能的差異情形,其中,學校領導動力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管理,以及學校領導社群等變項之組合。以臺灣地區國民小學為母群,抽樣調查45所樣本學校,每所學校均抽取具代表性的樣本,分析其在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管理及學校領導社群的組合情形,以及不同領導動力學校之學校效能的差異情形。本研究發現,依學校領導動力各面向之特性,學校可被群集劃分為動態整合學校、行政垂直學校、教師水平學校,以及靜態固著學校等四種類型。其次,動態整合及教師水平二類學校所呈現的學校效能較高,顯著高於行政垂直學校與靜態固著學校的效能。最後,學校領導動力的概念有助於整合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管理及學校領導社群所形成的個人與團體領導動力,更重要的是,它明確地指出校長領導努力的重心最好是透過校長轉型領導營造優質的學校領導社群,進而提升教師自我管理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小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以發展學校集體智慧的策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5-09-??) 梁金都; 林明地; Chin-Tu Liang, Ming-Dih Lin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策略,以達成學校集體智慧的目的。研究者主要選取七位國小校長和七位教師為研究參與者,並進行10次的焦點團體訪談,以蒐集豐富的實地資料,最終獲致了以下重要結論:一、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在三階段和七項原則性策略下,發展出28個實際策略,並達成七項學校集體智慧的成果。二、校長在三階段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實際策略,顯現出規劃性作為等七項不同的領導特質。三、信任關係、領導能力、協同合作、專業發展等是專業學習社群實際運作的核心精神。四、校長可採取28個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實際策略,並掌握七項領導特質和四種核心精神,有效地達成學校集體智慧的目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小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以發展學校集體智慧的策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5-09-??) 梁金都; 林明地; Chin-Tu Liang, Ming-Dih Lin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策略,以達成學校集體智慧的目的。研究者主要選取七位國小校長和七位教師為研究參與者,並進行10次的焦點團體訪談,以蒐集豐富的實地資料,最終獲致了以下重要結論:一、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在三階段和七項原則性策略下,發展出28個實際策略,並達成七項學校集體智慧的成果。二、校長在三階段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實際策略,顯現出規劃性作為等七項不同的領導特質。三、信任關係、領導能力、協同合作、專業發展等是專業學習社群實際運作的核心精神。四、校長可採取28個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實際策略,並掌握七項領導特質和四種核心精神,有效地達成學校集體智慧的目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小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以發展學校集體智慧的策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5-09-??) 梁金都; 林明地; Chin-Tu Liang, Ming-Dih Lin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策略,以達成學校集體智慧的目的。研究者主要選取七位國小校長和七位教師為研究參與者,並進行10次的焦點團體訪談,以蒐集豐富的實地資料,最終獲致了以下重要結論:一、校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在三階段和七項原則性策略下,發展出28個實際策略,並達成七項學校集體智慧的成果。二、校長在三階段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實際策略,顯現出規劃性作為等七項不同的領導特質。三、信任關係、領導能力、協同合作、專業發展等是專業學習社群實際運作的核心精神。四、校長可採取28個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實際策略,並掌握七項領導特質和四種核心精神,有效地達成學校集體智慧的目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教育領導的核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6-06-??) 林明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教育領導的核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6-06-??) 林明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教育領導研究的新議題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09-03-??) 林明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校長思考參考架構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7-06-??) 林明地; Lin, Ming-dih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校長思考參考架構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7-06-??) 林明地; Lin, Ming-dih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校長教學領導實際:一所國小的參與觀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0-01-??) 林明地
    本文以參與觀察以及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以呈現一所國小校長的教學領導實際。主要的研究問題有三個,包括校長教學領導的具體作為為何?教師與校長所知覺的校長教學領導的目的與影響為何?以及教師與校長對教學領導的期望為何?研究結果發現,所觀察校長教學領導的具體作為可以歸納為六大領域,包括巡視教室與校園、協助教師在職進修或專業成長與發展、表達較高的期望,提高師生表現的標準、了解學生學習情形、實踐行政支持教學的理念、建立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及塑造英雄、建立楷模等。教師與校長所知覺的教學領導的目的有提升教學品質、對老師的教學情形能有所掌握、表現關心、協助處理突發狀況、對學生的表現能有所了解,以及給予老師壓力,維護學生受教權。校長教學領導的影響包括讓教學正常、督促老師事前準備上課內容、協助教師教室秩序管理、大多數的老師不會覺得反感。校長與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的期望為希望明白闡述作法與理想、增加成員專業成長機會、辦理與學生比較有關的教學活動、增加校內同僚專業互享機會,以及多聽同仁意見,並做出回應,但對於巡堂增加與否,則見仁見智。作者最後並出幾項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校長教學領導實際:一所國小的參與觀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0-01-??) 林明地
    本文以參與觀察以及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以呈現一所國小校長的教學領導實際。主要的研究問題有三個,包括校長教學領導的具體作為為何?教師與校長所知覺的校長教學領導的目的與影響為何?以及教師與校長對教學領導的期望為何?研究結果發現,所觀察校長教學領導的具體作為可以歸納為六大領域,包括巡視教室與校園、協助教師在職進修或專業成長與發展、表達較高的期望,提高師生表現的標準、了解學生學習情形、實踐行政支持教學的理念、建立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及塑造英雄、建立楷模等。教師與校長所知覺的教學領導的目的有提升教學品質、對老師的教學情形能有所掌握、表現關心、協助處理突發狀況、對學生的表現能有所了解,以及給予老師壓力,維護學生受教權。校長教學領導的影響包括讓教學正常、督促老師事前準備上課內容、協助教師教室秩序管理、大多數的老師不會覺得反感。校長與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的期望為希望明白闡述作法與理想、增加成員專業成長機會、辦理與學生比較有關的教學活動、增加校內同僚專業互享機會,以及多聽同仁意見,並做出回應,但對於巡堂增加與否,則見仁見智。作者最後並出幾項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