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曉雯"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動手做科學教育中心之設計與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6-08-??) 李賢哲; 陳皇州; 陳存仁; 林曉雯; 李文仁; 許華書; 賴岦俊; Shyan-Jer Lee; Kelvin H. C.; Chen, Tsun-Ren Chen; Sheau-Wen Lin; Wen-Jen Lee; Hua-Shu Hsu; Li-Chun LaiItem 學生對「開花植物生長與發育」概念之瞭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3-04-??) 林曉雯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學生對開花植物生長發育概念之學習發展情形。研究者邀集中小學自然科教師四人組成研究小組研擬晤談工具,經學科專家效化概念命題內容與晤談工具後,對國小四、六年級、國一、高一學生各三十人共一百二十名進行個別晤談以收集相關資料。經過分類與統計數量發現,開花植物生長發育的相關概念中有些部分會隨學生學習而成長,如:生活史各階段器官的生長與變化、繁殖、光合作用製造生長所需養分,種子行呼吸作用、向性等。有些另有概念則普遍存在在不同年級學生想法中,例如發育等同於生長,忽略花、果實、種子的變化,生命週期線性非循環的改變,土壤能提供植物生長發育及剛萌芽時所需之養分,植物因為需要進行光合作用而朝向陽光的方向生長等。而六年級學生在無性生殖以及果實與種子的來源部分表現較其他年段學生好,可能原因是學生在五年級學過類似的單元。大體上,所有學生對生長與發育現象的機制之瞭解相當有限。上述另有概念值得進一步探討其成因,並為科學教師教學及教材編纂者編緝教材之參考。Item 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政策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2010) 林曉雯; Lin, Hsiao-Wen1993年鄧如雯事件引起了社會對於家庭暴力的討論,也使得家庭暴力防治政策的政策窗開啟。而家庭暴力防治法自1998年6月24日公布後,挑戰了法不入家門的界線傳統觀念,也促使得各縣市政府對於家庭暴力防治法去擬定了相關的防治政策。然而在家庭暴力法施行十年左右期間,家庭暴力事件並沒有因為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產生而消失在社會上。在政府每年提供預算、扮演監督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執行人員的角色,並且實務上有大批的專業人士,如:社工、警察…等人力資源投入執行家庭暴力防治政策的情況下。由政府所開出的這艘家庭暴力防治的船是否能夠徹底去破除中國人冰凍三尺的「法不入家門」、「家醜不外揚」的冰山?以及拯救在家庭暴力危機之中載浮載沉的被害人呢?筆者希望藉由政策的規範面以及實務的評估來對於家庭暴力政策提出相關的問題及建議。Item 教採教學的危險、轉機與契機(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7-07-??) 戴翠華; 林曉雯Item 科學教育學科性的再省思(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4-12-??) 林曉雯Item 科學教育是一門「科學」嗎?(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2-05-??) 林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