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淑貞"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唐代詩話、詩格論述詩歌風格之品類與表述方法
    (國文學系, 1999-03-??) 林淑貞
    唐代詩話、詩格中,最具特色者有二:一、揭示詩歌創作的體勢結構與門法。二、標示詩歌的風格品類與表述法式。攸關體勢結構之論述是屬於創作論,論者甚夥,且各逞其能地爬梳唐人創作的法式。至於論述風格品類及表述方式者尚無,僅有針對某一特殊詩話或詩格作一詮解。本文基於此,欲重新檢視唐代詩話與詩格作品中,攸關論述風格品類的分品情形及銓評風格的表述方式為何?能否彰顯唐人特殊的審美趣味或觀照詩歌的態度?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多媒體繪本教學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童閱讀理解學習成效之研究
    (2007) 林淑貞
    多媒體繪本教學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童閱讀理解學習成效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多媒體繪本教學對國小聽障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學習成效。採單一受試中的跨受試多探試設計,以三名國小中高年級聽障學生在「多媒體繪本閱讀理解測驗」評量單上的答對百分比為指標。並以「聽覺障礙學童學習態度檢核表」、「多媒體繪本教學回饋表的問卷」對相關人員進行調查。 研究結果顯示:多媒體繪本教學對國小聽障學童之閱讀理解能力具有提升的立即和保留效果。且在學習態度上具有正向的影響。同時也有相當的社會效度支持。最後,提出教學及未來研究建議,供教師,聽障生家長及研究者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廖平經學六變所建構的歷史圖像
    (國文學系, 1997-03-??) 林淑貞
    廖平,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特異獨行的怪傑,其經學思想凡經六變,對於六變,世人褒貶不一,本文嘗試紬繹其六變軌則,冀能勾稽其企圖建構之歷史圖像,以察其創制初心。論述理序分為五大部份:一、從廖平的生平及著作來考察六變的時代背景及其所面對的課題。二、勾勒六變的內容以了解前後變化的軌跡。三、藉由六變,爬梳其開展出來的義理詮釋路向。四、此六變之意義,終究欲建構出什麼樣的歷史圖像?其理論根柢何在?如何可能?五、六變對於時人及後人之影響何在?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我國國中畢業生升學高中與高職、五專比例之研究
    (教育資料文摘社, 1989-04-01) 廖季清計畫主持; 陳文章計畫主持; 林文達研究主持; 張天津研究主持; 曾勘仁; 賴福來; 李隆盛; 陳佩珍; 林淑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試論儒家藝術精神之轉化
    (國文學系, 1995-03-??) 林淑貞
    本文旨在重新思考古樂式微之後,是否迫使孔門藝術精神的轉化與沒落?文分五部份論述。一、儒家音樂思想的特質。二、音樂思想之衍變與發展。三、漢代藝術媒材之轉移。四、儒、道藝術精神之體悟。五、儒家藝術精神之轉化。魏晉南北朝是個玄學鼎盛的時代,但是呈現在音樂思想方面,依舊以儒家禮樂教化為主導,本文欲重新思考:我國古代以音樂為中心的教育,在古樂式微後,是否迫使孔門藝術精神的轉化與沒落?論述的理序先概述儒家音樂思想的特質,再論兩漢魏晉南北朝音樂思想發展的脈絡,從歷史制度及音樂思想談起,繼而探討在詩樂分途發展中,音樂媒材轉換的問題所關涉的一些現象,以考察藝術精神之轉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雜歌謠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
    (國文學系, 1996-03-??) 林淑貞
    本文旨在探究《樂府詩集》之雜歌謠辭所反映出來的各種社會現象,俾能勾勒宋朝以前之社會面向。本分三部份論述,引論部份先導出雜歌謠辭之名義問題,分從音樂性、作者、內容來分析,次論其句式結構;本論部份再考察雜歌謠辭所呈現的各種社會現象;結語部份則論民間歌謠與文人詩歌有別。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