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玉梅"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東台灣治療成功之結核病患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13) 林玉梅; LIN,Yu-Mei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治療成功之結核病患的個人背景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以橫斷式調查法,探討花蓮縣、台東縣295位治療成功之結核病患。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營養的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自我實現、人際支持、壓力處理、健康責任、運動。研究對象之社會支持愈多,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愈強,愈偏向內控及權威外控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愈好。自我效能、是否為原住民、教育程度,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有預測力,共可解釋59%的變異量,其中以自我效能最具影響力。 本研究結果將可作為衛生機關發展結核病患健康促進策略之重要參考,應用預測因子以促進治療成功結核病患之健康生活型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五.連江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4-09-01) 陳國川; 楊雅心; 洪偉豪; 林玉梅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社會空間之建構與轉變
    (2012) 林玉梅
    日治時期豐田村係一由臺灣總督府根據殖民目的而規畫形成之聚落,因此招募了許多日本內地不同都道府縣的移民來臺,並希望其能在臺落地生根。然而到了戰後,日本人戰敗,這些日本內地移民必須全數遣返回國,而豐田村的土地資源便由政府收歸所有,遷入的居民除了包含原先為日本人工作的佃農與雇工外,還吸引了許多臺灣島內的二三次移民,也使得戰後豐田村的居民有著原居地分布複雜之特性,與日治時期有相同的情形。 豐田村位於花蓮溪的沖積扇上,地勢較為平坦,整體氣候溫暖多雨,為適合農作物生長之環境,但其地形和降雨特性則易導致淹水問題。大正2年(1913)總督府將豐田村聚落整體建設大致規畫好後,便開始招募移民來臺,但由於整體移民所需各類支出過於負荷,臺灣總督府即在大正7年(1918)停止相關移民各類補助,豐田村也因此劃入一般行政區。整體而言,豐田村移民初來乍到時,其生活環境並不佳,疾病、傳染病盛行。戰後豐田村,由國民政府劃分成三個村落,分別是豐山村、豐裡村和豐坪村,其屬於一般行政體系,居民來源地最多的是花蓮鄰近地區和新竹,居民平和相處,少有爭端,其主要面臨的環境問題為颱風造成的水災。 然而日治時期豐田村的地域建構,乃是經由臺灣總督府的土地治理政策和土地分配形式得以完成,終至戰前約有將近9成之內地移民已擁有自己的土地。戰後豐田村居民,則是經由國民政府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政策,繳納地價與租金以取得土地所有權。在此國家與政策的運作之下,豐田村居民的生活空間便被劃設而定,多數居民均擁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在國家劃設完成的生活空間中,豐田村的人地關係與人人關係便展現於其中。日治時期豐田村先由國家制訂警察官空間整合四部落,而由於豐田村內生活環境並不佳,居民負債問題嚴重,加上以農為生的生產方式,使得村內各種社會組織紛紛成立,進一步整合豐田村,形成其緊密結合的社會空間。至戰後,使得各行政空間或社會組織均是改以鄉層級為單位,而仍將戰後三村整合為一體的,僅剩居民自發性組織豐田碧蓮寺的信仰。因此整體而言,日治時期的豐田村整合程度較戰後豐田村強且較緊密。 不論日治時期或戰後時期的豐田村,其均是首先經由政府劃設的村落,才漸次移入居民,雖不同的國家政策會造就不同社會空間的整合程度,但研究發現社會空間整合中,居民自發性的社會組織運作也不失為一重要原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