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素瑜"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清末民初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研究(1902-1937)
    (2003) 林素瑜
    本文的主旨在於探究清末民初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發展概要。探討年代起自光緒二十八年(1902)《欽定學堂章程》頒布後,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戰爆發為止。 本文所討論的內容是以歷史教科書為中心,然教科書的編訂,需配合各級學校不同的需求,教科書的教材選擇也必須有所依據。因此,有必要分析各個階段歷史課程的設置,與歷史教育目標的內涵,方能明瞭各個時期歷史教科書的種類、名稱由來、施教對象,與教材編選的標準。故本文先行探討歷史課程的變化,與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的指示與規範,再論及歷史教科書的出版概況與審查制度。此外,本文還選取清末民初較具代表性的歷史教科書各兩至三部,分析其教科書架構與教材內容,藉由對教科書內容的實質探討,來呈現早期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特色與結構變遷。 綜觀清末民初歷史教科書的發展,可說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歷程。這其中包括了:教學目標方面,從傳統借鑑、教化忠良的功能,擴大到歷史知識的吸收,與對社會現狀的認識;教材方面:從傳統政治取向,擴大到社會、文化層面。由本研究可見,歷史教科書的編輯,深受統治者的政治意識型態,與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影響。前者如清政府訂定的忠君愛國政策,以及國民政府的三民主義教育思想;後者例如清末開始流行的進化觀念、教育界中尚武、尚公,以及民族主義愛國思想,與民國初年的共和思想、新文化運動等等。而這些不同的意識型態落實為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後,轉化為各科教學目標,更進一步規範了教材的選擇與呈現。故可以說,教科書實是時代的產物。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