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靜兒"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16週跌倒預防介入對社區及安養機構老人之成效初探
    (臺北市健康生活與成功老化學會, 2009-04-01) 郭鐘隆; 張鈞惠; 林靜兒; 蔡益堅
    目標:本研究旨在提昇老人對於跌倒預防的知識、信念、自我效能、身體功能及降低跌倒發生率。方法:本研究採前後測(pre-post test)設計,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台北市北區某安養機構及南區某老人服務中心之老人,於介入前後進行前後測問卷,並進行16週防跌衛教與運動課程、居家環境安全訪視及課程的過程性評價。結果:介入後機構組老人防跌的知識、自我效能以及下肢肌力都有顯著進步;社區組老人的防跌信念、自我效能及下肢肌力、反應能力、握力等皆有顯著進步;跌倒年發生率方面,介入後機構組之年發生率降低9.96%,社區組顯著降低28.0%。此外,兩組老人對課程均相當滿意,可見此介入課程及模式是有效且值得推廣的。結論:本研究成果可提供基層實務工作者從事健康促進計畫時作為參考,建議未來相關研究可參考本計畫推動模式,並增加控制組,進一步確認各介入要素之成效,以期造福更多的台灣老人。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兒童在相對時宜工作的參數學習:檢驗練習變異假說
    (臺灣運動心理學會, 2003-07-01) 林靜兒; 卓俊伶; 張智惠; 謝扶成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動作學習的理念與實務應用
    (教育部體育署, 2007-06-01) 卓俊伶; 林靜兒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多元跌倒預防計畫對改善老人跌倒相關變項和生活品質之成效探討
    (臺北市健康生活與成功老化學會, 2010-03-01) 張鈞惠; 郭鐘隆; 林靜兒; 蔡益堅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以多元策略實施跌倒預防計畫後,對於改善老人的跌倒預防知識、信念、自我效能、預防行為、發生率、身體功能及其生活品質之成效。方法:本研究為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研究對象為南部某鄉鎮之社區老人為實驗組,同縣另一鄉鎮之老人為控制組。本研究對象於前測時實驗組121人、控制組66人,共計187人。後測時人數實驗組為115人、控制組為55人,共計有170人。結果:介入後,實驗組老人較控制組老人之跌倒預防知識、信念以及自我效能均有效提升,但跌倒預防行為中僅床邊放置手電筒一項有顯著改變,跌倒發生率則估計降低28.5%。實驗組老人在20秒屈膝起立、下肢肌力、握力、反應時間、平衡能力等身體功能項目之後測得分皆顯著高於控制組。實驗組老人在SF-36所測量的生活品質各變項於後測得分亦顯著優於控制組,但在身體疼痛(BP)以及心理健康(MH)兩變項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發現採取多元介入策略之跌倒預防計畫確實可改善老年人的跌倒預防知識、信念、自我效能、身體功能,並改善其生活品質,並對於跌倒發生率有中等偏微弱程度的效果量,但有部分結果變項並未有顯著介入效果,後續研究宜擴大推廣,加大樣本數以進一步驗證成效,以造福更多的台灣老人。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限制觀點看老年人跌倒及其預防策略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7-03-01) 游斯徨; 卓俊伶; 吳姿瑩; 林靜兒
    高齡化社會是現代先進國家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其中老年人的跌倒在公共衛生與運動科學界更是重要的議題,因此有必要暸解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與跌倒後所帶來的衝擊,並提出相關的預防策略。造成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因素可分為個體限制、工作限制與環境限制三方面。跌倒所造成的衝擊可分為生理層面、心理層面與社會層面。依據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影響因素,可依個體、工作與環境提出預防策略:(1)個體方面首要是增加老年人的身體活動量,以提昇生理功能進而改善生理構造的限制與動作行為的功能限制;(2)工作限制是指器具的設計考量老年人的特性,降低困難度與複雜度以符合老年人使用;與 (3)環境方面則著重降低環境危險程度,如在浴室加裝扶手與防滑設備、增加照明亮度、清除障礙物等。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老人休閒活動及輔具應用
    (國立陽明大學復健科技輔具研究所, 2007-10-01) 卓俊伶; 林靜兒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老年人的變異練習效應: 自我控制與動作技能水準
    (2007) 林靜兒; Ellen Ching-er Lin
    實驗一探討自我控制對老年人在變異練習動作表現與學習的效應,將36位參加者隨機分派至變異練習-自我控制組、變異練習-無自我控制組或恆常練習組,依變項為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實驗工作為三段式N字型相對時宜的按鍵工作。經變異數分析發現,有無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在獲得期、立即與延遲保留中未達統計顯著差異,但兩組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在獲得期與立即保留中均大於恆常練習組。實驗一結論為老年人在變異練習情境的動作表現與學習不受自我控制影響。實驗二探討自我控制對不同動作技能水準老年人動作表現與學習的效應。將48位參加者分成高動作技能水準-自我控制組、高動作技能水準-無自我控制組、低動作技能水準-自我控制組、以及低動作技能水準-無自我控制組。經變異數分析發現,動作技能水準與自我控制的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在獲得期、立即與延遲保留的交互作用未達統計顯著差異。實驗二結論為動作技能水準不因自我控制而影響老年人的動作表現與學習。實驗一與實驗二係以基模學習與自我調整學習的觀點進行討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自我控制回饋對動作表現、學習及錯誤估計的效應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07-03-01) 葉俊良; 卓俊伶; 林靜兒; 陳重佑
    本研究探討自主決定的自我控制回饋訊息,對空間性位移動作表現、學習與錯誤估計的影響。實驗參與者為30名成人(男性16位,女性14位),隨機分派到自我控制回饋組、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或控制組,獲得期進行80次試作,24小時後進行12次保留測驗。實驗工作為自我配速線性移動動作,依變項為穩定性、準確性及錯誤估計能力。經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杜凱氏法發現:(一)自我控制組及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獲得期的變異誤差值顯著低於控制組(p<.05, ES=0.68);自我控制組及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保留測驗的變異誤差值顯著低於控制組(p<.05, ES=0.48),(二)自我控制組及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獲得期的絕對誤差值顯著低於控制組(p<.05, ES=0.71);自我控制組保留測驗的絕對誤差值顯著低於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及控制組(p<.05, ES=0.70),(三)自我控制組及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獲得期的錯誤估計值顯著低於控制組(p<.05, ES=0.71);自我控制組在保留測驗的錯誤估計值顯著低於非自我控制相對頻率對照組及控制組(p<.05, ES=0.85)。因此,本研究的結論為自我控制回饋是學習變項,而非表現變項,且自我控制回饋利於提升錯誤估計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自我控制是否能促進老年人在變異練習的獲益?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3-06-01) 林靜兒; 卓俊伶
    目的:過去研究發現變異的練習情境並未對老年人的動作學習帶來較大的效益,因此本研究結合自我控制的概念與基模理論所演繹的練習變異性假說,旨在探討自我控制對老年人在變異練習動作表現與學習的影響。方法:將36位自願參加的女性老年人(平均年齡71.1 ± 4.5歲)隨機分派至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組、無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組或恆常練習組,依變項為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實驗工作為三段式N字型相對時宜的按鍵工作,經過獲得期90次的試作後,進行10分鐘與一天後各12次的立即與延遲保留測驗。結果:獲得期經3(組別)×9(區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其中區間為重複量數,以及最小平方法的事後比較發現,老年人在有無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未達統計顯著差異,但兩組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均大於恆常練習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立即與延遲保留測驗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有無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未達統計顯著差異,但兩組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在立即保留測驗中大於恆常練習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結論:老年人在變異練習情境的動作表現與學習不受自我控制影響。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變異練習對相對時宜工作表現與學習的發展效應
    (2001) 林靜兒; Ellen Ching-Er Lin
    基模理論所衍生出的練習變異假說,預測個體學習單一動作時,透過多樣化的練習安排有助於動作學習,但對動作表現卻有抑制。本研究旨在檢驗變異練習在相對時宜按鍵工作表現與學習的發展效應。實驗參加者晚期兒童與成人各二十四名,隨機分派到變異與恆常練習組。實驗工作為三段式N字型手指按鍵的相對時宜工作。實驗參加者在接受不同實驗處理後,進行立即與延遲的遷移測驗。本研究的自變項是不同練習方法與年齡差異,依變項為代表動作穩定性的絕對誤差值與動作穩定性的變異誤差值。經二因子變異數2 (練習) × 2 (年齡)分析發現:(一)晚期兒童與成人在變異與恆常練習動作表現與學習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上沒有年齡差異的發展效應;(二)恆常練習在動作表現的準確性與穩定性較變異練習有正面的影響;變異練習在動作學習的準確性優於恆常練習,但在穩定性上則無差異存在。(三)晚期兒童與成人在動作表現的準確性上有年齡差異的發展效應,但在動作表現的穩定性與動作學習的準確性與穩定性上並不會因年齡差異而有所影響。最後將以基模學習的觀點,討論本研究的發現。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