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梁䕒鎂"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父母心理控制、拒絕敏感度、自我分化與社交焦慮之關聯研究(2020) 梁䕒鎂; Liang, Chia-Mei本研究旨於針對成年初顯期階段之個體,探討其所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社交焦慮之關聯,並分別檢驗拒絕敏感度與自我分化於此關聯間之中介角色。研究對象為955位(男生364位、女生591位)18至25歲成年初顯期樣本(平均年齡為21.41歲)。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為「父母心理控制量表」、「社交焦慮量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自我區分量表」。在控制性別與年齡變項之後,本研究所得之分析結果如下:(一)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顯著地正向預測社交焦慮;(二)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顯著地正向預測拒絕敏感度;(三)拒絕敏感度可以顯著地正向預測社交焦慮;(四)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顯著地負向預測自我分化;(五)自我分化可以顯著地負向預測社交焦慮;(六)「拒絕敏感度」在「父母心理控制」與「社交焦慮」之關聯中,有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果;(七)「自我分化」在「父母心理控制」與「社交焦慮」之關聯中,有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果。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對輔導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父母心理控制與成年初顯期 子女之社交焦慮:自我分化的中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21-12-??) 梁䕒鎂; 吳志文; 程景琳; Chia-Mei Lian, Chih-Wen Wu, Ching-Ling Cheng本研究旨於針對成年初顯期階段之個體,探討其所知覺之父母心理控制與社交焦慮之關聯,並分別針對男性與女性,探討父母心理控制行為是否會透過個體之自我分化程度,進而影響其社交焦慮情形,且分別檢視自我分化五個向度(情緒化反應、我立場、情緒截斷、與家人融合、與他人融合)之中介效果。研究對象為955位(男性364位、女性591位)18至25歲成年初顯期樣本(平均年齡為21.41歲,標準差為2.47)。本研究以「父母心理控制量表」、「社交焦慮量表」及「自我區分量表」進行測量,並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中介效果的分析。結果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社交焦慮之間具有顯著正向關聯,且在男性與女性樣本中,父母心理控制皆顯著地透過自我分化之「情緒化反應」及「與他人融合」向度,進而影響社交焦慮,但自我分化之「情緒截斷」及「與家人融合」向度並沒有中介效果;此外,僅在女性樣本中發現,父母心理控制會透過自我分化之「我立場」向度,進而影響社交焦慮。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對輔導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