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梁瑞珊"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感恩學習課程對安非他命濫用者之焦慮、憂鬱情緒及幸福感之影響(2015) 梁瑞珊研究背景:正向心理學提出個體的正面特質(如:正面情緒),對疾病的預測度甚至遠超過其所呈現的負面特質,並能緩衝在負向生活事件下的衝擊。長期使用安非他命容易使個體有憂鬱、焦慮等負向情緒、和衝動暴力之行為;此外,負向情緒及壓力常是藥物成癮者的復發因子。因此,本研究主要是了解正向心理學之感恩介入,對安非他命成癮者之感恩狀態、幸福感、焦慮及憂鬱的影響效果。研究方法:以準實驗設計之前、後測設計,方便抽樣選取87名戒治中的安非他命慣用者,隨機分派至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際完成研究共83名,40名實驗組、43名對照組)。實驗組接受感恩學習課程,採小團體方式進行(每團體9-11名成員,共10 session,每個團體介入時間20小時),對照組則接受一般戒治處遇之課程(未介入)。研究工具採用:感恩狀態量表、幸福感量表(安適幸福感)、貝克焦慮量表及貝克焦憂鬱表。所有參與者分別在實驗處理前、後,施以前、後測資料,以了解感恩學習課程之效果。此外,從實驗組參與者中選取8名進行訪談,以利提供相關建議。研究結果:統計方法主要以描述統計、卡方統計、共變數分析及多變量共變數分析等分析,排除前測之影響,結果顯示:(1)在感恩狀態及幸福感(含安適幸福感)得分,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差異達統計顯著,且實驗組之得分高於對照組,顯示感恩介入對感恩狀態產生正面效果;(2)兩組在貝克焦慮量表之後測分數未達統計顯著;(3)在憂鬱方面,兩組在貝克憂鬱量表之後測得分達統計顯著差異,且實驗組之後測顯著低於對照組,顯示介入產生正面效果。最後,研究者據研究之統計及訪談結果,提出對感恩學習課程介入之實務及研究方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