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楊淑玲"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PaGamO運用在國小五年級社會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1) 楊淑玲; Yang, Shu-Ling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PaGamO運用在國小五年級社會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法輔以半結構訪談,以新北市公立國小五年級兩個班52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26人使用PaGamO,對照組26人沒有使用PaGamO。實施期間為期九週,量化資料有社會領域學習態度量表前、後測及社會領域學習紙筆測驗前、後測,並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分析;質性資料輔以學生半結構性訪談進行,以了解學生學習態度及對PaGamO的看法。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運用PaGamO有顯著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社會領域的學習成效。 二、運用PaGamO並無顯著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社會領域的學習態度。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希望對提高社會領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能有所助益。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顧觀光的九數存古內容分析
    (2005) 楊淑玲
    摘 要 宋、元時期高度發展的傳統曆算至元朝中葉以後急轉直下,乃至於明朝末年,曆法的不精準,已經成為極大的問題,因此造成西方傳教士為傳教而得以大舉引入西方科學知識,這樣的問題持續到清朝,引起康熙皇帝對算學與曆法知識的高度渴望與濃厚興趣,後來雍正皇帝禁教,為維護研究之風,西學東源說盛行,考據學因此蓬勃發展,時稱乾嘉學派。乾嘉學派的影響深遠,雖然幾經戰亂,由盛而衰,但研究算學之風並沒有因此而頹圮,反而造就了許多不願在亂世求仕的讀書人研究典籍的動力。 顧觀光也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研究豐富,得與李善蘭、羅士琳、項名達、徐有壬、戴煦、夏鸞翔、鄒伯奇等七人,同被諸可寶入《疇人傳三編》,號稱為晚清八大家。顧觀光就生活週遭所接觸到的一些論題,做了許多研究,並寫下著作,尤其是在曆學與算學方面,其中《九數存古》與《九章外錄》的撰寫,不但顯示了他「實事求是,不以同異為嫌」的實證精神,更能從他將中西學分類的標準看出當時算學家對中西學的看法。 《九數存古》不單只是重新論述九章的內容,更進一步把中國古代各家算書加入九章的架構底下。他作此書的目的在於「用」,以及著書的手法是希望藉由「一法祇載一問」的方式,簡單扼要地將中國古代自周髀以下,以至於宋元之間的所有算書中,符合當代具「用」的價值之算術介紹給讀者,希望能夠提供當代讀者一本不論是自修或是教學都很實用的教材。雖然並沒有明顯的資料顯示他預設的讀者目標為何,但是由他省略了許多算書基本的圖與草,甚至於直接省略掉基本的範例來看,都可以看出他所設定的讀者絕對不是完全沒有基礎的初學者。 《九數存古》整本書九卷並沒有統一的體例,顧觀光在篇首例言有言:「算書非出一手,體例多歧,有先術後草者,有有術無草者,有術在問前者,有草後演段者。今悉依原文,不敢妄為改易,慎之至也。」因此,很難歸納出一個固定的模式來作為本書的體例。但是,由前面兩章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顧觀光整體上各卷的選題方式大都是以「由淺入深」的順序來進行,以《九章算術》的題目作為各卷的基本題,用以介紹各卷之基本方法,並輔以其他算書的相關題目作為延伸範例,讓讀者深入了解該卷可能引申的所有面向。 從古至今研究《九章算術》的算書不勝其數,其中尤以「九數」為綱之李潢《九章算術細草圖說》,和打破「九數」格局之楊輝《詳解九章算術》最為人所稱頌。可惜的是,這些書都只限於少數的古籍內容,尤其是李潢的《九章算術細草圖說》,雖然由於他精確的補圖,提供後代研究古算書的學者一個非常詳實的標準,但是他逐章解釋、逐句翻譯的方式卻阻礙了讀者的閱讀。對於清末正處於一個知識膨脹的時期,力精圖治的當代學者需求的可能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學習到最完整的算學知識,不論是與西學相抗衡,或是以這些知識為基礎結合西學來達到增強國力的目的,一本結構清楚完整、說明簡單又詳盡的算學教材之需求日益升高,即便突顯出顧觀光《九數存古》刊行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顧觀光著《九數存古》時,除了非常重視觀念的澄清之外,也相當重視由歷史的觀點去引入觀念。以現代的說法,顧觀光的《九數存古》是一本具有HPM關懷的一本教材甚至是教師手冊。而如果用九年一貫一綱多本的新教材之說法,亦可把它視為一本綜合各家版本的總複習講義。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