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毛萬儀"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初任父親最初一年父職經驗之研究(2009) 毛萬儀研究指出,早期父職經驗可以預測往後的父職模式,因此,探討最初父職經驗,有助於理解父職模式的形成。本研究以六位初任父親為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根據其回溯之父職經驗,探討其第一年的父職經驗歷程;父職脈絡因素;父職角色轉變、壓力與資源運用,以及對父職的感受和期待。 本研究主要發現結果摘要如下: 一、第一年父職經驗,依照時間順序,經歷「預備醞釀」、「父職概念模糊」、「衝 擊慌亂」、「父親親職角色緩衝適應」、「子女生活照顧」及「發展教養角色」 等六個階段。其關注焦點與父職內涵各不相同。 二、初任父親之成長性格、對父親的印象、觀察與學習經驗、夫妻互動關係、與 原生家庭的互動關係、工作時間與壓力、孩子的發展與特質等因素,共同影 響其父職經驗脈絡。 三、許多超過預期的轉變與壓力接踵而至,「經濟、時間、精力付出」、「掌握頭緒」、 「調整生活重心」都是初任父親亟需克服的難題。他們較常使用「資訊」及 「支援」性社會資源紓緩其壓力。 四、初任父親大多沒有理想父職角色模範,其父職角色發展的主要考量為:「避免 成為不適任的父親」及「根據孩子的狀況調整」。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於初任父親親職教育規劃,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Item 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0-07-??) 毛萬儀; 黃迺毓研究指出,早期的父職經驗可以預測往後的父職模式,因此,探討最初父職經驗,將有助於理解父職模式的形成。本研究以六位大專教育程度之初任父親為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根據其回溯之父職經驗,探討其第一年的父職經驗歷程。本研究發現:第一年父職經驗,依照時間順序,經歷「預備瞳釀」、「父職概念模糊」、「街擊慌亂」、「父親親職角色援街適應」、「子女生活照顧」及「發展教養角色」等六個階段歷程。其關注焦點與父職內涵各不相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於初任父親親職教育規劃,以及後績研究提出建議。Item 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0-07-??) 毛萬儀; 黃迺毓研究指出,早期的父職經驗可以預測往後的父職模式,因此,探討最初父職經驗,將有助於理解父職模式的形成。本研究以六位大專教育程度之初任父親為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根據其回溯之父職經驗,探討其第一年的父職經驗歷程。本研究發現:第一年父職經驗,依照時間順序,經歷「預備瞳釀」、「父職概念模糊」、「街擊慌亂」、「父親親職角色援街適應」、「子女生活照顧」及「發展教養角色」等六個階段歷程。其關注焦點與父職內涵各不相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於初任父親親職教育規劃,以及後績研究提出建議。Item 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歷程之研究─以六位大專教育程度父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0-07-01) 毛萬儀; 黃迺毓研究指出,早期的父職經驗可以預測往後的父職模式,因此,探討最初父職經驗,將有助於理解父職模式的形成。 本研究以六位大專教育程度之初任父親爲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根據其回溯之父職經驗,探討其第一年的父職經驗歷程。 本研究發現:第一年父職經驗,依照時間順序,經歷「預備醞釀」、「父職概念模糊」、「衝擊慌亂」、「父親親職角色緩衝適應」、「子女生活照顧」及「發展教養角色」箏六個階段歷程。其關注焦點與父職內涵各不相同。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於初任父親親職教育規劃,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Item 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歷程之研究─以六位大專教育程度父親為例(2009-12-26) 毛萬儀; 黃迺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