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游閏皓"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108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與教科書之人權教育內涵分析
    (2020) 游閏皓; Yu, Jun-Hao
    本研究旨在檢視人權教育相關概念與內容於現行公民與社會教科書中配置及被呈現的方式,並進一步探討其呈現方式,是否且如何呼應108〈公民與社會課綱〉揭示之「探究學習」目標。為達研究目的及因應108課綱之教科書審查情形,本研究選取公民與社會第一、二冊教科書進行量化內容分析與質性文本分析。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以三代人權之分類,檢視人權概念內容於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中的配置,其比例與99〈公民與社會課綱〉相近,以第一代人權概念分配最多。 二、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中,人權相關內容的條目與實質內涵,具有凸顯群體身分、重視勞動與社會安全、關注媒體與社會不平等現象等特色。 三、人權概念內容於現行教科書中的論述特徵,包含:呈現權利推演過程、標舉出不同群體身分、強調國家保障人權責任、凸顯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因素、使用實例促進理解、訴諸情感而非教條式說理等有助於人權教育目標之特色,但有缺乏新住民群體身分與權益的討論、以及國家侵害人權事例陳述等不足之處。 四、在量化統計方面,各版本教科書中,平均每一課有14則與人權概念有關且具後續探究可能的提問,此數目顯示了教科書期望呼應108〈公民與社會課綱〉探究學習宗旨的企圖。 五、在質性分析方面,教科書中的提問可達致「發展問題,規劃、引導探究」、「使用學科概念與工具」、「評估資料和訊息,使用證據」等三項探究學習構面之目標,但在「與他人分享、交流結論,在知情的前提下採取行動」構面上則較為不足。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