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王婷儀"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大學生的手足關係與知覺父母偏愛(2013) 王婷儀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手足關係,及其個人背景、手足配對組合,與知覺父母偏愛之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包括「基本資料」、「知覺父母偏愛量表」,以及「大學生手足關係量表」。針對擁有全手足之大學生,調查其與焦點手足的正向關係(情感親密、情緒支持、了解)與負向關係(爭執、敵意、支配)。以立意取樣與滾雪球,回收有效樣本共423份。研究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手足配對組合與手足關係 大學生受試者的手足情感交流與互動行為雖不多,但正向關係多於負向關係。個人背景方面,女大學生的手足正向與負向關係顯著多於男大學生。家中有三位兄弟姊妹的大學生,與焦點手足的正向關係顯著多於家中有兩位兄弟姊妹的大學生。身為老么的大學生,手足正向關係顯著少於出生序居中者,手足負向關係顯著少於老大。個人背景中,「出生序」能解釋大學生手足負向關係。手足配對組合方面,姊妹的手足正向關係最多,兄弟的手足負向關係最少。與手足年齡差距越大,手足負向關係越少。與手足不同住的大學生,其手足負向關係顯著少於跟手足同住者。手足配對組合中,「手足性別組合」能解釋大學生手足正負向關係,「手足同住與否」能解釋大學生手足負向關係。 二、大學生的個人背景與知覺父母偏愛 大學生受試者傾向知覺父母偏愛自己,並且知覺父親偏愛與母親偏愛的情形一致。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傾向知覺父親偏愛自己。身為老大或老么比出生序居中的大學生更傾向知覺母親偏愛自己。 三、大學生知覺父母偏愛對手足關係之影響 當大學生知覺父母越偏愛自己,其手足正向關係越多。當大學生知覺父母無所偏愛,其手足負向關係最少;反之,若知覺父母偏愛情形越多,不論知覺偏愛手足或受試者自己,其手足負向關係越多。此外,知覺母親偏愛對手足負向關係的影響大於知覺父親偏愛。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結論,對大學生及其父母、家庭教育工作者與未來研究提供建議。Item 跨出融合教育的一步:認識與接納導盲犬(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1-06-??) 方玗; 王婷儀; 林淳安; 施楓好; 郭慕恩; 賀嘉潔; 謝欣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