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王梅玲"
Now showing 1 - 16 of 1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1998年造訪圖書資訊學--對學門的看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00-04-01) 楊美華; 張淳淳; 陳雪雲; 陳雪華; 蔡明月; 莊道明; 林珊如; 陳光華; 王梅玲; 高錦雪; 黃鴻珠; 陳昭珍; 劉淑德; 邱炯友; 范豪英Objective: To encourage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 in Taiwan to submit structured abstracts in English that summarize their library-related research projects to the periodical Hypothesis. These abstracts are intended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relevant Taiwanese research primarily among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 in the US. This awareness might result in US librarians citing Taiwanese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 more frequently and lead to greater US-Taiwa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the future. Method: Narrative essay. Presents elements of a standard structured abstract and a sample structured abstract based upon one of the primary author's recent publications. Result: Pending Goal will be to increase awareness about relevant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in Taiwan among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 in the US. Increased awareness of library-related research in Taiwan potentially will improve systematic reviews for all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Item 台灣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8-04-??) 王梅玲; 蔡明月; 陳志銘; 柯雲娥; 蔡佳縈; 陳勇汀; 林怡甄圖書館是保存與詮釋人類文化重要的機構,1990年代開始,網際網路的進步,促成數位圖書館蓬勃發展,有人預測它就是未來的圖書館,因此,圖書館界與教育 界積極參與相關研究。台灣地區歷經日據時期、重建時期、成長時期及茁壯時期四階段,建設許多圖書館,有其豐富的主題與素材值得發展成為數位圖書館。政治大 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有鑑於此,提出「『台灣百年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的構想,並獲得政大「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經費支持。本研究 計畫目的包括:(1)探索以台灣圖書館事業史為主題的數位圖書館建構模式。(2)建構數位圖書館以支援圖書資訊學教育與研究。(3)研訂圖書館事業史料文 獻的Metadata與數位資料格式。(4)將圖書文獻與文物數位化以建構數位館藏。(5)發展數位圖書館系統與技術。(6)研發數位圖書館網站的瀏覽與 檢索功能。 (7)探討數位圖書館支援數位學習的模式。計畫成果共研訂六種Metadata標準;建置746筆數位化資料;以Dspace系統平台,依據需求設計台灣 百年圖書館史系統架構與網站,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Item 品質保證應用在圖書資訊學數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9-10-??) 王梅玲; 陳巧倫網際網路促成數位學習發展,如今成為高等教育潮流,美國10 餘所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提供數位碩士學程已培養許多圖書館專業人才。我國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普遍存在許多工作人員未受過專業教育的問題,因此圖書資訊學 數位課程與學程長久以來受到期待。本論文基於數位學習品質保證原理,以行動研究方法,探討圖書資訊學數位課程的設計與發展。研究目的包括:(1)探討數位 學習品質保證原理與機制;(2)運用品質保證規範以設計數位課程;(3)以行動研究發展圖書資訊學數位學習專班與數位課程;(4)檢討品質保證對數位課程 發展之成效。本研究於2007年至2008 年間研發六門數位課程,包括知識組織與資訊取用、研究方法、學校圖書館管理、檔案學研究、圖書資訊學研討與數位圖書館等課程,利用行動研究,規劃與發展課 程,並藉課程評鑑回饋修正,最後總結並提出建議。Item 圖書資訊學線上教育科技創新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20-10-??) 王梅玲; Mei-Ling Wang美國圖書資訊學線上碩士班提供圖書館在職人員利用線上學習取得碩士學位已發展多年,但科技融入圖書資訊學教育常有爭議。本論文探討圖書資訊學線上教育科技創新的特徵與影響因素,選擇獲得Online Learning Consortium 奬項的美國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SJSU)圖書資訊學線上碩士班作為個案,探討其科技創新是否成功,描繪線上教育科技創新特徵,以及從線上碩士班經營,教師線上教學策略與經驗,對圖書館與教育價值,與資訊科技對線上教育的支持或阻礙四項研究議題,探討線上碩士班科技創新的影響因素。本論文採用深度訪談輔以網站內容分析,訪談該學院行政主管與專任教師,研究結果顯示SJSU 圖書資訊學線上碩士班是科技創新,歸納線上碩士班科技創新特徵,並獲得下列影響因素:教師參與線上教學有正向良好經驗並感到滿意,碩士班行政團隊的成功經營,教師持續專業發展機制推動,科技小組及時支援教師線上教學,以及實施能力導向線上教學與評鑑。本研究歸納圖書資訊學線上教育科技創新成功因素,期望提供我國發展借鑑並提升圖書資訊學教學成效。Item 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品質評鑑指標建構與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4-04-??) 王梅玲; 侯淳凡; Mei-Ling Wang; Chun-Fan Hou受到數位科技發展影響,許多大學圖書館建置學習共享空間。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品質評鑑指標及其應用,研究目的包括:(1)探討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意涵與要件;(2)探討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品質評鑑與建構其服務品質評鑑指標;(3)探討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品質評鑑指標的應用,並瞭解使用者對於學習共享空間的使用滿意度與服務成效。本研究運用服務品質評鑑理論,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首先,透過三場焦點團體訪談獲得學習共享空間意涵,以及三個評鑑構面與23 個評鑑指標,做為學習共享空間的評鑑工具。進一步針對N 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應用指標設計問卷進行調查,探討學生使用N 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現況與滿意度。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1)網路使用頻率影響使用者進入圖書館的次數;(2)使用者認可圖書館具有學習價值;(3)使用者認為學習共享空間最重要的服務為舒適的環境與館藏資源提供;(4)使用者最滿意圖書館人員的服務態度;(5)使用者認為學習共享空間最需改進的部分為區隔討論區與自習區;(6)學生對學習共享空間整體滿意度有待提升,需要改善並提升能見度。Item 大學圖書館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評鑑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7-10-??) 王梅玲; 張薏婷; Mei-Ling Wang, Yi-Ting Chang大學圖書館使用整合式圖書館系統以支援館員工作與提供讀者檢索服務,十分重要,尤其面臨數位時代許多變革挑戰,需要從館員觀點進行整合式圖書館系統評鑑,以提升圖書館經營與服務效益。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評鑑可以了解館員對系統的期望與滿意度,從兩者落差瞭解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的優點與缺點。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因素,並應用評鑑整合式圖書館系統;分析館員對系統的期望、滿意度與服務品質看法,以評定是否為優良服務。本論文採用訪談法、服務品質評鑑法與問卷調查法,經由文獻探討與專家訪談建構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因素與評量表。問卷採用服務品質評鑑評量表,調查政治大學圖書館館員對於整合式圖書館系統的期望、滿意度與服務品質看法。本研究提出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評量表,涵蓋四構面及34 個指標,包括功能與模組構面八指標、檢索與介面構面八指標、服務與支援構面十指標、與系統品質八指標。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館員對於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整體重要性看法平均分數為4.22,整體滿意度為3.21,二者落差為-1.01,顯示館員認為整合式圖書館系統相當重要,但不滿意,服務品質不優良。館員最重視系統功能與模組構面,其次是系統品質構面、檢索與介面構面館員最滿意系統功能與模組構面,但最不滿意服務與支援構面。本研究證實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評量表具可行性,並提出受測者對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最重視的十項服務與服務品質最差的十項服務,提供圖書館參考。Item 大學圖書館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評鑑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7-10-??) 王梅玲; 張薏婷; Mei-Ling Wang, Yi-Ting Chang大學圖書館使用整合式圖書館系統以支援館員工作與提供讀者檢索服務,十分重要,尤其面臨數位時代許多變革挑戰,需要從館員觀點進行整合式圖書館系統評鑑,以提升圖書館經營與服務效益。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評鑑可以了解館員對系統的期望與滿意度,從兩者落差瞭解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的優點與缺點。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因素,並應用評鑑整合式圖書館系統;分析館員對系統的期望、滿意度與服務品質看法,以評定是否為優良服務。本論文採用訪談法、服務品質評鑑法與問卷調查法,經由文獻探討與專家訪談建構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因素與評量表。問卷採用服務品質評鑑評量表,調查政治大學圖書館館員對於整合式圖書館系統的期望、滿意度與服務品質看法。本研究提出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評量表,涵蓋四構面及34 個指標,包括功能與模組構面八指標、檢索與介面構面八指標、服務與支援構面十指標、與系統品質八指標。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館員對於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整體重要性看法平均分數為4.22,整體滿意度為3.21,二者落差為-1.01,顯示館員認為整合式圖書館系統相當重要,但不滿意,服務品質不優良。館員最重視系統功能與模組構面,其次是系統品質構面、檢索與介面構面館員最滿意系統功能與模組構面,但最不滿意服務與支援構面。本研究證實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服務品質評量表具可行性,並提出受測者對整合式圖書館系統最重視的十項服務與服務品質最差的十項服務,提供圖書館參考。Item 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服務品質模式與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5-10-??) 王梅玲; 李函儒; Mei-Ling Wang; Han-Ju Lee大學圖書館提供許多電子資源館藏與服務,受到教師與研究生重視與大量使用,但是使用者也常抱怨許多問題。探討電子資源使用研究與服務品質評鑑,有助於圖書館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電子資源服務。本論文旨在探討電子資源服務品質模式,與應用在電子資源服務評鑑,以了解使用者對電子資源服務期望、感受的服務、與優良服務品質的看法。本研究採用焦點團體訪談與問卷調查法,透過焦點團體訪談建構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服務品質模式,包括電子資源館藏、網站服務與取用、服務影響三構面與28 項指標。依據建構的模式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圖書館電子資源服務品質評鑑。以C 大學為對象,調查其教師與研究生電子資源服務使用現況與對服務品質的看法。研究結果顯示此服務品質模式具可行性,可以有效應用於電子資源服務品質評鑑,受測者對整體電子資源服務的期望平均分數為4.07,感受的服務平均分數為3.61,落差為-0.46。由於感知的服務品質為負分,表示受測者認為電子資源服務品質不優良,尤其電子資源館藏服務,網站服務與取用服務二構面的品質未達優良。本研究發現受測者最期望的十項電子資源服務,與最不滿意的八項服務,並提出建議。Item 大學生資訊素養課程設計與評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4-10-??) 王梅玲; Mei-Ling Wang本論文以大學開設資訊素養課程為主題,探討課程的計的與評鑑,以及其與通識教育的關係。首先闡釋大學生資訊素養的意義以及ACRL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標準,其次探討資訊素養課程的設計,包括課程要件、課程規劃、課程發展與教學法,其次研究資訊素養課程的評鑑原理與應用。為應證理論,以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與臺灣大學二校資訊素養課程個案說明課程設計與評鑑,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Item 大學研究評鑑與引文分析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5-04-??) 王梅玲; Mei-Ling Wang大學排名與大學評鑑近年來成為國內外十分關注的課題,而且各單位提出大學排名結果均不盡不相同,令質疑什麼樣的大學評鑑與排名是合理可的。究竟什麼是大學評鑑?SCI與SSCI論文發表次數何以成為教育部重視的指標?這樣點合適嗎?什麼是學術評鑑要件?引文分析可用在大學評鑑嗎?這些是當前大學評鑑熱門之際值得研究課題。本論文旨在探討大學研究評鑑與引文分析的應用,首先研究大學研究評鑑的意涵,介紹英大學研究評鑑制度,其次說明引文分析在大學評鑑之應用與限制,最後探討引文分析應用在我國大學評鑑的適當性,並提出建議。Item 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線上學習、圖書館使用與學生自評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9-04-??) 王梅玲; 張艾琦; Mei-Ling Wang, Ai-Chi Chang我國自 2008 年起教育部推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提供在職工作者藉由線上教育獲得碩士學位。學習者感到數位學習方便有彈性,但其學習成效經常受到質疑。本研究旨在探討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的線上學習經驗、圖書館利用情形、學習成效,以及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灣授予學位的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為研究對象,針對六校九所數位碩士班碩士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 196 份問卷。研究結果顯示數位在職專班碩士生女性多於男性,平均年齡在 31 歲至 40 歲間,學生修習數位碩士班主要動機為自我追求、工作需要、升職;選擇數位學習上課因素主要考量家庭、工作與通勤時間。數位在職專班碩士生多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並對圖書館感到滿意(平均 4.07),肯定線上教學成效(平均 4.57),線上課程平臺評價高(平均 4.44),且自評學習成效良好(平均 4.42)。學生對線上學習教學成效、課程平臺與教材、與圖書館滿意度與學生自評學習成效相關,顯示數位碩士生的線上教學成效、課程平臺與教材、圖書館滿意度高時,其自評學習成效也會提升。不同年級數位碩士生與圖書館電子資源使用頻次對其自評學習成效有差異。Item 美國圖書資訊學網路教學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3-04-??) 王梅玲; Mei-Ling Wang本論文旨在研究美國圖書資訊學校網路教學,探討其意涵、原理、實施現況,以及在正規教育與繼續教育的應用,以供我國未來發展借鑑。研究方法採網站調查法,以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的提供遠距教育的圖書資訊學校為對象,針對其遠距教育網站進行資料蒐集與內容分析。38校有26校提供網路教學,並有7校以網路教學授予碩士學位。本論文首先概介38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基本資料、遠距教育形式、以及網站內容與結構。其次,析述網路教學概況、簡史、提供學程/課程種類、網路教學方式、課程設計與主題、網路教學系統、教師、學生、行政與管理、與繼續教育的應用等。Item 臺灣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回顧與展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11-10-??) 王梅玲; Mei-Ling Wang臺灣的圖書館學碩士教育始於民國69 年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的成立,民國81 年各圖書館學校改名為圖書資訊學系所,如今發展成7 所碩士班規模。臺灣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發展大致分為三階段:成長時期(民國69 年-80 年);發展時期(民國81 年-90 年);轉型時期(民國91 年-迄今)。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歷史發展,蒐集7 所碩士班,以及停辦的交通大學數位圖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從民國69 年迄今陳述碩士教育現況、發展歷史、課程發展與碩士論文研究發展,最後探討問題與展望。本文從社會、科技、經濟、政治、教育層面綜合分析,最後歸納出影響發展的因素,以解釋臺灣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的本質與特色。希望重建過去,並作為未來發展的指引與借鑑。Item 臺灣與中國社會科學學者電子期刊閱讀行為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3-10-??) 王梅玲; 肖希明; 朱慶華; Mei-Ling Wang, Xi-Ming Xiao, Qing-Hua Zhu電子期刊是學者重要的學術文獻,因此,學者使用電子期刊行為值得研究。本論文旨在探討臺灣與中國的社會科學學者電子期刊論文的閱讀行為,研究目的包括:(1)研究臺灣與中國社會科學學者電子期刊閱讀行為特徵為何?(2)哪些因素可能影響社會科學學者電子期刊閱讀?(3)臺灣與中國及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學者是否有差異?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與關鍵事件法,於2012年1月到4月間以立意抽樣針對臺灣的政治大學、中國的武漢大學與南京大學三校的社會科學教師與研究生發送紙本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68份。研究結果發現:95.8%的中國臺灣與中國的社會科學學者重視電子期刊,53.3%學者閱讀英文電子期刊論文,46.7%學者閱讀中文電子期刊論文,一年平均閱讀307篇電子期刊論文,每篇論文閱讀74.28 分鐘,每年閱讀花費380小時。90.5%的學者會先在螢幕瀏覽以決定是否閱讀;54.8%學者在螢幕閱讀,只有20.2%學者列印紙本閱讀,25%學者採用混合閱讀。83.9%的學者閱讀電子期刊後感到滿意,採用多種閱讀方法,包括37.3%全部閱讀、28%反覆閱讀、25.1%部分閱讀、9.6%對照閱讀。80.9%學者閱讀時作筆記標註,89.1%學者會用電腦管理論文電子檔。本研究證實螢幕閱讀普遍出現,以及臺灣與中國的社會科學學者電子期刊閱讀行為主要有四種類型:螢幕瀏覽、螢幕閱讀、列印閱讀與對照閱讀。臺灣與中國的社會科學學者在論文語言、論文長度、閱讀時間、閱讀篇數、以及閱讀環境均有差異。Item 臺灣資訊組織與Metadata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7-04-??) 王梅玲網路時代,圖書館員需要具備專業能力以有效執行資訊組織工作及整理網路與數位資源,圖書資訊學校需因應時代變遷與圖書館期許調整資訊組織與數位資源組織課 程以培養資訊組織專家。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資訊組織與Metadata教育現況及是否符合圖書館需求,研究目的包括:(1)調查我國圖書資訊學系所提供資 訊組織課程現況。(2)調查我國圖書資訊學系所提供網路與數位資源組織課程現況。(3)探討Metadata課程與編目課程的關係。(4)探討我國資訊組 織課程是否符合圖書館員的專業能力需求。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輔以網站內容分析,調查我國圖書資訊學系所資訊組織課程與Metadata課程現況,並探討 Metadata與編目課程關係,以及資訊組織供應與圖書館需求之平衡。研究結果顯示臺灣9所圖書資訊學校開設22門基礎資訊組織課程、46門進階課程、 6門網路與數位資源組織課程,共74門,平均每校開設8.2門課,其中有2門Metadata課程。Item 英美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1994-10-??) 胡述兆; 王梅玲; Shu Chao Hu; Mei-ling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