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王泓翔"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新加坡職業教育及訓練發展現況與策略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5-08-??) 龔雅雯; 王泓翔; 張素惠; Yea-Wen Kun, Hung-Shiang Wang, Su-Huei Chang
    本研究以新加坡的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作為論述主軸,探討知識經濟時代,新加坡職業教育與訓練發展過程,並透過對新加坡國家工藝教育學院之研究,分析新加坡職業教育發展如何配合時代改變,進行學校學習及實施職業訓練。主要藉由文獻分析了解各個議題,並透過實地參訪來印證新加坡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之現況。本研究發現新加坡參考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成功創立獨具特色的新加坡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並運用立法手段及推動相關計畫,建立多元、多層次、多類別,職前與在職併重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網絡。同時依據新加坡發展經驗提出:一、改變國人對技職教育的認知與加強資源投入;二、落實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及各項計畫;三、紮根與推展中小學職業教育;四、縮短產學落差並加強與產業界合作;五、促進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彈性化;六、建構完整國家資歷架構體系;七、加強中央與地方政策推動一貫性等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新加坡職業教育及訓練發展現況與策略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5-08-??) 龔雅雯; 王泓翔; 張素惠; Yea-Wen Kun, Hung-Shiang Wang, Su-Huei Chang
    本研究以新加坡的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作為論述主軸,探討知識經濟時代,新加坡職業教育與訓練發展過程,並透過對新加坡國家工藝教育學院之研究,分析新加坡職業教育發展如何配合時代改變,進行學校學習及實施職業訓練。主要藉由文獻分析了解各個議題,並透過實地參訪來印證新加坡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之現況。本研究發現新加坡參考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成功創立獨具特色的新加坡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並運用立法手段及推動相關計畫,建立多元、多層次、多類別,職前與在職併重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網絡。同時依據新加坡發展經驗提出:一、改變國人對技職教育的認知與加強資源投入;二、落實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及各項計畫;三、紮根與推展中小學職業教育;四、縮短產學落差並加強與產業界合作;五、促進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彈性化;六、建構完整國家資歷架構體系;七、加強中央與地方政策推動一貫性等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北市公私立中小學應用網絡組織之研究
    (2008) 王泓翔
    本研究之動機係考量目前國內以網絡組織為主題之相關研究並不多見,尤其在教育行政領域方面,為能更深入地瞭解網絡組織的內涵,及其在學校間被應用之現況,故以臺北市公私立中小學為研究對象,來進行相關概念的探討,並針對未來學校應用網絡組織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相關單位及人員作為參考。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採文獻分析與調查研究二種方法進行資料,並以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含高職)之行政人員,如校長、各處室主任及組長等,和非行政人員的教師(含代課教師或臨時聘雇教師或專業教練,但不包含學校工友或其他非編制內人員)為調查研究對象。 本研究自97年3月9日起,陸續寄出1,036份問卷,截至97年4月1日止,總計回收952份,回收率為91.89﹪,經扣除無效問卷38份後,實得有效問卷916份,有效問卷比率為88.41﹪。資料處理利用SPSS for Windows 12.0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統計與分析。 綜合文獻分析與調查研究發現,獲致以下結論 一、北市中小學形成網絡組織的動機因素包括提高競爭力等七項,其中最主要之動機為獲得所需知識,惟學校實際上的主動程度,不如理想上那麼高。 二、北市中小學網絡組織之運作原則包括相互信賴等七項,其中參與成員間的信賴最被重視,惟各項原則間差距不大,顯示各項原則都重要,應該都要遵循。 三、北市中小學網絡組織類型以「關係強度」進行分類,主要屬於非正式網絡組織。 四、北市中小學網絡組織類型以「組織目標」進行分類,主要屬於兼有資源共享與活動合作之混合型網絡組織。 五、北市中小學網絡組織以「夥伴關係」進行分類,主要屬於兼有垂直整合與水平整合之混合型網絡組織。 六、北市中小學網絡組織以「規模大小」進行分類,主要屬於地域型網絡組織。 七、北市中小學網絡組織的合作內容,在資源共享方面以教學與課程相關的知識與技術共享及場地設施共享為主。 八、北市中小學所參與之網絡組織,其所從事的合作活動以辦理教師專業研習活動最多。 九、北市中小學選擇網絡組織夥伴所應考量之條件,包含合作意願高低共有八項,在實際上學校最優先考量的是對方合作意願高低,最不會考量的是彼此規模是否近似。 十、北市中小學網絡組織可能遭遇之困難與問題,包括缺乏推動誘因等九項,在實際上學校網絡組織最主要的遭遇問題就是缺乏推動誘因。 十一、北市中小學網絡組織在解決運作時所遭遇問題之有效方法包括使參與學校皆能共享資源等九項,在實際上被認為最有效且採行程度最高的方法亦是使參與學校皆能共享資源。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