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王雅奇"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五位高中資優班畢業優秀女性之人格特質與生涯發展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9-03-??) 郭靜姿; 王雅奇; 林美和; 吳舜文; 簡維君; 張靖卿; 胡寶玉; 謝佳男; 周佩蓉
    本研究參與者為五位23-35 歲的年輕女性,她們在高中階段分別被鑑定為數理、語文、音樂、美術與舞蹈資優生,目前這幾位女性均已就業,在專業領域上有優秀表現。本研究經由文件及訪談蒐集資料,分析她們的人格特質與生涯發展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五位優秀女性擁有正向的人格特質如:積極堅持、喜歡變化、富創造力、獨立自主、自動自發、自我調適、復原力強、要求完美、自我肯定、個性隨和、人際良好、能忍受孤獨、能夠知足而有幸福感等,這些特質讓她們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能走過困難及挫折,並進而自我實現。現在無論是在業界、學界或在教學,這些研究參與者在工作崗位上熱衷且專注。不過,也有幾位研究參與者要求自己像女王蜂般地工作以平衡家庭與事業,且要成為能力與外在各方面都完美的綜合體,她們致力於創造平衡與和諧,也較難跳脫社會對女性的刻板要求,因此讓她們陷於焦慮狀態,在生涯抉擇間徬徨猶疑。本研究中五位研究參與者的人格特質如果對生涯發展是一種助力,這些正向的特質或可做為資優學生成長的典範;如果女王蜂般地工作傾向對五位研究參與者來說是焦慮與壓力的主要來源,也期望資優女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突破角色期待的限制,充分邁向自我實現。對於女性學生,教育工作者可以協助其多認識自己、澄清價值、增強她們抉擇的能力。另外,提供角色楷模,讓她們能在前人的腳步之後,減少猶疑、焦慮的時間,以使潛能發展更順利當是必須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六頂思考帽訓練課程對提高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成效之研究
    (2003) 王雅奇
    本研究旨在根據de Bono的六頂思考帽訓練課程編擬一套適合五年級資優生的思考訓練課程 ,並經由十次的實驗教學後,探討此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之成效。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台北市碧湖國小及胡適國小五年級 資優生為樣本,其中碧湖國小十四名為實驗組,胡適國小十四名資優生為對照組,共三十 四名。實驗組學生參加十次的教學課程(每次一單元,時間為二節,每節四十分鐘),對 照組則接受原資優班之教學,無實驗處理。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工具為「問題解決測驗」與 「問題解決實作題」,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假設考驗。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問題解決測驗方面: 1.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總分之差異達到顯著水準(F=8.51 , p<.05)。 2.實驗組在「解釋推論」(F=24.44,P<.05)、「猜測原因」(F=22.34,P<.05)、「逆 向原因猜測」(F=8.75,P<.05)、「決定解決方法」(F=7.87,P<.05)等分測驗前後測 得分差異之進步量達到顯著水準,而在「預防問題」(F=1.46,P>.05)分測驗差異則未達 顯著水準。 因此,本訓練課程對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訓練成效頗佳。 二、在問題解決實作題目方面: 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總分之差異達到顯著水準(F=19.12, p<.05)。 2.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界定問題」(F=1.17,P>.05)與「蒐集資料」,(F=0.68,P>.05 )兩分測驗中,並未達顯著差異,而在「應用策略以解決問題」(F=4.32,P<.05)以及「 評估問題解決方案的有效性」(F=5.09,P<.05)兩分測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則達到顯著差異 。 三、在教學回饋問卷方面,此課程受到多數學生的肯定與喜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北市光復國小資優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1-12-??) 王雅奇; 侯世美黃惠妍; 陳蕙君
    本文為光復國小之個別化教育計畫示例。作者以該校採用之教學模式 為基礎出發,設計個別化教學需用之表格,並提供個案示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前資優幼兒自然領域課程設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6-06-??) 王雅奇
    本文旨在藉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所進行的學前資優幼兒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充實方案中自然領域課程實驗教學,分享對資優幼兒進行自然教學的實施理念及教學設計。 教師在進行自然課程的教學前,應以多元資料評估幼兒的特質並建構與幼兒互動的物理及心理環境。使幼兒可以在貼近生活經驗課程中,開發自身的優勢能力、思考、自己動手做、想像;在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習得的科學技能,以個人偏好的智能風格展現學習成果從而建構「自己的」科學概念。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表達性藝術暨才能發展課程對自閉症繪畫能力優異青年社會互動與焦慮行為之影響
    (2014) 王雅奇; YA CHI WANG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瞭解「表達性藝術課程」及「才能發展課程」對自閉症繪畫能力優異青年社會互動與焦慮行為的影響。透過質性資料的蒐集,瞭解五位青年成長過程中社會互動及焦慮行為的發展及參與課程後的表現與改變。 除了課堂觀察與訪談本研究對象中三位男性及兩位女性自閉症青年外,同時輔以重要他人訪談、電視節目、書籍、畫冊及文件檔案等多重、質性資料的蒐集。先以厚實的描述分別呈現五位研究對象成長過程中社會互動與焦慮行為的表現,再探究其與全體的相同與相異處。綜合研究結果如下: 五位青年自幼以來的社會互動發展呈現多樣且歧異的樣貌,共同特徵包括:低回應的社會互動行為、友誼關係與青春期異性關係的發展均較一般同儕遲緩及同儕霸淩為共同的經驗,然多數能與興趣相投者有良好的互動並依各自的生活及發展脈絡有其他不同的社會互動特質。 焦慮行為的發展部分,五位青年的焦慮來源多樣,包括:人群、知覺感官、不熟悉事物、因規則與標準產生的焦慮以及面對無法解決問題產生的焦慮,其中以人群、知覺感官及不熟悉的事物為多。焦慮表現包括:沒有表情、不耐煩或焦慮的情緒、口語及行為。焦慮行為處理中,學生採取隔絕或逃避、尋求安慰、宣洩、抒解或面對等策略處理;母親則透過安撫、陪伴或教學、與他人溝通等方式協助子女解決焦慮情緒。 參與表達性藝術暨才能發展課程後,五位自閉症青年各自有其改變與發展,包括:能透過共同的興趣與他人互動並逐漸掌握與人互動的技巧、為了與他人溝通主動學習外國語言、內省與自我調能力提升、能主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公開場合發表並主動與陌生人對話、表情、情感與肢體動作更為豐富並能透過繪畫或撰寫文章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在作品中表現對人的興趣及幽默的情感且能以繪畫替代不適當的行為,自信心的提升以及音量、音調的增加,在面對焦慮時從逃避轉而積極面對。 最後研究者提出表達性藝術暨才能發展課程未來在教學、相關研究之運用與政策實施之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