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程炳林"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生自我決定動機、目標導向與動機涉入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6-??) 張映芬; 程炳林; Ying-Fen Chang; Biing-Lin Cherng
    自我決定動機和目標導向理論在學習動機領域各有其深厚的理論基礎與豐碩的實徵研究結果。雖然有學者主張二者間有關聯,但目前少有實徵研究探討二者之關係。因此本研究採SEM 方法,抽取台灣地區1305 名國二學生為樣本,分析自我決定動機、目標導向與動機涉入之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建構自我決定動機、目標導向與動機涉入之關係模式獲得觀察資料支持;國中生的自主動機正向預測其趨向精熟、逃避精熟、趨向表現目標,負向預測其逃避表現目標;國中生的受抑制動機正向預測其逃避精熟、趨向表現、逃避表現目標,負向預測其趨向精熟目標;國中生的趨向精熟、趨向表現目標正向預測其適應性動機涉入,逃避表現目標負向預測其適應性動機涉入;而國中生的逃避表現目標能正向預測其不適應性動機涉入,趨向表現目標負向預測其不適應性動機涉入。此外,變項關係強度的分析結果大致上支持本研究的各項假設。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在理論及實務上的涵義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的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教師教學情緒、學生學業情緒與動機涉入之關係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7-09-??) 張映芬; 程炳林; Ying-Fen Chang, Bing-Lin Cherng
    教師教學情緒在學生學習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當代教育心理學中,相較於學生學業情緒的研究,較少關注教師教學情緒。因此,本研究建構「教師教學情緒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針對教師教學情緒分類架構作探討,以及建構「教學情緒、學業情緒與動機涉入之關係模式」,分析教學情緒、學業情緒與動機涉入之關係。本研究抽取二批國二學生為樣本,共1083 人,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本研究建構的「教師教學情緒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教學情緒、學業情緒與動機涉入之關係模式」皆與觀察資料適配;(2)教師正向教學情緒正向預測學生正向學業情緒;教師負向教學情緒正向預測學生負向學業情緒;(3)學生正向學業情緒正向預測適應性動機涉入;學生負向學業情緒正向預測不適應性動機涉入。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在理論及實務上的涵義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的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課室社會目標結構之建構暨其與個人社會目標、求助行為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7-06-??) 張映芬; 程炳林; Ying-Fen Chang; Biing-Lin Cherng
    社會目標在學習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過去研究卻少探討,以社會目標理論觀點所形成學習情境之研究更是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建構課室社會目標結構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來考驗其適配度,並探討其與個人社會目標、求助行為之關係。本研究抽取1032 名國二學生為樣本,以結構方程模式與階層迴歸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本研究所建構課室社會目標結構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獲得觀察資料支持;(2)課室社會目標結構與社會目標有對應關係;(3)社會關係與社會責任目標正向預測工具性求助,社會關係目標負向預測逃避求助,社會責任目標負向預測執行性求助;社會地位目標正向預測執行性與逃避求助;(4)課室社會關係與課室社會責任目標結構正向預測工具性求助,課室社會關係目標結構正向預測執行性求助,課室社會責任目標結構負向預測逃避求助,課室社會地位目標結構正向預測執行性與逃避求助。(5)社會目標為課室社會目標結構與求助行為的中介變項。本研究根據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