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羅雅馨"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BBC Proms談古典音樂的普及化
    (2014) 羅雅馨; Ya-Hsin Lo
    本論文旨在探討BBC Proms如何透過音樂大型節慶的舉辦,並利用媒介、觀光等參與方式使觀眾獲得藝術感知,進而提升自身的文化資本,以達成古典音樂普及化的理想目標,同時提升古典音樂的近用性。本研究以2013年度BBC Proms作為研究對象,試圖透過分析單一年度的音樂節慶節目,以了解BBC Proms如何實際操作音樂品味的建構與詮釋,並且經由筆者在音樂現場的實際參與經驗和參與者訪談,捕捉BBC Proms的音樂現場氛圍。BBC Proms作為一個音樂教育性質濃厚的古典音樂節,節慶中所展演的不只是經典的古典音樂曲目,更重要的是提供創新音樂或其他類型音樂的首演發表。 本研究以法國社會學者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生產場域理論為出發點,將BBC Proms視為場域中的一個行動者,同時必須兼顧古典音樂專業和近用性,如何在「為藝術而藝術」和票房取向的矛盾邏輯之間尋求自己的定位,並藉以探討BBC Proms在古典音樂的封閉場域中的位置以及與其他古典音樂節慶行動者的競爭關係。接著,本研究會探討古典音樂的文化資本如何透過BBC Proms以科技媒介和節慶觀光的方式進行傳散,而讓參與BBC Proms的觀眾得以不同的方式接收。其中,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過往只能在英國境內傳播的BBC Proms音樂會轉播得以跨越時空限制而傳散至網路可及之處,將古典音樂文化的近用性提升至跨越國界的層次。 然而,即便是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讓觀眾得以隨時隨地接收文化資本,希望親臨皇家艾伯特音樂廳現場朝聖的觀眾依然絡繹不絕,而此現象牽涉到音樂聆賞和觀光的「真實性」議題,討論BBC Proms音樂現場吸引人「與之同在」的獨特性為何,進而從文化觀光的觀點來評估BBC Proms作為音樂觀光的景點行程,除了本身的古典音樂節目之外,音樂現場氣氛、音樂廳建築和英國倫敦的其他景點等,有潛力串聯而成一套完整的BBC Proms音樂觀光行程。在虛擬與真實的音樂場景之間,數位傳播扮演著重要的整合角色,不僅傳散古典音樂文化資本,同時有機會激發閱聽者前往音樂現場朝聖的動力;除此之外,數位媒介所帶來的普及化效果,也為古典音樂未來的永續發展提供了另一個可供借鏡的作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齡者參與課程式休閒活動之學習歷程與自我效能增進關係之研究
    (2011) 羅雅馨; Ya-Hsin Lo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齡者參與課程式休閒活動與自我效能增進關係之研究,研究時間從2011年1月至3月;研究方法採取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研究地點與對象選定臺南市西港區之65歲以上高齡者,以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於臺南市西港區參與課程活動的名單,其課程種類包含手工藝、園藝、法式滾球三項課程,透過電話詢問受訪意願,最後選出共51位受訪者進行訪談,研究結果發現:一、高齡者之學習歷程部分,其需求主要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滿足個人喜好與結交朋友,因而產生學習動機,包含運動健身、滿足求知慾及他人邀約;在學習之行為方面,則是樂於活動課程中與同儕或師長進行交流與溝通,最後評估部分,共有23位高齡者在課程結束後仍持續參與該項休閒活動。二、在自我效能部分,高齡者之選擇以日常生活便利取得的活動為主,在表現方面,則是對個人的技能具有一定的信心,積極的協助或教導他人,在持續的部份,則面對問題,繼續參與活動。三、在學習歷程與自我效能增進方面,分為持續型及未持續型:持續型之高齡者在參與課程式休閒活動後,會因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熟悉的環境及經驗、身旁朋友的表現、以及親友對高齡者的鼓勵與讚美、透過活動而感到身體放鬆和心情愉快,進而增進對參與活動的信心;未持續型之高齡者受到生理方面之個人記憶力衰退和行動不便、心理方面是失去興趣,在社會方面是缺乏他人邀約、鼓勵、以及合適的資源之影響而中斷參與。   本研究證明透過課程式休閒活動能使增進高齡者之自我效能,根據結果,本研究建議未來能提供高齡者一個交流平台,多以言語鼓勵高齡者,並以高齡者所熟悉的技能或環境為主軸,規劃簡單、實用且資源取得便利之課程式休閒活動。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