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肖征"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呂宋海峽東側海表面高度變化之研究
    (2014) 肖征
    地球暖化普遍引起了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已知上升幅度快速的海域,然而此區域海表面高度的趨勢變化具有明顯的區域異質性,造成此現象的物理機制仍不明瞭。本研究藉由總經驗模態分解法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在過去20年期間衛星海高資料的長週期變化,結果顯示除了已知的西北太平洋大部分海域在過去20年期間呈現上升趨勢之外,進一步發現在2003年之後,西北太平洋暖池海域的海表面高度上升速率有增強的趨勢,而呂宋海峽東側有一條東西向帶狀的海域,其海表面高度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 呂宋海峽東側海域在2003年以後,海表面高度下降的原因主要來自水體冷卻引起的比容高度下降,研究中分別探討了幾種會造成此區水體冷卻的可能因素:表層熱通量變化、表面風造成的湧升或下沉、海洋中尺度渦漩的擾動以及風生大洋環流變異。研究結果支持Sverdrup風生環流理論為主要的影響因子,顯示北太平洋風場第一模態(EOF1) 與亞熱帶環流的強度變化有關,第二模態(EOF2) 則與亞熱帶環流的北側南北位移有關,第三模態(EOF3) 則與下降期出現的“小型環流”有重要關聯。這些氣候因子共同影響了亞熱帶環流的強度與位置變化,使得2003年以後呂宋海峽東側海域逐漸變成亞熱帶環流的南邊界,於是海表面高度下降且相對較低溫。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