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胡茹萍"
Now showing 1 - 20 of 6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Bank 4.0後銀行從業人員能力落差之研究(2017) 呂益維; Lu, Yi-Wei本研究透過對現行銀行從業人員與Bank 4.0後所需能力落差之研究,期望能了解並有助於現行銀行從業人員在面對金融科技的來襲,目前自我不足或尚須提升之能力及銀行在未來教育訓練課程中能給予行員加強輔助方向。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SPSS19.0、AMOS 20.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依據研究結果整理歸納、分析討論,獲得結論如下: 一、Bank 4.0後現行銀行從業人員能力落差的認知,整體而言呈現中高程度。 二、Bank 4.0後現行銀行從業人員能力落差的認知,以「情意/價值能力」落差較大;以「管理能力構面」落差較小。 三、Bank 4.0後現行銀行從業人員能力落差在整體與各構面間皆有顯著高度正相關。 四、Bank 4.0後現行銀行從業人員能力落差的認知大部分有顯著差異,僅不同學歷背景變項沒有。 五、不同背景變項組合僅在「性別與年齡」背景變項的組合下與本研究之能力落差構面有交互影響作用。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針對銀行機構、銀行從業人員、及未來研究者提供建議。Item 不同教師資格檢定制度對初任教師專業能力影響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公立高職教師為例(2009) 張淑娟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教師資格檢定制度的初任教師其專業能力之差異情形,並據以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進行,以我國臺北縣市公立高職95、96、97學年度之正式教師為研究對象,共發出193份問卷,回收後的有效問卷為168份,回收的可用率為87%。以描述性統計、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經過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一、新制與舊制教師資格檢定制度的臺北縣市公立高職初任教師的專業能力現況屬於中上程度。 二、臺北縣市公立高職初任教師因其教師資格檢定制度不同,在整體專業能力上無顯著差異,但在行政知能上有顯著差異。 三、臺北縣市公立高職初任教師因其最高學歷、年資不同,在教師專業能力上有顯著差異。 四、臺北縣市公立高職初任教師不因其性別、年齡、修習中等教育學程管道不同,在教師專業能力上有顯著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學校單位、教育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有關單位與人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人格特質與保健食品的meme現象之相關研究:以期望價值理論進行分析(2014) 邱奕軒近年來,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大量資訊得以迅速傳遞,網路也成為各式各樣的訊息交流平台,無論訊息的正確性或是善惡性,都藉著網路及媒體傳遞出去,進而影響許多民眾模仿、學習及跟進,此現象則稱之為meme。Meme現象已廣泛的被使用在廣告行銷及宣傳上,儼然成為一種趨勢。過去在meme的相關文獻中,大多以網路用語來探討meme現象的形成,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個人的人格特質對保健食品的meme現象是否有相關,並以期望價值理論為基礎來進行分析。研究對象係針對曾經使用或正在使用保健食品的消費者,以及網路上相關的保健食品論壇使用者,本研究以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資料進行實證研究,總共回收有效問卷252份,並以結構方程模型去驗證研究假說內容。本研究結果發現 ( 1 ) 人格特質中,神經質性跟謹慎性可以預測期望因素 ( 2 ) 期望因素跟價值因素可以正向預測複製行為與傳遞行為 ( 3 ) 複製行為可以正向預測傳遞行為。Item 以期望確認理論探討金融科技使用行為之研究(2018) 林子平; Lin, Zi-Ping摘要 近年來,金融與科技的融合,速度突飛猛進。在金融科技(Fintech)的推動下,一大批新技術、新模式、新企業應運而生,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本研究主要探討金融科技網路危險信念透過金融科技推拉力在使用滿意度與使用持續意圖上是否具有影響,採用網路問卷調查法,包含網路危險信念、推拉力、使用滿意度及使用持續意圖等五點量表問卷構面。本研究收集265 份資料,經刪除無效問卷後,共有200 份有效問卷可作為資料分析依據,並採用描述性統計、項目分析、信效度檢驗、相關分析、差異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等來進行資料分析,去探討金融科技各構面結構方程模式之變化。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金融科技網路危險信念與金融科技推拉力呈現負相關,金融科技推拉力與金融科技使用滿意度呈現正相關,金融科技使用滿意度與金融科技使用持續意圖呈現正相關。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網路危險信念與使用滿意度及使用持續意圖有顯著的間接效應,金融科技推拉力與使用持續意圖有顯著的間接效應。在這項研究中,金融科技網路危險信念,反映了使用者對於金融科技網路安全重視,只有在安全的金融科技下,才能增加金融科技使用者的滿意度,以及提高金融科技使用者的持續意圖。 關鍵詞:金融科技、網路危險信念、推拉理論、期望確認理論、使用滿意度、使用持續意圖。Item 企業導入知識管理對其競爭力之影響研究-以半導體產業為例(2008) 王彥閔; James有鑑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如何藉由「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 KM)透過儲存、分享及擴散來達到知識應用是企業所面對的關鍵課題。知識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如何成功推行知識管理是企業提昇競爭力的關鍵。 本研究以知識管理與競爭力理論為文獻基礎,探討半導體產業導入知識管理的工具及方式及導入知識管理對其競爭力的影響。本研究之目的有三:(1) 選擇臺灣半導體產業實施知識管理之代表性個案,了解其知識管理實施現況 (2) 探討臺灣半導體產業個案之知識管理導入方式 (3) 探討臺灣半導體產業個案導入知識管理後,對其公司競爭力之影響。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文件分析法與個案研究法為本研究方法,並針對國內三間位於竹科與中科的半導體產業進行探討,而後針對不同個案導入知識管理對其競爭力的分析,發現到企業在導入知識管理大致完備,且導入知識管理皆對其競爭力有所提升。本研究最後提出研究結論有下列三點: (1) 半導體個案導入知識管理功能尚稱完善,而知識創造為其後續之發展目標,因知識創造為企業附加價值的來源 (2) 半導體個案導入知識管理以E-learning系統與獨立知識管理平臺為主要方式 (3) 導入知識管理改善企業成本的下降與利潤的增加,達成競爭力提升,而競爭力指標尚待加以數據化。Item 企業教育訓練評估過程之研究-以臺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2009) 陳鈺琳; Chen, Yu-Lin本論文主要目的是在探討臺灣筆記型電腦之企業實施教育訓練方式、及進行教育訓練後評估的項目與方法,以兩家臺灣筆記型電腦企業為研究個案,藉由探索性的個案訪談方法進行研究,並針對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下為本研究之結論: 一、企業實施教育訓練之方式為工作中訓練、工作外訓練及自我啟發。 二、對受訓學員訓練後「反應」之評估項目,以講師講授方式、課程設計與安排、教材資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為主。 三、在受訓學員「學習效果」之評估項目,為重視學員知識的增長。 四、評估學員受訓後「工作行為」層面改變的項目以將受訓內容應用、轉化於工作職務上為重點。 五、企業教育訓練對「企業整體成效」層面之影響較難評估。 六、企業教育訓練評估的方法,其依評估項目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Item 信用風險評等模型之建構研究—以個案銀行「有財簽非公開發行公司」之授信戶為例(2010) 楊曜華鑒於過去有關企業信用風險評等模型之研究,於選取財務報表變數時,多以縱向分析之財務變數為主,另亦多僅只於探討財務報表變數之內容;惟銀行業實務上於評估授信戶時,除考慮縱向分析之財務變數外,亦評估橫向分析之財務變數,同時並將聯徵資訊變數納入考量。為與銀行實務運作更為貼近,本研究同時將縱向分析財務變數、橫向分析財務變數及聯徵資訊變數一併納入研究之範圍。 本研究係以個案銀行介於1999年至2006年間,屬「有財簽非公開發行公司」之好壞授信戶樣本,作為研究對象之範圍。藉由羅吉斯迴歸模型之統計分析,探究分別採用縱向分析財務變數、橫向分析財務變數、結合縱向與橫向分析財務變數,及聯徵資訊變數時,所建構之企業信用風險評等模型,彼此間之差異性與區別力,最後並彙整研究產生之結果。 經本研究之統計結果顯示,相較於僅採縱向及橫向財務報表變數進行分析所建置之評等模型而言,同時納入縱向分析、橫向分析之財務報表變數及聯徵資訊變數之綜合評等模型,對企業是否發生違約之區別能力最高,且亦較貼近銀行業實務上從事企業金融徵授信作業之評估角度與認知觀念。Item 公立高職冷凍空調科學生參加在校生丙級專案技能檢定術科訓練之學習滿意度研究-以某校為例(2012) 吳士璿; WU, Shih-Hsuan本論文旨在瞭解某校冷凍空調科學生參加在校生專案技能檢定術科訓練之 學習滿意度為主題,本研究以「訪談法」、「問卷調查法」之「結構式」問卷與「非結構式」問卷為基本研究方法,在此方法下對教師進行個人訪談,藉以瞭解目前冷凍空調科實施技檢術科訓練之計畫內涵;對學生進行第一次問卷調查,藉以瞭解目前學生的背景變項與參加技檢術科訓練的學習滿意度現況;根據第一次問卷調查所獲得的結果與發現,與欲再深入探究問題的研究精神本質,對學生輔以第二次開放性問卷調查。最後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 一、高職冷凍空調科實施技檢術科訓練,其師資安排、教材編製、安全衛 生措施、設備、工具及材料的提供、獎勵等都有其既定的實施方式。 二、學生對技檢術科訓練的學習滿意度情況在「整體」而言達滿意傾向, 特別在教師教學上給予高度肯定;另外,訓練時數、訓練教材、設備 工具的品質、環境衛生與學生對冷凍空調信心等,需要進行改進。 三、學生普遍願意參加技能檢定測驗,而學生認為訓練的時數,不足以通 過技能檢定;除此之外,發現學生未來升學及就業意向,選擇非本科 相關的人數佔多數,應設法重建學生對本科的信心。 四、背景變項資料分析中,學生學習滿意度而言,參與檢定意願越高,則 學習滿意度就越高、通過丙級檢定比沒通過檢定者高、選擇就業高於 尚未決定高於選擇升學者、選擇本科系高於選擇非本科系者、選擇非 本科相關工作高於選擇本科相關工作者。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及結論,分別對教育部主管相關單位、高職學校及冷凍空調科全體教師,提出建議;並於本研究進行過程中實際獲得的經驗,提出三項研究方向給後續研究者參考。Item 博物館APP導覽系統之系統品質覺知及體驗價值與使用意圖相關研究(2014) 鄭淑禎; cheng shu chen現今的數位科技持續推進,無線網路的普級讓智慧型手機和行動載具的可攜性及漫遊的便利性更添增其便利性與使用價值。當科技的觸角延伸到博物館的典藏文物時,其博物館APP行動導覽儼然成為新形態的創新服務。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博物館APP導覽系統的易用性與有用性之使用效能,藉由手指觸控導覽介面的過程,帶給使用者不同以往的體驗感受,進而影響參觀者的持續使用意願。 本研究者於2014年2月開始係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210份問卷,並以SPSS 22.0 與Amos 2.0之套裝軟體作為資料分析工具進行問卷測試,其統計分析則採用結構方程模式進行檢定,其研究發現(1)當參觀者使用博物館APP導覽系統時,其系統品質的認知易用與有用性會影響使用者在導覽過程的體驗感受。(2)當使用者透過博物館APP導覽系統,其獲得不同的導覽樂趣,同時引起參觀者對於博物館教育學習之興趣。(3)博物館APP導覽系統具有趣味性及學習價值其影響參觀者持續使用之意圖。展望未來,博物館APP導覽系統若能橫跨不同教學領域使用,結合教育資源的整合,達到APP導覽系統的使用價值,進而提升使用意圖之目的。Item 台北市公立高級職業學校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之研究(2007) 鄭鈺齡; Cheng Yu-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公立高級職業學校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之教學滿意度。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透過文獻的整理與分析,建立研究的整體架構,其次,根據文獻分析的結果,編製「台北市公立高級職業學校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問卷」為研究工具,此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地區九十五學年度公立高級職業學校(以下簡稱高職)5所、1338位學生為母群體。共抽取5所學校、618名學生為施測對象,實際回收樣本數共618份,經剔除無效問卷,獲得有效樣本524份。經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一、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傾向於「滿意」。 二、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程度,因背景因素(就讀年級、上學期英語科總成績)的不同而有差異。 三、電機科學生對英語教師教學滿意度程度,雖然其背景因素(性別、每週在家學習英語科目時間、英語相關課後活動)不同,但其滿意程度並無顯著差異。 四、電機科學生背景因素(性別與上學期英語科總成績)之間無顯著的關聯存在。 五、電機科學生背景因素(每週在家學習英語科目時間與上學期英語科總成績)、(不同英語相關課後活動與上學期英語科總成績)、(每週在家學習英語科目時間與不同英語相關課後活動)之間有顯著的關聯存在。 根據文獻分析、研究發現及結論,研究者對教師、學生、學校、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者分別提出一些建議,以供改進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啟聰學校高職部職場實習輔導現況之研究(2015) 林彥良; LIN,YAN-LIANG本研究旨在了解台灣地區北、中、南三所啟聰學校高職部職場實習輔導之現況,從啟聰學校高職部職業輔導員的觀點出發,探討目前職業輔導的實施內容、運作方式、遭遇困境、相關人員互動合作,以及職場實習輔導制度對學生之影響。 研究者採用「質性研究法」的訪談法,並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於2013年暑假開始對三所啟聰學校裡的四位職業輔導員進行試探性拜訪,在取得三位職業輔導員同意後,持續半年進行正式訪談、蒐集研究主題資料,並比較現行職場實習輔導相關規定後,希望能協助相關單位了解並落實職場實習輔導工作所面臨之挑戰,並提出若干建議作為特殊學校職場實習輔導規劃之參考,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目前各地區的啟聰學校都有訂定相關辦法來進行職場實習輔導工作,通常校內會以工作隊的方式到學區職場巡視,而職業輔導員是以巡迴方式到各校了解學生工作情形。 二、啟聰學校校內人員在職業輔導領域的專業仍略顯不足,但職業輔導員人數不足、需要服務的個案數超過負荷等問題,造成職場實習輔導工作的困難。 三、啟聰學校高職部裡的智能障礙生比例逐年攀升。家長與學生以升學為優先考量,選擇就業的學生不多,經常等到學業能力有問題才臨時更換跑道造成職業媒合有困難。 四、目前職場實習工作的安排是配合教育部社區化就業政策,但無形中也造成工作範圍的限制,職場開發與職業媒合的工作更顯困難。 根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修正職業輔導員的聘任方式、啟聰學校校內人員職業輔導專業的提升,以及相關單位是否提供給學校、學生與職場三方的工作資訊媒合平台等建議。此外,面對啟聰學校學生來源多元化,學校單位如何調整以面對未來家長與學生的需求,亦是亟待思考的議題。Item 國中學生選擇綜合高中因素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2007) 龍維明自教育部於民國85年開始試辦綜合高中以來,「綜合高中」在台灣的發展至今已10年的時間,在後期中等教育的學制中已逐漸成為高中、高職之外的另一種體制。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面臨升學選擇時,其選擇綜合高中就讀所考慮的因素。 本研究從分流教育的觀點為出發點探究綜合高中形成之因素。從文獻資料中探討美國、英國兩個綜合高中制度發展成熟的國家其綜合高中發展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境,並對照台灣綜合高中發展的背景及後期中等教育發展所遭遇的衝擊。就選擇學校因素的部份,研究者從近年來所發表的博碩士論文中篩選出相關的論文,並從中歸納分析出選擇學校的因素及構面,以作為研究工具的參考。 本研究之架構是由學生背景之自變項及影響選擇綜合高中就讀因素及意願之依變項所組成。研究對象為95學年度台南縣市的國三應屆畢業生,共77校,699班,25,692位學生為母群體;抽樣方式採用「多階段叢集抽樣」。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台南區國中學生選擇綜合高中因素調查問卷」。發出問卷974份,回收845份,有效問卷為748份。 研究結果主要發現有下列10項: 一、國中學生選擇綜合高中就讀的意願不高。 二、私立國中學生就讀綜合高中的意願較公立國中學生高。 三、居住在台南縣鄉鎮的學生就讀綜合高中的意願比居住在台南市的學生高。 四、影響國中學生選擇綜合高中就讀最重要的因素依序為「有自己喜愛的課程」、「有符合自己興趣的學程」、「教學模式符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五、不同背景的學生對於選擇綜合高中因素的看法大致相同。 六、國中學生選擇綜合高中最重要的因素取向為「個人興趣」,最不重視的因素取向為「人際關係」。 七、國中學生選擇綜合高中的意願和「人際關係」、「個人興趣」、「綜高特色」、「交通便利」4種因素取向呈現低度相關的現象。 八、國中學生獲得綜合高中資訊的主要來源為學校的師長。 九、大眾傳播媒體未被善加利用於綜合高中理念的宣導。 十、不同背景學生獲得綜合高中資訊來源的幫助程度有差異。Item 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學程自辦班實施成效之研究-個案探討(2008) 陳宗徵; Chen,Tsung-Cheng九年一貫課程公布施行後,既往國中技藝教育的辦理方式,已不符合時空環境變化的需要,被迫面臨改革。經研議後,教育部於90年12月公布「技藝教育改革方案」,在國中三年階段全面實施生涯發展教育課程,在九年級實施技藝教育學程,提供國中九年級學生選讀適性職群,並於96年7月增修技藝教育得以專案編班方式,鬆綁國中三年級得彈性調整學習節數,以增加技藝教育課程時數,讓技藝教育有更多的配套措施。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學程自辦班之實施成效」,經由質性的訪談過程來探究辦理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學程自辦班的實施成效。研究結論如下: 一、參加技藝教育學程學生生活會變得更有目標,並建立其自信心。 二、學生在參加技藝教育學程中會會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三、參加技藝教育學程可讓學生培養出良好的職業態度、職業道德。 四、技藝教育學程的教學能讓學生發揮本身的潛能。 五、學生參加技藝教育學程後,其偏差行為的犯錯會降低。 六、技藝教育學程的學生對課程、教材、場地、師資均表示滿意。 七、技藝教育學程的學生比起一般的普通學生其生涯進路還要明確。 八、技藝教育學程的學生對未來的生涯規畫大部份都選擇繼續升學。 總之,某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學程的實施成效,大體上技藝教育學程均能達成既定目標,且獲得支持與肯定,應繼續擴大推動。最後依據前述之結論來擬定數項建議,以作為後續辦理的參考。Item 國立高工校務基金收入影響因素之探討(2013) 廖俊仁; Jun-Jen, Liao本研究係採文件分析(document analysis)、半結構性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及專家會議(expert panel)等三種研究方法,藉以探討「國立高工校務基金收入影響因素」,依據本研究探討結果發現,影響國立高工校務基金收入之內在因素計有:「學校特色與績效」、「執行政策」、「在校生技能檢定」、「校內人員的態度」、「主管機關對學校的評價」、「教師(師資)」、「設備」、「學生數」、「班級數」、「校地面積與建築使用年限」、「校長領導」、「找到願意做事的人」、「學校基金規模」、「主動公開求助訊息」、「揭露財務徵信」、「擴展社區資源」、「校友支持」等17項;外在因素計有:家長社會經濟地位」、「交通條件」、「社區需求」、「同質機關(單位)」、「社區人口」、「城鄉差距」、「定存拆單」、「學生需求」、「商業繁榮」等9項。依據本研究討論發現,學校的內在因素是有效經營校務基金的必要條件,而外在因素則係充分條件;若兩所學校經營學校校務基金之共識與意願相同,則學校所在地「都會化」程度愈高,學校校務基金經營也就愈容易。Item 大學推動衍生企業可行性評估指標之研究(2017) 林雅幸; Lin, Ya-Hsine研究能量及人才是知識經濟最重要的資源,大學必須推動創新,以重新塑造知識供給者的角色以及建立競爭優勢,大學作為研究重鎮,應將其研發成果予以商品化或技術移轉,以發揮大學作為知識創造之角色。近年來各國政府均想辦法使大學研發能對經濟影響產生貢獻,而以技術為基礎的衍生企業,就成為學校研究發展單位進行技術移轉有利的方式,可見大學衍生企業的重要性。 本研究將綜整大學推動衍生企業之先進國家學者專家研究,並試圖提出大學推動衍生企業之可行性評估指標。首先針對國內外相關文獻整理分析,其次採專家深度訪談法、專家審題問卷、模糊德懷術問卷及層級分析法問卷等方法蒐集並整合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意見,發展出適合我國大學推動衍生企業之可行性評估指標架構及權重,共計5項構面10項次構面及37項評估指標,本研究結論說明如下: 一、可行性評估指標架構具適切性及一致性。 二、可行性評估指標架構構面以「商品/技術價值」最為重要。 三、「商品/技術價值」構面以「商業價值」及「技術的產業值大,能吸引創投資金投入產生衍生企業」權重較高。 四、「參與組織成員」構面以「能力特質」及「參與成員具有人際溝通、資源協調、策略規劃、關係建立、市場知識獲取、行銷管理等創新特質之能力」權重較高。 五、「財務風險評估構面」以「財務評估」及「有能力取得風險投資公司、公共資金、商業夥伴、創業天使或私人資金之投資」權重較高。 六、「大學資源支持」構面以「顯性資源」及「大學具有運作良好的技轉辦公室、育成中心或科學園區等商業化基礎建設,及創業輔導團隊」權重較高。 七、「網絡環境互動」構面以「網絡環境」及「產業環境及脈絡能接受創新」權重較高。 八、「法規評估」對大學推動衍生企業是重要的但非大學應考量事項。 九、可行性評估指標架構可提供大學在規劃推動時自我評估之用。Item 宜蘭縣參與職業試探之國民中學學生自我覺察與生涯覺察關係之研究(2017) 李依庭; Li, I-Ting本研究旨在瞭解宜蘭縣參與職業試探之國民中學學生自我覺察與生涯覺察的情況與關係,及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情形。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373位宜蘭縣國民中學學生為樣本,進行資料的蒐集。所得資料以SPSS 21軟體利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的分析,歸納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民中學學生有高度的自我覺察與生涯覺察。 二、不同性別的國民中學學生自我覺察在整體與「自我探索」構面有顯著差異;其生涯覺察在整體上無顯著差異,但在「判斷工作的價值」構面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學業成績、不同家長教育程度的國民中學學生之自我覺察與生涯覺察上皆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家長職業的國民中學學生之自我覺察在整體與「自我瞭解」構面上有顯著差異,在「自我探索」構面上無顯著差異;其生涯覺察在整體上無顯著差異,但在「判斷工作的價值」構面上有顯著差異。 五、參與不同職業試探活動項數及項目對國民中學學生在自我覺察與生涯覺察上無顯著性差異。 六、參與職業試探之國民中學學生在其自我覺察與生涯覺察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最後,根據本研究分析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學校、教師、教育行政機關之參考。Item 實務選才之另類思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4-06-??) 胡茹萍; Ru-Ping Hu實務選才係《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之推動策略之一,乃以檢討現行招生管道及研議未來招生管道、考科及實務選才制度之調整方案為主要推動項目,其立論基礎乃肇因於「考試引導教學」。是以,為促使技職校院學生重視實務技能之培養,是有調整招生方式及考試內容之必要。本文運用文獻分析及比較方法,先就我國技專校院實務選才情形,進行背景概述後,再參酌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所進行之《超越學校提供之技能〉研究中,德國、奧地利及瑞士之經驗,本文提出以二技招生試行規劃「一試二用」之實務選才建議,以供主管機關決策之參考。Item 專業標準本位中等技職教育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規劃之探究(2014) 許宛琪; Wan-Chi Hsu近年來,我國開始推動專業標準本位師資培育政策,透過研訂國家層級教師專業標準,統攝所有師資培育政策規劃,以提升教師素質。本研究主要以我國國家層級高級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為基礎,探討專業標準本位中等技職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規劃方向及內涵,以提供師資培育相關單位之參考。首先,了解中等技職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規劃的現況與困境,為後續規劃課程之基礎;次者,分析高級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內涵,並探討轉化為中等技職師資生專業能力之歷程及成果;再者,探討專業標準本位中等技職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規劃方向及實施策略;最後,具體規劃專業標準本位中等技職師資職前教育專業課程架構及內涵。 本研究主要以質性研究取徑為主,量化研究為輔蒐集研究資料。以文件分析方式,分析36所培育中等技職師資培育之大學課程規劃,並透過個別訪談15位中等技職師資教育利害關係人、6場次中等技職師資教育利害關係人焦點團體訪談及54位高職教師問卷調查方式,共同探究本研究之目的。根據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現行師資培育之大學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規劃相似,大多忽略中等技職師資培育的差異性及特殊需求,致使中等技職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規劃呈現多重困境。 二、參照高職教師專業標準,最後建構中等技職教育師資生專業能力涵括7大專 業能力及20項專業能力指標,並將專業能力內涵區分為能力建立或覺知層次。 三、以能力取向建構專業標準本位中等技職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落實師資培育致用理念,具體規劃師培課程內涵及實施策略,並有效整合相關課程,使師資生獲得有意義的學習經驗。 四、以課程模組取代傳統科目導向規劃,專業標準本位中等技職師資職前教育專業課程規劃涵括三大課程模組、六大課程類別及23門課程建議,並清楚定義各課程模組欲培養的專業能力。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對我國師資培育之大學、中等技職學校、教育行政機關與未來研究之相關建議。Item 工業4.0汽車產業趨勢對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汽車科課程之研究(2022) 李牧哲; LI, Mu-Che本研究旨在探討工業4.0汽車產業趨勢對技高汽車科影響概況,藉由課程的分析了解對產業的認識影響課程之設計,產業的認識與課程符合程度及相關性。透過問卷調查法,以全臺灣技高汽車科科主任為調查對象,經正式問卷調查結果,刪除無效問卷後獲得有效問卷53份,回收率為87%,回收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對於技高汽車科課程設計與汽車產業趨勢探討後,歸納統整以下六點結論:技高汽車科科主任對工業4.0具有中等程度以上的認識,有助於學校課程與產業接軌且會影響汽車科校訂課程之規劃、工業4.0汽車產業趨勢對技高汽車科校訂課程規劃具有影響的、學校校訂課程與工業4.0汽車產業趨勢具有落差的、工業4.0落實在校訂課程仍遭遇些許推動上之困境、學校校訂課程需與汽車產業趨勢產生連結,方可使學生更了解汽車產業、學校在設計課程時遇到設備不足、師資無法勝任以及學生能力無法應對汽車產業趨勢之問題。此外,依據主要研究結果及結論,本研究分別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技高汽車科提出六項建議;具體建議如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增加汽車產業趨勢相關之設備經費,以利學校申請採構符合汽車產業趨勢之課程、主管行政機關應定期舉辦工業4.0汽車產業趨勢研習,供技高汽車科科主任參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當在課綱擬定過程中,果斷剔除不合時宜之課程、學校課程設計應參考汽車產業趨勢相關之內容,以利學生畢業後可以接軌產業、技高汽車科教師宜於課餘時間多參與與工業4.0相關之活動,以累積對工業4.0之認識、教師宜以「汽車產業趨勢」為主題,提供學生最新產業資訊學習機會,建立學生對產業變化的敏感度。Item 影響私立學校教職員參與退休金自主投資意願之研究(2018) 黃媺文; Huang, Wei-Wen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儲金為全國第一個開放參與者可自行選擇投資風險的退休基金,所規劃自主投資運用實施計畫之目標,乃期望協助私立學校的教職員在合適的風險承受程度下,追求更有效率的投資報酬累積,藉此提高退休後之所得替代率,使私立學校的教職員能獲得更具保障的退休生活。但統計數據顯示,該自主投資計畫自民國102年推動至今,仍有高於八成之退撫儲金捨較高報酬之穩健型及積極型投資組合,反投入於僅保障二年期定存之最低收益率的保守型投資組合,該自主投資計畫尚未獲得多數私立學校教職員的認同與支持。 為探討影響私立學校教職員參與退休金自主投資意願之因素,本研究以人格特質為出發點,分析從眾行為、政策認知度、政策滿意度及行為意圖間之關係,針對私校教職員工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28份,經驗證性分析與結構方程考驗研究模型,結果發現教職員的人格特質可正向預測從眾行為,並進一步正向預測其對自主投資計畫之滿意度與持續參與的行為意圖;而政策認知度與教職員人格特質間之相關不顯著,但其對政策認知的程度可正向預測對自主投資計畫之滿意度與持續參與的行為意圖。綜上所述,建議政府及有關單位在推動私立學校退撫儲金自主投資計畫時,應提高該計畫的曝光度,並針對私立學校教職員加強計畫內容的宣導,將可間接提高私立學校教職員對該計畫的認同與自主參與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