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范雅婷"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繪本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童視覺藝術表現及創造力之影響(2023) 范雅婷; Fan, Ya-Ting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低年級學童透過繪本創造力思考教學融入生活美勞之視覺藝術課程後,在創造力及視覺藝術上的學習成效。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小二年級兩個班級共43位學生。本研究為教學實驗,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受試的兩個班級分別為實驗組實施「創思繪本視覺藝術教案」、對照組實施「一般傳統講述法」教學,課程進行8週16節課。研究工具使用「新編創造力測驗」、視覺藝術表現作品評分表、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表等,蒐集量化數據後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等之量化數據進行分析與驗證假設,另整理學生作品、學習回饋等質性資料輔助結果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創造力表現上,兩組學生測驗結果在流暢力表現上達邊緣顯著,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則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在視覺藝術表現上,部分分向在統計數據上達顯著差異。雖統計數據未達預期之顯著差異成效,但從平均分數與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表的回饋來看,可發現此教學設計的實施對於創造力與視覺藝術表現上仍有一定成效。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教學上之建議與提供相關領域研究者或教師未來研究時的方向。Item 美籍學習者作文偏誤的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2012) 范雅婷; FAN, YA-TING寫作為語言能力中的聽說讀寫四大項能力之一,也為語言課堂中的重要訓練項目。然而,寫作往往為四大能力中最難以掌握的一項,其中篇章層面的偏誤比例尤其甚高,高水平能力的學生作文仍有許多偏誤出現.然而,以往研究學生的篇章偏誤主要關注於各項偏誤的表面現象分類,偏誤來源以及教學應用較少深入探討之。 本文以Halliday(1961)的三種篇章功能為基礎,從銜接、信息結構、及主位結構來探討學習者的表現,研究目的為二:1)學習者進行漢語寫作時的各方面偏誤及原因為何?2) 這樣的偏誤現象,是否會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變? 本研究以英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蒐集美國威廉大學(Williams College)二、三、四年級學生的作文共89 篇(二年級33 篇,三年級29 篇,四年級27 篇),配合面談,分別從形式和功能的角度來分析偏誤現象。 研究結果主要有三:第一,偏誤與語言類型有很大的關係,本文除了從孤立語、屈折語、主要分枝方向、代詞脫落參數、主語顯著、主題顯著等面向探討語際偏誤來源之外,也經由面談討論其他偏誤來源,諸如過度類化與簡化等等.第二,銜接方面,學生在連接詞及指稱方面的偏誤率是最高的,指稱方面下的各類小項偏誤,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增加而有明顯的改善。然而,在連接詞的部分,卻是中級組偏誤率高於初級組,產生了U-型學習曲線的現象。第三,信息結構與主位結構方面,主要與語言類型中的新舊訊息順序有關,且與學生的篇章意識不足所致.本文也依據偏誤的類型與比例,提出關於漢語篇章銜接方面的教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