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莊修田"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0 of 2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休憩環境之情感設計內涵與重遊意願關係研究-以卓也小屋為例
    (2017) 陳琳蓁; Chen, Lin-Chen
      感性消費時代興起,意謂著消費者從早期僅重視價格、功能取向,轉而更為重視本身的情緒體驗與情感價值。由於現代人對於生活品質的注重,休憩環境的存在確實有其重要性,因此,賦予場所生命力及故事性,創造感動的附加價值,漸漸成為設計的核心目標。   本研究從情感設計觀點,探討遊客對於休憩環境之情感設計內涵與重遊意願關係,以卓也小屋休閒農莊為研究標的,採量化研究「相關性研究法」,經由實地觀察、文獻分析及質性訪談的方式,並根據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提出之情感設計三個層次-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作為構面,對於休憩環境情感設計內涵萃取七個因素:「天然景觀」、「感官氛圍」、「材料質感」、「體驗互動」、「服務機能」、「情境意象」、「思維形象」,針對卓也小屋休閒農莊之遊客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回收問卷,共計255份,以SPSS統計軟體為分析工具,研究結果發現: 一、情感設計內涵七個構面因素,受測者綜合態度得分最高的前三項,依序為「情境意象」、「感官氛圍」及「思維形象」。 二、受測者個人屬性、消費行為對於休憩環境情感設計內涵,有部分顯著差異。 三、受測者對於休憩環境情感設計內涵七個構面因素之滿意程度、綜合態度與重遊意願,均呈現顯著正相關。 四、逐步迴歸分析顯示,被選入的四個變項中,皆與情感設計內涵相關,分別為「情境意象滿意程度」、「思維形象綜合態度」、「感官氛圍滿意程度」及「體驗互動重視程度」,反映情感設計內涵,對於休憩環境規劃的重要性。 本研究結果,作為提供設計者與業者,進行休憩環境相關規劃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商店印象、生活型態與忠誠度之關係研究:以 SPACE YOGA 為例
    (2009) 姚芷苓; Tzu-Lin Yao
    現代人重視運動對身心所帶來的健康與平靜;健康休閒相關產業急速發展與擴張,其中瑜珈也在台灣形成一股的熱潮。近年來,台灣的瑜珈市場上出現了時尚精品化的新型態,精品化的瑜珈會館提供瑜珈參與者更高品質的運動環境,吸引許多愛好瑜珈的人加入會員。本研究選擇以SPACE YOGA 瑜珈會館為研究範圍,以探究瑜珈會館的空間印象與會員忠誠度之關聯性為何? 本研究以SPACE YOGA 瑜珈會館的會員為問卷調查對象,探討其商店印象、生活型態與忠誠度之間的關聯性。經以電腦統計軟體對300 份有效問卷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壹、商店印象的11 個因素當中,受測者最滿意的是「品牌與專業」。 貳、生活型態的5 個因素當中,受試者最同意的因素是「個性生活」。 參、空間印象、生活型態各因素與忠誠度之間,大部分呈顯著正相關。 肆、會員對SPACE YOGA忠誠度的預測變項為:「空間整潔」、「每個月到SPACE YOGA 練習的頻率」、「行銷方式」、「教育程度」、「鋪面設計」、「職業」,這6 個變項聯合可預測忠誠度20﹪的變異量;其中,屬於空間印象因素的「空間整潔」與「壁面與地面」其可預測的變異量約佔總量的50﹪。 本研究結果將可作為室內設計業者對於商業空間規劃與設計上的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室內環境設計之創意與偏好關係研究
    (2009) 駱志維; Chih-wei Ro
    在室內環境設計實務中,利用創意增加作品的附加價值令使用者喜愛是重要關鍵。本研究以室內環境設計案例,探討一般大眾對於室內環境設計之創意與偏好的相關問題。並進一步了解,對於這些問題,具室內/空間/建築設計相關教育背景與其他不同教育背景的受測者之間是否有差異?故本研究的目的主要為: 1.解讀室內環境設計其偏好構成因素之特徵。 2.解讀不同屬性受測者對於室內環境設計的創意評量與偏好之差異。 3.探討創意評量與偏好兩個變項及其構成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 4.探討個人屬性與創意對於偏好的解釋力。 本研究以相關性研究法為方法,將自行發展的圖片問卷透過實體與網路問卷調查後,運用電腦統計軟體SPSS將調查所得的資料,進行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差異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結果發現: 1.室內環境設計偏好,是由6個因素所組成,每個因素都有著不同的空間特徵。 2.不同屬性之受測者,對於室內環境設計之創意評量與偏好,的確會有顯著差異。 3.室內環境設計之創意與偏好兩變項之間具有顯著之相關。 4.創意評量6個因素加上個人屬性3個因素共9個變項可以共同解釋「室內環境設計偏好」80.6%的變異量。 最後,依據本研究的結果,對室內環境設計實務與後續研究提出一些建議,期望能對創意設計相關議題有所助益。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室內設計作品之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關係研究
    (2007) 莊修田; chuang, Hsiu-Tyan
    摘 要 現代創意與美學經濟所強調的是「以創意設計之美,創造經濟上的附加價值」。在室內設計產業裡,要提高作品的附加價值,獲得使用者的偏好,「創意」與「美感」這兩個因素是重要關鍵。本研究的核心即在探討對於室內設計作品之「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這三個變項的關係;主要研究目的包括: (1)解讀室內設計作品其創意評量及美感判斷構成因素之屬性與特徵。 (2)探討不同屬性之個人對於室內設計作品之創意評量、美感判斷以及視覺偏好的情形,並檢定其差異。 (3)分析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三變項及其構成因素彼此間之相關程度。 (4)分析個人屬性、創意評量、美感判斷對於視覺偏好的解釋力。 (5)分析創意評量與美感判斷對於視覺偏好之影響途徑。 本研究採用了德懷術與焦點團體法,以及量化的相關研究法;經以自行發展的實景照片問卷對1041位大學生施測後,將調查所得資料,運用電腦統計軟體SPSS及LISREL,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複核效度檢驗、描述性統計、差異檢定、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廻歸、路徑分析等,結果發現: (1)創意評量與美感判斷各由7個因素所組成,每個因素各有其獨特的心理屬性與視覺特徵。 (2)在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三變項的全部28個因素中,不同性別在7個因素、不同年級別在13個因素、不同系別在17個因素上呈現顯著差異。 (3)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三變項的組成因素其兩兩之間的相關係數全部均達p<.01(雙尾)的顯著水準。 (4)美感因素及系別等7個變項聯合共可解釋視覺偏好54.6%的變異量。 (5)創意評量與美感判斷對於視覺偏好的各影響路徑,其解釋力依序是「美感判斷→視覺偏好」大於「創意評量→美感判斷」大於「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視覺偏好」;然而,「創意評量→視覺偏好」並無顯著解釋力。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設計教學、設計實務以及學術研究之建議。期望本研究能有助於室內設計領域對於相關主題的瞭解、累積相關研究成果、並補創造力研究在有關創意作品特徵研究方面之不足。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室內設計業溝通障礙問題研究
    (2013) 韓順英
    室內設計業的糾紛問題層出不窮,究其原因為室內設計之標的物難以具體描述,造成業者與業主雙方各自的解讀不同。為使業主得到滿意的服務過程與成果,實有賴於良好健全的溝通運作,來促成雙方共識,故溝通在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本研究中,探討室內設計服務過程中業主與業者的溝通問題,以了解溝通障礙的形成原因,利於防範糾紛的發生。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擬定訪談方向,分別針對業主、業者兩種不同身分,各取樣四人共八位訪談對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將訪談資料作分析比對整理,提出室內設計業溝通障礙架構。本研究目的內容有:1. 探討可歸因於業者的溝通問題;2. 探討可歸因於業主的溝通問題;3. 分析可歸因於業者、業主雙方的溝通問題;4. 建立室內設計業溝通障礙架構;5. 探討因應溝通障礙之溝通策略。 研究結果分析,業者方主要問題為其溝通及管理能力不佳,而業主方問題顯現在價值觀、參與程度、他人意見、高度期許、需求表達及期待落差上。共通性問題性質廣泛,包括個人的文化背景、經驗、專業知識,溝通的媒介、窗口、風格,需求認知、專業差距及時間。總結有17項溝通障礙因子,經歸納整理初擬為室內設計溝通障礙架構:1. 背景因素:包含文化背景、專業知識、個人經驗及價值觀;2. 中介因素:包含溝通媒介、溝通能力、溝通窗口、溝通風格、參與程度、他人意見、高度期許、管理能力、需求表達及時間因素;3. 障礙結果:期待落差、專業差距及需求認知。 本研究結果以角色立場為出發點,為業者、業主兩方提供不同的溝通策略,作為改善溝通問題、增進溝通效能的參考依據。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實驗小學校園空間規劃研究-以種籽實小為例
    (2012) 蔡佳容; Tsai Chia Jung
    教育環境的改變,逐漸地重視學校建築、課程朝向學校本位發展、科技資訊普遍及升學管道的多元化,使學校裡良好教學空間的發展有著更趨成熟的實踐條件。校園的環境空間規劃不僅是注重建築物本身的配置與功能,如何將校園自然環境與建築物協調,創造出理想、溫暖的校園是值得省思的課題。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由家長所發起創立的教育改革學校「台北縣烏來鄉信賢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簡稱種籽實小。其具體研究目的探討,其內容包括: 一、調查案例學校空間配置。 二、探討案例學校校園各空間規劃特色。 三、分析學校中軟體(教育理念、教學教材)與硬體(校園環境、設備)之間的關係。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實驗小學校園空間規劃之建議。 依照案例學校個別特色理念,分析相關文獻進行初步的了解,並依據學校教育特色與校園規劃的原則進行校園環境的觀察法,利用非結構式訪談了解使用者實際在使用校園環境的認知與想法。本研究將種籽實小之校園空間規劃實例分析有以下特點: 一、維持自然共生的校地規劃 二、具備彈性整合的教育空間 三、強調互動關係的生活場所 四、重視個別差異的自主學習 五、運用簡單直覺的動線變化。 綜合上述,期望本研究能提供實驗小學校園空間規劃之參考,有助於真正落實校園特色規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居家空間療癒因素構成
    (2016) 林郁恆; LIN, YU-HENG
    隨生活品質的提升,居家空間益發重視人的多層次需求,不單只關注軟、硬體設備的汰舊換新,更希冀身、心、靈的健康。居家空間療癒能有效降低負面感受並獲得情感抒發,繼而滿足疾病的恢復條件,達到健康維護的基本指標,促進整體和諧,追求高層次福祉的提升。本研究為探索性分析,主要目的在探討居家空間療癒因素和了解「個人屬性」、「壓力知覺」與「生活健康」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架構,將居家療癒空間分為三大構面:「生理維護」、「心理舒緩」、「心靈復癒」,透過相關文獻發展研究工具,再對一般大眾進行問卷調查,總計有效問卷共786份,經以IBM SPSS Statistics 22.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一、居家空間療癒因素共有9項,包含:「室內環境」、「材質機能」、「空間尺度」、「相容支持」、「延伸魅力」、「舒緩休憩」、「文化信仰」、「自然美感」、「情感互動」。二、不同屬性的受測者對於「居家療癒空間」的重視程度、「壓力知覺」感受與「生活健康」滿意度部分有顯著差異。三、「居家療癒空間」部分因素的重視程度和「壓力知覺」感受呈現負相關,與「生活健康」滿意度則呈現正相關。四、經逐步迴歸分析得知「壓力知覺」感受對「生活健康」滿意度最具有影響力;亦即壓力感受度越高,其對於「生活健康」滿意度越低。研究結果可提供室內設計從業人員與消費大眾做為居家療癒空間設計的參考依據,提高居家生活的健康品質。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居家空間舒適因素構成
    (2011) 周彥宇
    現今的居家空間,不再只是個遮風蔽雨的地方,而是不斷的在追求舒適中演進。台灣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到現在資訊的社會,隨著國人經濟能力的提升,人們對於在居家環境上,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來編織屬於自己的居家舒適,也帶動了室內設計業者的專業化。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分析居家空間舒適之因素,透過相關性研究法,以一般大眾之角度,來探討居家舒適之因素。經由相關文獻與質性訪談室內從業人員來發展本研究工具,並對一般大眾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共計427份,並以PASW Statistics18.0(SPSS)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居家空間生理因素中,受測者最重視為居家空間的自然通風、衛生環境、自然採光、空氣品質與空間環境音量。 二、居家空間心理因素中,受測者最重視為家的感覺、隱私、家人的互動、居家空間防盜設備與逃生設備。 三、「個人屬性」、「居住現況」變項對「居家空間生理舒適」、「居家空間心理舒適」與「生活型態」部分會有顯著差異。 四、「生活型態」對「居家空間生理舒適」、「居家空間心理舒適」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五、居家空間生理舒適因素為:「居家環境」、「材質科技」、「動線分配」、「空間尺度」、「空間機能」。 六、居家空間心理舒適因素為:「安全放心」、「空間設計」、「家庭互動」、「空間心理」。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研究
    (2011) 曾騰勳
    我國室內裝修工程業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近年來蓬勃發展,在建築相關行業中越顯重要。由於室內設計基本上是由「設計」與「施工」這兩種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工作所構成,設計構思必須依賴施工結果來具體呈現與落實,因此,室內裝修工程管理的成效不但關係著室內設計成品的良窳與業主的滿意度,更關係著業者的經營利潤與口碑,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務實而有效的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專業能力架構,以面對未來愈趨嚴苛的競爭。本研究的核心即在探討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為何,主要的研究目的如下: 1.建立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專業能力架構與專業能力項目。 2.探討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專業能力項目之必備程度。 本研究採用了文獻分析法與焦點團體法,建立之「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專業能力」初稿,作為問卷工具,對46位業界專家學者進行調查,以量化的模糊德爾菲法,發展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執行任務所需之「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人員專業能力功能圖」。其包含了5個專業能力類目、29次目以及108項目,並篩選出100個相對普通必備之專業能力項目,以及52個相對重要必備之專業能力項目。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對於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後續學術及工作實務之建議,期望本研究能有助於室內設計及室內裝修工程管理領域中,將工程管理之專業教育、專業證照及專業執業「教、考、用」三者緊密結合。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性別標示圖像之創意、偏好與易辨程度關係研究
    (2012) 黃筱雯
    運用設計賦予生活創意、增添價值,已是滿足基本需求後的無條件配備。本研究以廁所之性別標示作為探討大眾對其創意、偏好及易辨的相關問題,並針對不同背景之受測者,探究其中是否有差異存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 一、了解不同屬性之個人對性別標示創意、偏好及易辨的情形。 二、探討創意、偏好與易辨程度三變項彼此間之相關程度。 三、分析創意與偏好程度對於易辨之解釋力。 本研究以自行發展之問卷,透過電腦PowerPoint軟體播放及紙本問卷之結果,以電腦統計軟體SPSS將其所得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差異檢定、相關分析等歸納整理,結果發現: 一、不同屬性之受測者對於性別標示圖像之創意、偏好與易辨,確實有 顯著差異存在。 二、性別標示圖像之創意、偏好與易辨兩兩變項間具顯著相關。 三、構成性別標示圖像的5個因素各有其不同的特徵性質。 四、創意評量與偏好評量的10個變項對性別標示圖像之易辨有24.5%的 解釋力。 最後,依本研究之結果,對標示圖像設計相關領域提出一些建議,亦期望能對相關議題有所助益。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宿之消費意願指標建構
    (2010) 賴姿珊; Zi-Shan Lai
    隨著經濟水準的提昇,國人對旅遊的需求及要求日益提升,民宿經營更是一大挑戰。本研究根據文獻及訪談建立初步架構,以模糊德爾菲法以篩選原始消費意願因子並建立消費意願層級架構,再以層級分析法決定各指標群及各消費指標之相對權重值,經由專家問卷調查量化方式進行檢定、篩選,最後為一般消費者重視度之調查。 本研究建構之指標架構分成三個層級,經過第一階段之專家問卷歸納整合如下:第一層包含「經營管理」、「環境條件」、「設計特色」三大指標群;第二層包含「價格」、「服務品質」、「民宿品質」、「經營特色」、「人文特色」、「觀光名勝景點」、「地點可及性」、「空間特色」、「建築景觀」九大指標項目,以及53項消費意願因子。經過第二階段專家問卷之權重分析,全體專家對第二層「指標項目」分析,優先決策序位前三項依次為:「民宿品質」、「服務品質」、「地點可及性」;以指標群各別來看,「民宿品質」、「地點可及性」、「空間特色」分別為各指標群之首要指標。 最後以一般消費者分析消費意願因子之重視性,消費者重視程度最高的前十名依序為:「民宿環境乾淨、衛生 」、「服務態度 」、「房價」、「建築結構之安全性」、「訂房便利性」、「民宿位置明確路線指示」、「私密空間之隱密性」、「民宿之道路安全性 」、「客房之通風程度」、「民宿與各景點之距離 」。 本研究所建立之民宿消費意願指標,其主要使用目的是為消費者與業者歸納出一套相關的行為通則,提出適用於民宿消費意願之指標,提供民宿業者作為永續經營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消費者對展示櫥窗之視覺偏好與進店意願關係研究
    (2017) 何皓庭; Ho, Hao-Ting
    展示櫥窗一直都是百貨商場吸引消費者進入店內的一個重要媒介,櫥窗設計從最初簡單的商品陳列,逐漸融入了現代的設計觀念,使得現代櫥窗設計必須集功能與美感於一體,成為一個專門的學問。 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探討消費者對櫥窗的視覺偏好因素與進店意願之間的關係,並以因素分析的方式,探討吸引消費者之視覺偏好因素為何,並且分析不同族群的消費者屬性對於形態美學因素偏好以及生活型態之差異,以及與進店意願的關係。本研究蒐集2009-2016年之清楚櫥窗圖片,並依據文獻探討中所整理出之櫥窗風格進行圖片之篩選,找出風格鮮明之圖片,最後剩下72張櫥窗圖片。針對篩選出來之72張研究圖片,以Power Point之方式播放給受測者觀看,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受測者之個人屬性視覺偏好、生活型態、視覺偏好及進店意願。其回收之有效問卷為356份,篩選至最後19張測驗圖片,研究結果發現: 一、視覺偏好因素4個構面中,「圓潤可愛」最受受測者之視覺偏好。 二、受測者之個人屬性對視覺偏好和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受測者之生活型態與視覺偏好和進店意願部分呈正相關。 四、受測者個人屬性以及視覺偏好對進店意願有48.2%預測力,其中被選入七個預測變項中,有四個與視覺偏好有關,反應視覺偏好對於進店意願的重要性。 最後依本研究之結果,對展示櫥窗相關領域提出一些建議,亦期望能對相關議題有所助益。 關鍵字:展示櫥窗、視覺偏好、進店意願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環球購物中心哺集乳室使用者之空間印象與綜合態度關係研究
    (2020) 朱寶諭; Chu, Pao-Yu
    近年台灣隨著時代的轉變,進而影響了產業結構及人口結構,又加上少子化的衝擊,所以每位小孩都是家長手中寶貝,所以當星期假日來臨時不少家長都會帶著小朋友到外頭走走逛逛,百貨公司幾乎成為家長們首選地方,因為減少下雨天無法出門的困擾。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哺集乳室使用者對購物中心哺集乳室空間印象重視程度,及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哺集乳室滿意程度及綜合態度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訪談與問卷調查方式,以去過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哺集乳室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使用者對哺集乳室空間印象的重視程度以及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哺集乳室滿意度與綜合態度的關係。透過Backer(1987)根據環境心理學的研究,將哺集乳室中區分設計因素、環境因素、服務因素並研擬出哺集乳室空間印象項度。本研究根據訪談及文獻分析,將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哺集乳室空間印象分為「A獨立集乳室」、「B固定式尿布檯區」、「C茶水區」、「D育兒空間」、「E整體空間」、「F服務因素」等六個構面,對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哺集乳室使用者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152份問卷,有效問卷共計152份,並以SPSS電腦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依據問卷測量結果,哺集乳室使用者最重視的哺集乳室空間印象前三名為:「A-A-2獨立集乳室清潔」、「A-D-2育兒空間清潔」及「A-A-4獨立集乳室氣味」。而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哺集乳室使用者感到滿意的空間印象前三名為:「B-E-15地板無階梯」、「B-A-17獨立集乳室緊急呼叫鈴」及「B-A-13獨立集乳室內部上鎖裝置」。綜合態度部分最高的前三名為:「C-E-15地板無階梯(適合推車進入)」、「C-A-2獨立集乳室清潔」及「C-A-13獨立集乳室-內部上鎖裝置」。 2.以構面來看,哺集乳室使用者最為重視與最為滿意的空間印象及綜合態度得分最高的構面為「B固定式尿布檯區」。將空間印象與服務因素綜合的結果比較發現,使用者最滿意的前三名為「B-F-6方便聯繫相關服務人員」、「B-F-4可快速補齊物資」、「B-F-3易找到哺集乳室位置」。 3.哺集乳室個人屬性對哺集乳室空間印象「重視程度」中,皆無顯著差異。而在「滿意程度」方面,不同的「教育程度」組別對「F服務因素」有顯著差異。 4.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哺集乳室使用者空間印象重視程度、滿意程度、綜合態度與服務因素相關分析,透過Pearson相關分析,發現哺集乳室使用者對哺集乳室空間五個構面的重視程度、滿意程度及綜合態度與服務因素,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5.在哺集乳室規劃設計上建議地板為無階梯設計,因為考慮嬰兒車的使用方便性,固定式尿布檯安全設計上也要加強,避免尖角產生造成嬰幼兒在換尿布過程受傷,獨立哺乳室的上鎖設計規畫建議用門鎖或鎖扣式,使使用者在進行哺乳過程是安心使用,以及逃生動線規劃上也須考慮到順暢及行走的寬度。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空間印象與再惠顧意願之關係-以三富休閒農場為例
    (2012) 林沁; Lin, Chin
    二十一世紀為體驗經濟的時代,對於以體驗作為重要核心要素的休閒農場,能了解與預測遊客的需求與偏好是其成功經營條件之一,遊客空間印象之體驗在休閒農場產業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經營者是否能正確認知其休閒農場空間印象與遊客需求,確切運用體驗媒介,將是提升休閒農場品質之躍進。 本研究由體驗行銷的觀點,探討遊客對於空間印象及再惠顧意願之關係,以三富休閒農場為例,採量化研究中「相關性研究法」,透過文獻回顧、實地觀察、質性訪談方式建立休閒農場空間印象之初步系統與體驗內涵,依據Schmitt提出的模組理論: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關聯體驗為五個空間印象構面,針對三富休閒農場之遊客進行問卷調查,其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315份,研究結果發現: (一)空間印象五個構面中,受測者綜合態度得分最高為「思考體驗」。 (二)遊客個人屬性、消費行為對休閒農場空間印象重視度、滿意度與再惠顧意願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遊客對休閒農場空間印象滿意度、綜合態度與再惠顧意願之間,皆為顯著正相關。 (四)遊客個人屬性、消費行為對休閒農場空間印象之重視度、滿意度對於再惠顧意願有50.8%的預測力,其中被選入八個預測變項中,有四項與空間印象有關,反應空間印象的塑造對於休閒農場再惠顧意願之重要性。 本研究結果將作為今後從事休閒農場與空間規劃設計的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創意評量與視覺偏好關係研究
    (2011) 劉芳伶; Liu,Fang- Ling
    近年來消費者能透過網路觀看精品旅館客房圖片作為住宿考量;突顯運用客房的創意設計作為吸引眾人目光的行銷策略,已成為重要課題。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創意評量與視覺偏好之間的關係,瞭解創意具有哪些條件能使觀賞者產生視覺偏好。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解讀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視覺偏好構成因素的特徵。 二、檢驗個人屬性對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創意評量與視覺偏好的差異 性。 三、分析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創意評量與視覺偏好之間的關係程度。 四、探討個人屬性與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創意評量對視覺偏好的解釋力。 本研究以相關性研究法,將自行發展的圖片問卷透過紙本與網路問卷調查,之後運用電腦統計軟體SPSS 18.0分析資料,分析項目包括: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差異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結果發現: 一、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視覺偏好由七個因素組成,各因素皆有不同 的心裡屬性與視覺特徵。 二、不同屬性的受測者,對於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創意評量與視覺偏 好構成之部分因素,確實會有顯著之差異。 三、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創意評量三個子項與視覺偏好21個因素間, 其兩兩之間的關係全部達到顯著水準。 四、個人屬性與創意評量三個子項新奇、舒適、美感整體,共有三個預 測變項能解釋視覺偏好80.0%的變異量,影響視覺偏好以「美感」 為主。 本研究結果,將作為今後從事精品旅館規劃客房設計之參考,並且期望對精品旅館客房設計之創意相關議題有所貢獻。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綠色裝修評估指標之建構
    (2012) 徐憶如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居住空間的裝修需求逐漸提高,也漸漸地從美觀、舒適提升到健康訴求,而如何達到減少環境危害且健康的居住環境,則需透過綠色裝修來達成。 本研究針對室內裝修過程提出綠色裝修評估指標,透過文獻蒐集與分析、專家訪談、問卷施測以擬訂綠色裝修評估指標,並透過案例分析了解本指標在執行層面上可採取哪些方式達成。本研究以綠色設計之範疇中提及的生命週期設計(Life Cycle Design)為基礎發展出室內裝修循環系統,以五階段「規劃」、「運輸」、「使用」、「回收」、「再生」作為探討綠色裝修評估指標構面,研究發現項目中相對重要指標如下: 壹、「規劃」:建立業主環保意識、節約裝修材料、避免過度設計、選擇適切施工方式、使用低溢散性材料、裝設節能照明。 貳、「運輸」:避免廢棄物飛散、選擇合法回收場。 參、「使用」:提高傢俱及設備耐用度、增加物品使用頻率。 肆、「回收」:選用可分解材料、避免污染物擴散、妥善處理有害物質、回收廢棄材料、回收剩餘材料。 伍、「再生」:再應用舊材料、再製現有傢俱、再利用原設備。 本研究結果將作為日後綠色裝修之參考依據。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舊建築再利用之吸引力構成研究-以臺中宮原眼科為例
    (2015) 丁冠暉; Ting, Kuan-Hui
    「舊建築再利用」議題近年來受到大眾關注,帶有歷史感的既有建築,運用現代裝修技術,將原本老舊閒置的空間重新活化,這樣的概念從原本的「保存歷史」轉化為「設計歷史」;此類空間的轉化對大眾似乎有著無形的吸引力。本研究以臺中宮原眼科為例,透過量化研究法中的「相關性研究法」,以消費者的觀點,探討構成吸引力變項間的相關性,及與再惠顧意願間之關係。 根據文獻及訪談,將舊建築再利用之吸引力分為「個人屬性」、「消費屬性」、「空間印象」及「服務與行銷」等構面,對曾惠顧宮原眼科的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共計回收508份有效問卷,以統計軟體SPSS進行分析,歸納為以下四點: 1. 空間印象的五個因素中,受測者對「再利用方式」的滿意程度最 高,而「再利用方式」與「空間設計質感」為高度相關。 2. 個人屬性及消費屬性與再惠顧意願均為顯著正相關。 3. 空間印象及服務與行銷對再惠顧意願均為顯著正相關。 4. 逐步迴歸分析顯示,選入的8個預測變項,共可預測再惠顧意願57.2%的變異量,而因素「再利用方式」約占總預測量69%,顯見此因素的重要性。 透過上述分析結果,輔以建築師、經營方之觀點,提出未來再利用空間發展,可朝「點」的擴散與連結,並著重於空間氛圍的營造,強化主題性、故事性,以帶給消費者完整體驗。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茶藝館之空間氛圍與消費者生活型態及再惠顧意願關係研究-以無為草堂為例
    (2010) 彭若雯
    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消費者進入茶藝館除了注重品茶和食材外,同時也開始注重茶藝館店內的氛圍,擁有好的環境才能吸引消費者,因此許多餐廳在逐漸轉型與發展的道路上,已進入一個豐沛、多元且要求具備文化深度的階段。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以無為草堂人文茶館為例,透過量化研究法中的「相關性研究法」,從消費者的觀點,探討構成空間氛圍的要素,以及與再惠顧意願之間的關係。透過訪談法訪談專家、消費者、以及茶藝館經營者之後整理出相關的量表發展問卷,並對無為草堂的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其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332份,以SPSS 17電腦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生活型態的三個因素中,受測者最同意的為重視休閒活動、追求生活享受、喜愛自然環境與重視商店氣氛。 (二)空間氛圍的七個因素中,受測者綜合態度最高的是「空間佈置」與「設計風格」。 (三)個人屬性及消費行為變項對「生活型態」、「空間氛圍」與「在惠顧意願」的確會有顯著差異。 (四)生活型態、對空間氛圍的綜合態度與再惠顧意願之間,皆為顯著正相關。 (五)逐步迴歸分析結果顯示,被選入的六個預測變項中,有三項與空間氛圍有關,分別為「空間質感」、「服務人員」與「環境感官」,反映空間氛圍的塑造對於茶藝館再惠顧意願的重要性。 本研究結果可做為有意參與空間設計實務與空間氛圍研究的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複合式書店空間吸引力研究─以誠品敦南店為例
    (2009) 蔡睦蕎
    在現代不斷追求突破創新的社會中,傳統書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多元的需求;複合式書店的興起,提供人們多元化的逛書店活動。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以誠品敦南店為例,透過量化研究法中的「相關性研究法」,從消費者的觀點,探討構成吸引力變項間的關聯性,以及與再惠顧意願之間的關係,嘗試建立一套相關的行為通則。 本研究根據訪談及文獻分析,將複合式書店吸引力分為「個人屬性」、「消費屬性」及「空間吸引力」等,對誠品敦南店的消費者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302份,並以SPSS電腦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空間印象的六個因素中,受測者最滿意的是書店內外的整 體空間印象、尺度與風格的呈現,給人舒適的感覺。 2.個人屬性的生活型態及消費屬性的認知價值,其兩者的同意度與再惠顧意願均呈顯著正相關。 3.空間吸引力中的空間印象及社會線索兩者的滿意度與再惠顧意願均呈顯著正相關。 4.逐步迴歸分析結果顯示,被選入的六個變項中,有兩項與空間印象有關,分別為「書店環境」、「空間設計質感」,反映空間印象的塑造對於複合式書店經營的重要性。 本研究結果可做為複合式書店的經營者及空間規劃設計者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設計旅館之吸引力構成探討-以台中紅點文旅為例
    (2015) 陳柏年; Chen, Po-Nien
    近年來,現代人們在旅宿時越來越講求與眾不同的感官體驗,使得設計旅館成為旅者主要的類型選擇,並漸漸成為旅館產業發展的主流型式,而目前臺灣對於設計旅館的印象及觀念較模糊;因此在設計旅館日漸成熟的發展及趨勢下,其具有的特質以及吸引旅者前來的因素將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及深度訪談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在歸納相關文獻回顧後得出理論基礎以進行案例分析。吸引力為推、拉力所組成,推力包含消費者的屬性,拉力則包含目的地擁有的資源與特徵;而綜合理論、案例結論以擬定對研究標的業者、旅者的訪談主軸,接著透過深度訪談獲取並比較業者創造「拉力」的觀點及旅者的「推力」感受,最終統合理論、案例以及訪談等資料歸納出設計旅館的特質及吸引力構成因素,以探討設計旅館與旅者間的吸引力關係。 透過研究分析,本研究對於設計旅館的特質歸納出四項:1.獨一無二的原創概念、2.感官經驗與設計底蘊、3.文化/實驗性/再利用的類型、4.精緻度超越規模的重要性。而研究發現推使旅者前來設計旅館旅宿的力量主要來自其對於設計的好奇心以及對於生活品質、細節的要求,且對於感官面向的需求層次已大於基本住宿的訴求,此外,透過業者及旅者的觀點描述,得知旅館所提供的整體舒適度是雙方對於設計旅館最在乎的面向,當代潮流下的設計旅館在力求獨特性與個性的設計同時,不應過度講求特殊的設計體驗而犧牲住宿的舒適本質。
  • «
  • 1 (current)
  • 2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