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葉錫南博士"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利害關係、需求與回沖效應:以台灣之大學英文畢業門檻為例(2009) 朱秀瑜; Hsiu-yu Chu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英文畢業門檻之回沖效應(washback effect)、相關之「利害關係」(stakes),以及其他可能之中介因素 (mediating factors)。此外,基於「將學生需求納入考試,有助於產生正向回沖效應 (positive washback)」的假設 (Saif, 1999, 2006),本研究亦對學生之英語需求(needs)進行調查,以期進一步了解學生之英語需求、英文畢業門檻,以及大學英文教育三方之間的關係,是否符合產生正向回沖效應之條件。本研究並試圖以 Green (2007)的model of washback 作理論上之驗證及整合。 本研究進行之場域為台灣兩所設有相同英文畢業門檻及類似配套措施的科技大學。研究方法則採取質性與量化並用。資料之收集包括: 訪談(老師、行政主管、學生及雇主)、教室觀察、教材、全民英檢考古題,以及學生及教師之問卷調查。資料來源多元化,以利於進行各項分析及交互驗證(triangulation)。 結論發現英文畢業門檻對教師及學生之回沖效應均低,且多為負面。藉由Green的model of washback 和Saif的假設檢視研究結果後,發現相關之「利害關係」太低,以及門檻不符學生對英語之實際需求實為主因。除此之外,儘管台灣社會對於實施英文畢業門檻已具相當程度之共識,但各方關係人(stakeholder) 對此政策仍有不盡相同的意見及看法。 根據上述發現,本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 大學英文畢業門檻不同於一般之入學考試,應著重於學生之多樣性及未來畢業後之考量。因此統一之考試標準,如通過全民英檢某級數,恐不符合目前實際狀況,學生應該給予更大之彈性以通過畢業門檻(如採用分級制,不同程度者有不同之進步要求)。而教師們在配合學生需求上則需要花費更大之心力,將學生需求透過測驗及教學之改進,以達到最佳之回沖效應(strong and positive washback)。Item 批判性思考於臺灣高中教學之設計、實施與評量(2014) 黃鈺雅; Jenny Yu-ya Huang本論文旨在探討批判性思考對台灣高中學生認知和情意層面的影響,研究結果可作為高中英文教師實施批判性思考教學或將批判性思考教學融入正規英文科課程之參考,以符合學生當前及未來的需求。 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為世界各國教育界之重要目標。在台灣,英文科於九九課綱中將思考能力融入英語教學,成為主要教學目標之一,這更強調了批判性思考教學的重要角色。 本研究設計一個教導批判性思考能力的課程,四項思考能力被選為教學目標,分別為:分類排序的能力、比較異同的能力、分辨事實及意見的能力和分辨訊息關係的能力。六十位高二學生接受思考教學後,以書面測驗測試其各項思考能力之進展,其中三項思考能力有明顯的進步,包括:分類排序的能力、分辨事實及意見的能力、分辨訊息關係的能力;所有能力中惟有比較異同的能力在前後測中沒有明顯差異。 第二階段,以問卷調查學生對此教學的想法和態度。學生認為批判性思考對高中學生而言是一項重要的能力,但一般課程中並無多加著墨;學生對此思考教學普遍給予正面的評價,並反映此教學能提升英語文的聽說讀寫四項基礎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教學目標的四項思考能力亦透過此教學課程得到進展,邏輯論述及偵測謬誤的能力也有成長;學生並表示此教學亦提供額外的好處,例如:有助於知識的擴展、學習效率的提升和整體認知能力的發展。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本文亦提出教學建議,以供英文科教師參考。Item 高中生英文字彙量與閱讀表現之關聯(2009) 許碧婷; Pi-ting Hsu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高中生之字彙量與大學學測英文閱讀測驗表現之間的關聯。同時,希望藉此了解學測英文閱讀測驗字彙量的需求,以幫助高中生訂定字彙學習目標。參與本研究者為三百零六位就讀北台灣兩所高中二年級的學生。本研究以Nation (2007) 的字彙量測驗(Vocabulary Size Test)前五個等級,對參與者進行字彙量程度測量,並且施行一份學測相關閱讀測驗以評估其閱讀理解能力。根據兩項測驗成績結果,分析高中生字彙量對英文閱讀表現之影響。本研究所採用的字彙量測驗,係Nation根據其所編的BNC字族表(BNC Word Family List)製作,而BNC字族表是依據英國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彙編而成。與過去研究工具相較,本研究所用之字族表及字彙量測驗,具有反映英語字彙使用現況的優勢。 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受試學生之字彙量與閱讀表現之間的關係達顯著相關(r=.624**)。擁有較多字彙量的受試學生在閱讀測驗的表現顯著優於字彙量較少的受試學生。 二、本研究以BNC字族表分析學測英文閱讀測驗選文,平均而言,BNC字族表上的前三千個高頻率字族(high frequency word families)提供近百分之九十二的文章覆蓋率(text coverage),若將專有名詞計入,則三千字族涵蓋近百分之九十五的學測閱讀測驗選文字彙,達到Laufer (1988)所建議之基本閱讀理解字彙需求:95%文章覆蓋率。此外比較不同字彙量受試學生的閱讀表現,結果也顯示三千字族在高中生學測英文閱讀測驗表現上極具重要性。 三、本研究的受試高二學生之字彙量差異性極大,且大部份的受試者字彙量程度未足三千字族,亦即未達到學測英文閱讀測驗字彙量需求。 基於字彙量與閱讀表現之高度相關,以及充足的字彙量對高中生在學測閱讀測驗表現的重要影響力,本研究建議高中英文教師應協助學生持續增進字彙能力。教學上,教師須先了解學生實際字彙能力,而後對於不同字彙量程度的學生,選取適切的教學方法,以切合學習者不同字彙發展階段的需求。對於低字彙量程度的學生,以有效、快速地增加字彙量為學習目標,尤其應重視高頻率字彙優先學習;對於已具備高字彙量的學生,教師可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以進一步提升其字彙能力及英文閱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