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蔡佩穎"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寫作對象對於四年級學生科學寫作內容之影響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7-10-??) 林雅慧; 蔡佩穎; 張惠博; 張文華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在寫作任務中對於寫作對象的覺察所呈現的作品差異。研究者經由預先分析教學內容、設計系列融合動手做與寫作的教學活動,並要求 36 位四年級學生以家人、學生、或同儕為對象撰寫說明文。檢視分析學生針對不同對象的寫作內容特徵時,在六次寫作任務所收錄的190 份學生作品中,研究者發現寫作任務中的假想對象會影響學生提供說明訊息的內容要點。參與的學生在研究者設計的系列教學活動下,可以用寫作的方式表徵出他們的概念及程序理解。以家人為對象時,學生傾向描繪自己在課室學習的情意面;以同儕為對象時,學生會嘗試釐清學習的內容概念及程序;以學生為對象時,則會模擬運用教師上課的程序、進行之活動、以及術語。基於以上發現,研究者對後續研究及教學運用提出建議。Item 初探論證科學新聞對七年級學生(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2-03-??) 蔡佩穎; 張文華; 林雅慧; 張忠博本研究之目的在探索七年級學生之科學新聞論證與其學習成就之間的關條。本研究以壘灣中部海線某一圈中62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男生33 人,女生29 人。資料來源為學生的4篇科學新聞論證寫作與生殖遺傳與演化兩個單元的概念成就測驗。科學新聞諭誼寫作揖用Toulmin 的論證元素來設計學習單,寫作資料經由編碼後給予分數。各單元的概念成就測驗以自然課程相關概念編制,並請同技三位七年級的自然教師審核。資料分析採用重複量數分析學生的4篇科學新聞論證寫作表現,以及使用逐步迴歸分析法探討科學新聞諭證與單元概念成就測驗之間的關條。研究結果顯示,在單元之末運用科學新聞教學,選用報導科學研究的文本論哇,效益較佳,且諭證科學新聞,能影響學生的科學學習成就。基於研究結果可知,培養中學生以證雄、結論、贊成理由與反對理由的論證祭構來評量科學新聞,可達到促進科學概念學習的效果,此外,教師於單元末運用科學新聞來協助學生整合學習內容,若選用報導科學研究的文本,學生較能對新聞作者提出結構較佳的論證。關鍵Item 國中歷史問思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2018) 蔡佩穎; Tsai, Pei-Y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建立系統化有層次的歷史問思教學模式。研究者採取個案研究法,針對國中九年級一個班級進行研究。研究目的有三:一是探討問思教學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實施歷程。二是分析問思教學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實施成效。三是省思問思教學融入國中歷史教學的困境與專業成長。 本研究將從歷史學習的基礎─課文閱讀為出發,設計一套以問題為本的課程架構,來探討國中歷史問思教學是否能解決當前教學現場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透過觀察、訪談、問卷及文件分析等方式,獲得以下結果: 一、歷史問思教學方案的設計與規劃可銜接素養導向歷史教學 歷史問思教學之目標與社會領域領綱草案中的學習表現有相符之處,再將歷史問思教學設計,與國教院提出的素養導向教學四大原則進行比較,亦多有相似之處。因此可將歷史問思教學視為九年一貫課程,轉化為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課程的歷程。研究中亦發現歷史問思教學的學習材料編制應多元,評量方式應避免過多的書寫作業,而運用分組學習的方式,有利於提升教學情境氛圍。 二、歷史問思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學生經過9週問思教學後,學習成就表現,及其他如提問能力、思考能力、溝通能力、統整能力等,以及學習策略的運用都有顯著提升,學生也漸漸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此外,歷史問思教學也開拓學生歷史學習的視野,提升學生對於學習歷史的興趣與參與度。 三、研究者的省思與教學專業提升 在研究歷程中,從最初的規劃設計,到課程的實踐,協同研究教師們透過第三者的視角,提供研究者許多建議與修正方向,使研究者在教學專業上有所精進。此外,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也發現實踐素養導向的教與學,應從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開始,而要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繪製跨域課程地圖極為重要。Item 大學女性運動員學長制文化之探究──以舉重隊為例(2020) 蔡佩穎; Tsai, Pei-Y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學長制文化的意涵,主要目的有三:一、了解學長制文化的內涵與運作規則;二、探討女性運動員如何理解學長制文化;三、分析女性運動員如何因應學長制文化的運作規則。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質的研究方法,運用訪談方式,選取一所有舉重隊的大學,再從中挑選舉重隊成員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訪談結果,可歸納出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舉重隊學長制文化的來源依據為隊規,在學長制文化當中,「禮貌」為核心價值,其次為不對等的分工模式及連帶罰。而在舉重隊學妹的理解中,「禮貌」雖為核心價值,卻是有彈性的;此外隊長扮演重要的角色,決定是否要對學弟學妹施以連帶罰。迎新以及與學姐的談心時間也是學妹視為學長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二、根據舉重隊學妹之理解,舉重隊學長制文化的特徵有階序性、集體性、順從性,及後果性。 三、舉重隊學妹對於學長制文化所採取之因應策略有公、私領域之分。在公領域時會學著看人臉色,並團結一致;在私領域時則是藉由幫學長學姐跑腿,來與學長學姐建立良好關係。 四、舉重隊學長制文化之性別作用反映的是學姐與學妹間重視情感連結性,及看重人際關係及情緒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