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蔡佳恩"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華語說服言語行為之語用研究及教學建議
    (2017) 蔡佳恩; Tsai, Chia-En
    語言為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言語內容若使用得當可促發聽話者後續行動或改變聽話者對事物的既有想法。人類每天溝通的訊息不乏說服的成分。說服是個體為了達到目的所使用的社會技巧之一,其語言的使用受到社會權勢、社會距離或溝通情境的影響。另外,說服訊息的強度亦受到不同策略的使用與話輪構成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從會話分析的角度切入,探究華語母語者使用說服策略的現象,以及社會變項對說服策略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開放式角色扮演法及語篇補全測試來蒐集自然對話語料,並以問卷蒐集受試者對於對話內容之說服策略的意見。研究對象包含40位臺灣地區華語母語者,兩人一組依照帶有不同社會變項之情境共同完成7段對話。受試者每完成一段對話即填寫相關的問卷問題,一共收得140段有效對話語料。 研究結果顯示,說服者多使用「利誘」策略,對被說服者拋出有利的條件,吸引被說服者,使其轉變原有立場以達到說服的目的。在話輪構成上,說服者傾向一個話輪中只傳遞一種行為訊息,以呈現清晰的說服意圖。至於變項影響方面,說服者面對長輩時多使用「輿論」策略,藉第三方支持的力量對被說服者產生隱形的壓力,強化個人說服的意圖;說服者面對關係疏遠的對象時傾向使用「建議」策略,並以「附加」或「A not A」問句構成其語言形式。這種策略可減弱直接表達想法的衝突性,表面詢問對方想法,實則表明自己的立場。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文最後提出教學建議,以溝通能力及任務型教學的觀點來設計教案,用以作為教師提升華語學習者交際能力的參考。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