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蔡侑蓉"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事件關聯電位探討運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童抑制能力的影響
    (2012) 蔡侑蓉; Yu-jung Tsai
    研究發現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在認知功能上 (特別是在抑制能力) 比一般孩童差。然而目前研究證實運動對認知功能有正面影響。目的:探討運動介入是否能改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童的抑制能力,並採用事件關聯電位瞭解大腦活動改變的歷程。方法:實驗參與者為13位ADHD孩童,研究採組內設計,所有實驗參與者需接受三次Go/Nog與Flanker作業,而三次測驗之間皆相隔八週時間,而在第二次測驗後則進行身體活動課程介入,介入完成後再進行第三次測驗。結果:在行為表現方面,運動後介入後Flanker作業的正確率提高、反應時間變異減少,Go/Nogo作業則無顯著效果。在ERP方面,運動介入後,Flanker作業的N2振幅變大、潛伏時間變短;Go/Nogo作業Nogo刺激的P3潛伏時間變長、振幅變小,與抑制能力有關的N2則無顯著效果。結論:運動可能改善抑制能力,但對需要干擾控制能力的效果較明顯,而其中仍然包含歷史、成熟與測驗的影響。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長期性高強度間歇性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衝突控制的影響: 事件關聯電位與訊號源分析研究
    (2023) 蔡侑蓉; Tsai, Yu-Jung
    研究目的探討長期性高強度間歇性運動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衝突控制能力的影響。本研究有兩個研究目的,第一、ADHD兒童是否在衝突控制反應上與正常兒童不一樣;第二、長期性高強度間歇性運動是否能改善ADHD兒童衝突控制能力。第一個研究方法: 總共有105位兒童,其中61位ADHD兒童;44位是年齡相同的正常兒童。所有兒童都會進行叫色測驗並同時收集腦波訊號。作業情境將分為底下四種: iC, iI, cC, cI。依變項包含反應時間(RT)、反應正確率(RA)、事件關聯電位(N2與P3)。結果顯示ADHD兒童反應時間有前試作測驗的情境效果,且整體的反應正確率比正常兒童低。此外,ADHD兒童有較小的P3振福。而進一步分析P3訊號源,ADHD兒童在前額葉有較大的活化狀態。這些研究說明ADHD兒童較容易受到前一個試作測驗情境的影響,特別是在高衝突的情境下。第二個研究方法: 61位ADHD兒童隨機分派至運動組或是主動控制組。運動介入為期每周兩次每次90分鐘,總共五週運動介入。運動組從事高強度間歇性運動,而主動控制組從事瑜珈與伸展運動。結果顯示經過五週的運動後,運動組在前試作情境的效果有較大反應正確的差值,也就是在前試作的一致情境的正確率顯著提升所導致較大的差異。此外,運動組比主動控制組有較好的動作能力。這些研究表示高強度間歇性運動能夠對前試作情境的能力有改善的效果同時提升動作能力。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