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蔡奇軒"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個人及脈絡層次因子與公眾對於憂鬱症患者社會距離之關係:多層次分析
    (2020) 蔡奇軒; Tsai, Chi-Hsuan
    研究背景:為減少公眾對於憂鬱症患者的社會距離,瞭解其影響機制具有其必要性。過去關於憂鬱症患者社會距離的研究大多聚焦於個人層次,較少探討脈絡層次之影響。 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臺灣公眾之個人層次及脈絡層次變項與憂鬱症患者社會距離之關聯性,並檢驗個人層次變項對於憂鬱症患者社會距離的影響是否與脈絡層次變項有跨層次的交互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隨機撥號 (Random-Digit-Dialing) 電腦輔助電話訪問 (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針對台灣2016年20歲至65歲公眾進行資料收集,共計800份有效問卷納入分析。個人層次變項包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感知危險性、恐懼情緒反應;脈絡層次變項包含:精神復健機構密度、都市化程度。本研究使用多層次模式 (Multilevel Models) 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在個人層次變項中,男性、年齡越大、對於憂鬱症患者感知危險性或恐懼情緒反應越大,其對於憂鬱症患者社會距離越大;教育程度則與社會距離無相關。控制個人層次變項後,精神復健機構密度與社會距離之間的主要效果沒有顯著相關,但與感知危險性對於社會距離的影響具有交互作用,意即公眾對於憂鬱症患者感知危險性較高且居住於精神復健機構密度越高的縣市,其對於憂鬱症患者的社會距離越大;都市化程度與社會距離呈正相關,但與個人層次變項間對於社會距離的影響則無顯著的跨層次交互作用。 研究結論:本研究結果不僅有助於瞭解公眾對於憂鬱症患者社會距離之個人及脈絡影響因子及作用。未來當探討個人對憂鬱症患者社會距離之影響時,不能忽略環境脈絡所產生的可能修飾效果。本研究提供未來擬定憂鬱症去污名政策與介入措施的實證研究基礎。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