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蔡奕程"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巴赫第三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9》之作品研究及演奏詮釋
    (2016) 蔡奕程; Cai, Yi-Cheng
    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巴浀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把路德派新教的眾多讚歌和教會樂器管風琴當作自己創作素材和音樂構思的核心。與此同時,他又深受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顯地打破了教會音樂的規範,具有豐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膽的革新精神。其創作以複調手法為主,構思嚴密,感情內在,富於哲理性和邏輯性。 本論文所探討的《巴赫第三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9》(Bach Cello Suite No.3 in C major, BWV 1009) 是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裡的其中一組。以宏偉的C大調為調性,使巴赫能為大提琴安排大量的四聲部和弦,並利用C弦與G弦等較低的空弦配置主調音以及主導的和聲,使其具有結構豐富等顯著特色。在學術界,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一直是大提琴界爭論的一個焦點。因為它不像巴赫的小提琴作品有原稿可以校對與討論,世人沒有巴赫的親筆手稿,僅存三份手抄的副本:巴赫的第二個妻子安娜‧瑪達倫娜‧巴赫 (Anna Magdalena Bach)、凱涅爾 (Johann Peter Kellner) 和威斯特法爾 (Johann Jacob Heinrich Westphal) 的手抄副本,後二位是巴赫同時代的管风琴演奏家和音樂收藏家。不幸這些手抄本都含有微小的錯誤,這尌為爭論提供了豐富的根據。為了盡可能接近巴赫,必須選擇最接近原稿手抄本的版本作為學習的開始。筆者選擇了巴赫故鄉的專業樂譜出版社:德國的騎熊士出版社 (Bärenreiter Basel) 的版本。 本論文分為五章,筆者將從巴赫在藝術史上的地位研究、組曲簡介及歷史意義,第三號組曲的作品分析和演奏詮釋等方面,結合譜例進行敘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