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蕭世暉"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Rgrgyax Hlahuy-解殖山林:大霸尖山視野下泰雅族人的空間重構
    (2016) 蕭世暉; Hsiao, Shih-Hui
    台灣北部山林地區為泰雅族傳統生活領域,在現代國家的勢力侵入,納入其治理空間範圍之後,泰雅族主體性空間逐漸衰微,對於生活週遭環境地理的知識與權利,逐漸被現代國家及社會所信靠的科學知識與權力所排除與取代。族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傳統知識,並在當代生計生活的需求下,進行傳承、調適與轉化,遊走在國家治理的時空縫隙中,繼續以所信靠的傳統環境地理知識,行使傳統生活領域農耕、狩獵、採集等權利,發展現代生態產業經濟,實踐在外來國家保育/開發之外的山林環境知識。 本文以大霸尖山視野下泰雅族部落族人,在中華民國時代重返祖傳山林,在其山林生活實踐當中,如何因應國家山林治理,進行傳統領域權利、知識文化傳承與主體性空間重建的努力為例,探討解殖化的環境知識與權利實踐,並反思國家與原住民族如何建構解殖化的山林治理。 在國家山林治理與泰雅族人生活實踐之間所發生的衝突當中,被壓抑的知識與權利現身。國家所仰賴援用的現代科學知識之普同性與治理權的排他性,合理化了殖民知識與權力霸凌在地,族人則運用長期與在地環境互動的傳統知識,融合現代知識與經濟,建構解殖化的知識與權利及其空間。 原住民族被納入國家治理以來,往往被迫從殖民國家的他者所繪製的地圖來認知所身處的空間,並被迫從統治者的角度來定位及再現自身,形構著殖民文化景觀。當代原住民族在還我土地及文化復振運動中,體認到,要定義並定位原住民族自己的生活空間,就必須由族人來繪製自己的地圖,近年來興起部落繪製地圖的一股風氣。部落繪製地圖不但是一種提出土地權利訴求的方式,同時也是建構解殖民文化景觀的實踐。地圖作為再現地景的工具,除了政治權力的角力之外,如何繪製,也包羅了文化差異與競爭在當中。本文同時也以致力於以泰雅族傳統吟唱方式,來進行泰雅族傳統領域地圖繪製的實踐行動為例,來探討其解殖民文化景觀建構的意涵。 在國家民主轉型,社會交流日益頻繁的時代,殖民所包含的族群不平等議題逐漸淡化。從泰雅族gaga的文化觀念來理解殖民與解殖民,族群社會文化壓迫的意涵也逐漸轉化為以關注治理性及其所關聯的人地關係的差異衝突為主,而是指原住民族生活空間的gaga治理規範被外來國家gaga治理規範凌駕、取代,與加以解除,回歸原住民族自主治理。當代泰雅族人也在傳統文化資源中尋求解殖民之道,從稱為sbalay和解修好的儀式實踐中重新獲得力量,透過這個教育/療癒/和解的過程,進行著一種主體性空間及社會建構的象徵行動,為實際面對國家殖民治理的解殖行動蓄積能量,而其內容也必包括sbalay所指的尋求真相,釐清責任,賠償贖罪,進行和解,恢復平等互惠關係。也就是關於修復國家與原住民族空間的、社會的及歷史的不平等權力關係的轉型正義實踐。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解殖民的文化地景再現:以泰雅族人繪製「會吟唱的地圖」為例
    (地理學系, 2016-11-??) 蕭世暉; 汪明輝; Pasang Hsiao, tibusungu ’e vayayana
    原住民族被納入國家治理以來,往往被迫從殖民國家的他者所繪製的地圖來認知所身處的空間,並被迫從統治者的角度來定位及再現自身,形構著殖民文化地景的空間。當代原住民族在還我土地及文化復振運動中,體認到,要定義並定位原住民族自己的生活空間,就必須由族人來繪製自己的地圖,近年來興起部落繪製地圖的一股風氣。部落繪製地圖不但是一種提出土地權利訴求的方式,同時也是建構解殖化空間的實踐。地圖作為再現地景空間的工具,除了政治權力的角力之外,如何繪製,也包羅了文化差異與競爭在當中。本文將以致力於以泰雅族傳統吟唱方式,來進行泰雅族傳統領域地圖繪製的實踐為例,來探討其解殖民文化地景空間建構的意涵。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