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蕭景容"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心理師在外置式員工協助方案中的執業經驗研究
    (2017) 蕭景容; Hsiao, Ching-Ju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師在外置式員工協助方案中的執業經驗。資料來源是十二位研究參與者的訪談資料,以紮根研究法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一、在常態性的情況下,心理師在外置式員工協助方案中的執業經驗分成兩個層次。「微系統的諮商工作樣貌」包括:當事人的樣貌、諮商目標的設定、倫理議題的思考、諮商關係的樣貌、心理師採用的諮商策略。「中介系統」內含「EAP執行單位中介系統的工作樣貌」與「EAP委託單位中介系統的工作樣貌」兩個向度,前者包括:公司的制度設計、心理師的工作內容、EAP執行單位中介系統業務承辦人的工作內容;後者則包括:心理師的工作內容、EAP執行單位中介系統業務承辦人的工作內容、委託單位中介系統業務承辦人的工作內容。 二、在危機性與特殊性情況下,心理師在外置式員工協助方案的執業經驗分成兩個層次。「微系統的工作樣貌」包含:員工心理狀態與工作適任性評估、諮商。「中介系統」內含「EAP執行單位中介系統的工作樣貌」與「EAP委託單位中介系統的工作樣貌」兩個向度,前者就心理師的工作內容、EAP執行單位中介系統業務承辦人的工作內容;後者從心理師的工作內容、EAP執行單位中介系統業務承辦人的工作內容、委託單位中介系統業務承辦人的工作內容說明研究結果。 三、心理師因應外置式員工協助方案的工作,需要增進的專業知能。包含:心理師個人層面、諮商心理學層面、EAP執行單位中介系統層面、EAP委託單位中介系統層面、外系統或大系統層面。 四、跨專業合作時,外在情境中有利與妨礙合作的因素。包括:團隊部分、合作方式的共識度、關於溝通與互動、EAP執行單位中介系統業務承辦人四個部分。 五、跨專業合作時,心理師使用的合作策略與內在省思。包含:跨專業合作中心理師的自我覺察、跨專業合作的策略、影響因素與變化。 文末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
    (2003) 蕭景容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當事人改變之歷程。研究者由知識與實務間落差產生的陷落為起點,透過閱讀文獻與參與敘事治療的工作坊,形成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先前理解,並設計八種生涯諮商的情節,以為諮商架構。透過兩位研究參與者,七到八次的諮商歷程中得到的逐字稿與一次訪談逐字稿為敘事研究的分析文本進行分析,以理解瞭解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之改變歷程;其次,也欲釐清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架構下,當事人對於諮商歷程的理解與再敘說;並探討本來信仰生涯適配觀的生涯諮商師在融合敘事取向生涯諮商後,對於生涯諮商的反思與理解。 研究結果發現: 一、 敘事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當事人改變歷程如同紡錘體般的轉變歷程。 研究參與者改變的面相,包含了在諮商歷程前後產生的位移,位移的方向有下列數種:1.由部分到整體:由見樹不見林到見樹也見林;2.認同改變的歷程:從否認部分的自己到接納自己;3.力量感的生成與主導權的轉移:由生命故事中受害者位移到主導者的位置;4以「生命主題」為改變的主軸,串起生命經驗中每個當下的「曾經」的片段。位移的力量的產生來自於「看見生命議題卻停滯不前」不舒服能量的蓄積,產生了想要突破舊故事窠臼的限制。其次在諮商的歷程中,研究參與者以觀看「過去的故事」為種子,培育了「未來的故事」的萌芽。而在經歷了以各種生涯諮商情節的設計為不同的窗口,穿透當事人的生命故事後,研究參與者對生涯看法也由找到最適配的職業轉變到生命意義與價值的釐清。 二、 研究參與者對於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歷程主體的理解與再敘說 研究參與者對於敘事取向生涯諮商歷程的理解與再述說,分成以下幾點:1.研究參與者走過諮商歷程,產生了不同看待自己的視框。2.研究參與者認為諮商前後,改變的位移由生涯的混沌不明到清朗。3.研究參與者呈現在歷經「生涯興趣量表的施測、解釋」、「萃取核心特質在生命故事中的意義」、「測驗結果與生命故事的二重奏」、「生命線」「解構老故事,重新建構新故事」「從老年的我看現在的我」「未來圖像的描寫」八種生涯諮商情節後,對於每種生涯諮商情節力量的理解。4.研究參與者對諮商關係的感受到的是諮商師的傾聽與溫暖的態度,形成信任的關係,創造了對話的空間。5.研究參與者在諮商歷程中不舒服的感受,來自於關係未建立時,陌生所引發的不舒服,此外,也包含了面對核心生命議題的壓力。 三、 研究者的反思與實踐 研究者實踐後的反思包含:1.諮商歷程中場景架構細膩化,有助於故事中情節的顯明化。2.諮商師以無知的態度,方能進入當事人的故事中。3.研究者對於改變有了不同的理解:由「以新故事『覆蓋』、『取代』舊故事」到「以新故事『擴張』、『延展』、『添加』舊故事」。4.繪畫與文字在諮商歷程中可以運用為外化的材料。5.聆聽當事人的故事重點在於意義的理解與創造6.諮商師在學習敘事治療的過程中,態度勝於技術。7.研究者對於生涯產生了重新的理解:生涯的主控權在於行使生命的主體8.問題外化帶來生命體主導的力量。 最後,提出本研究的限制及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的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生涯未確定當事人對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之經驗內涵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03-??) 蕭景容; 徐巧玲; Ching-Jung Hsiao; Chiao-Ling Hsu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生涯未確定者在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中的經驗內涵。研究參與者為八位經立意取樣所邀請之生涯未確定者,他們接受四到九次的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結束後並進行一次追蹤訪談,以回溯其接受諮商過程中的經驗內涵。資料分析方式採敘事分析中的類別-內容分析方法。研究結果發現接受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之經驗內涵,包括「與己關係」、「與助人者的諮商關係」、以及「與重要他人關係」等三個層面。第一,在與己關係層面,包括了:影響生涯因素的覺察、重拾生命的主導權、自我價值感的轉變、新的覺察與洞察、談不愉快往事的抗拒到豁然開朗、方向與目標的釐清帶來積極與正向的行動力。第二,關於諮商關係的部分,包括:當事人感受到的諮商心理師與諮商關係、當事人認為諮商心理師有效的諮商技巧。第三,在與重要他人關係層面,包括:當事人對於重要關係對生涯決定、其他關係互動模式影響的覺察,以及覺察自己與對方,理解帶來的接納與關係轉變。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