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蕭淑芬"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老年人運動行為與醫療就診記錄關係之研究
    (2003) 蕭淑芬; Shu-Feng Hsiao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瞭解中老年人的運動行為,並探討運動行為與醫療就診記錄的關係。本研究以900位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實施運動行為與醫療就診問卷調查,共得有效問卷844份回收率達93.78﹪,包括男性中老年446位(52.84%)及女性中老年398位(47.16%),樣本遍佈於台閩地區。 本研究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卡方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迴歸等統計分析處理後,得重要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之中老年人有47.87%具有規律運動習慣,其中男性規律運動人口為50.45% ,女性則有44.97%。 (二)探究沒有規律運動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運動」,佔67.05%,其次為「沒有環境運動」,佔16.36﹪。 (三)61.02﹪的中老年人選擇以低強度運動,33.81﹪選擇中強度運動,仍有5.81﹪的中老年人選擇高強度的運動為主要的運動型態。37.80﹪的中老年人每週運動3次以上,而每次運動時間維持在30分鐘以上的中老年人佔41.82﹪。 (四)中老年人從事運動的目的以健康、興趣為主,男女的比例分別為76.91﹪及73.37﹪。運動後所獲得的收獲為健康及快樂,佔74.88﹪,與運動前的目標一致。 (五)年齡在61歲以上之中老年人有規律運動習慣者高於其他年齡層(p<0.05)。 (六)本研究之中老年人全年平均醫療次數是7.16次。其中男性全年平均醫療就診次數為6.37次,顯著低於女性的8.04次(p<0.05)。 (七)有規律運動習慣之男、女性全年平均醫療就診次數(5.06次與6.32次)顯著低於無規律運動習慣者(7.67次與9.44次)(p<0.05)。 (八)從事中、高強度運動者全年醫療就診次數(5.02次與5.08次),顯著低於從事低強度運動者(8.49次)(p<0.05)。 (九)每週運動3次的中老年人全年醫療就診次數(4.76次)顯著低於其他運動次數者(p<0.05)。 (十)每次運動持續41~50分鐘者,全年醫療就診次數(2.94次)顯著低於其他運動時間者(p<0.05)。 總結本研究發現,中老年人規律的運動行為的確可以減少醫療就診次數,降低醫療資源的支出,而未有規律運動習慣之中老年人比例仍在50﹪左右,可改善空間極大值得相關單位及體育專業人員共同努力推廣。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小國語課深度討論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
    (2018) 蕭淑芬; Hsiao, Shu-Fen
    本研究旨在探討深度討論融入國小國語課透過提問討論的方式,是否能誘發學生思考及討論更多不同層次問題?研究目的有二:其一為探討深度討論在國民小學合宜的進行教學模式;其二為國小學生進行深度討論學習差異變化如何? 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臺北市A學校六年A班27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國語課的課程進行二學期的深度討論、經小組討論錄影、錄音轉譯編碼資料、教學觀察紀錄省思札記、學生問卷、訪談等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所獲得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 教師從講述式教學在嘗試期轉為引導教學者,並以學生提問討論為主的教學模式取代教師部份講述,在正式討論期在教學策略上認同並實踐深度討論教學,運用同儕合作學習提升學生思考、提問、口語表達能力。 深度討論在國小國語課合宜的進行教學模式教師先熟悉並認同深度討論教學,指導學生練習個人提問,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金魚缸討論示範,再透過異質分組進行小組討論。 二、 研究對象在進行深度討論教學後皆表示喜歡課堂進行討論教學且對於課文理解、提問能力、回應從測試型到求知型問題事件類型及回應次數皆有明顯提升。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