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蕭菁惠"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地區華語語音調查研究--以閩南語區、客語區高中生個案為例
    (2006) 蕭菁惠; Hsiao Ching-hui
    中文摘要 關鍵字:臺灣國語、華語語音、語言變化、語言調查。 臺灣地區的共同語-華語, 1949年起將近40年時間因為政治因素以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隔而獨立發展,期間再加上與方言的密切接觸而受影響,在語音、詞彙、語法都已和中國大陸有所不同;是以「臺灣華語」可以被視為華語的變體之一。雖然在語言本質上,各地的語言變體並無孰優孰劣的問題、都應受到尊重,但在從事語言教學時,仍須有一套標準、規範存在;對臺灣地區的華語而言,這個標準絕非一昧遵從北京腔普通話。就語音方面來說,在臺灣不管「國語」說得如何標準,還是會有不同於北京的特色;有些語音現象,只要不涉及辨義,用「特色」稱之會比用「錯誤」好。 本文以訪談錄音方式從事臺灣地區華語語音方面的調查研究。先參酌數位學者(吳國賢:1984、薛鳳生:1990、洪惟仁:1992、葉德明:1995)所提出的臺灣華語語音現象,再加上作者自己於2000年以來的觀察,整理出臺灣地區目前的華語語音現象;依此初步觀察,設計包含詞組與句子的華語語音唸讀題目。訪談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受試者語言背景與語言使用調查;第二部分為開放式問題以取得受試者自然的語音表現;第三部分以設計的華語語音念讀題目檢視受試者在某些特定語音點上的表現。受試者為閩南語區30位、客語區30位共60位高中生,以他們的語音來檢視作者先前的觀察,最後對臺灣地區華語語音特色做分析整理。 本文嘗試以這樣一個小規模的實際語音調查,提供臺灣地區華語教師在對外華語教學時作為參考,提醒外籍學生在實際世界與臺灣人溝通時會聽到怎樣的華語;同時華語教師也可以檢視自己的華語語音是否帶有文中所提及的這些「臺灣華語」語音特色,雖然不用力求「北京化」,但也不宜帶有會影響辨義的的臺灣腔。期望臺灣地區能早日出現一個專責機構,依語言變化事實來制定適時合宜的語言規範,且能以深遠眼光制定並推動語言政策。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