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蘇柏誠"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爾夫推桿之握桿位置研究
    (2015) 蘇柏誠
    目的:探討身高與握桿位置之相關,期找出最佳握桿位置,成為未來球友與選手在選購球桿與製作客製化球桿之參考依據。方法:招募20名高爾夫球初學者(24.4±2.1歲),握於5個標準化高度進行推桿5次,共25次,利用動作捕捉系統與高爾夫推桿訓練儀器,擷取人體運動學以及推桿桿頭參數。統計使用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受試者在標準長度下的進洞百分率、推桿桿頭參數以及運動學參數,若達顯著再以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統計水準α=.05。結果:進洞百分率表現沒有差異,長度19%擊球速度的穩定性小於17%與21%、長度18%與19%擊球Lie角小於20%與21%、桿頭擺動角度長度17%、18%、19%小於21%,左手肘關節角度變化量在擊球期時長度17%、18%、19%小於長度20%,右手肘關節角度變化量在上桿期時長度17%、18%、20%小於19%,人體質心位移量在上桿期與送桿期時垂直方向變化量長度21%小於其他長度,在前後方向擊球期時長度21%變化量小於其他長度。結論:各長度間桿頭參數以及人體運動學皆有差異性,但進洞百分率各標準長度下表現相同,可看出在2公尺距離,握桿長度不會影響擊球表現。建議未來可以增加擊球距離,或是加入訓練,比照專業選手成績來找出最佳握桿位置。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爾夫推桿長度對動作穩定之影響
    (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 2015-10-01) 蘇柏誠; 吳彥磊; 陳佑; 黃長福; 張家豪
    目的:為了解高爾夫初學者使用不同握桿長度對於推桿動作時間、節奏、速度與加速度的差異以及推桿動作的穩定性。方法:招募20名高爾夫初學者(n=20年齡:24.4±2.1歲、身高173.5±5.9公分),測量身高將推桿依受試者的身高標準化標記出身高之17%、18%、19%、20%與21%的球桿長度,受試者在距離洞口兩公尺處依照平衡次序在五種長度擊球五次,共25球,使用SAM PUTTLAB 2010高爾夫推桿訓練儀器擷取上桿時間、擊球時間、下桿時間、擊球節奏、下桿節奏、桿頭擊球速度與擊球加速度,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在各長度間各參數之差異。結果:擊球時間在長度19%比起18%、20%與21%較穩定的表現;擊球速度在長度19%比17%與21%有較穩定的擊球速度,而節奏上則沒有顯著差異的結果。結論:對初學者而言,球桿長度不會造成擊球節奏的影響,但擊球速度在長度19%有較穩定的表現可作為挑選球桿長度的參照。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