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許家銘"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抓槓方式引體向上之肌電訊號分析(2007) 許家銘; Hsu chia ming不同抓槓方式引體向上之肌電訊號分析 研 究 生:許家銘 96/06/15 指導教授:蔡虔祿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為了解不同握槓方式的引體向上,上肢肌群間作用之差異,以了解引體向上在上肢訓練之功能。本研究以八位大專優秀體操選手為受試者(平均年齡21.25±2.19歲,身高167±5.63公分,體重63.25±6.58公斤),分析他們在實施正握併手、反握併手、正握與肩同寬、反握與肩同寬、正握與肩1.5倍寬及反握與肩1.5倍寬等不同抓槓方式的生物力學變數差異。以Biovision肌電系統(1200Hz)蒐集屈腕肌、伸腕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胸大肌、後三角肌、斜方肌及闊背肌等八個肌群之肌電訊號;Biovision關節角度計(1200Hz)蒐集肘關節角度變化及Redlake高速攝影機(60Hz)拍攝動作影像。所得資訊經重覆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杜凱式(Tukey)事後比較的結果為: 引體向上的動作分期身體下降,肘關節伸長的時間比身體上升(肘關節屈曲)長。尤其在下降期的後段愈慢,可能是因為保護肘關節不使之過度伸展之故。六個抓槓方式中以伸腕肌的肌電訊號最大,動作平均之最大值(0.34±0.19 %),而肱三頭肌則為動作平均之最小值(0.13±0.05 %)。胸大肌於反握併手時比其他引體向上動作有較明顯的肌電訊號在最大肌電振幅(0.34±0.11 %)及IEMG(0.28±0.10 %.s)。 建議必須使用伸腕肌群的運動,如持拍類的項目可以多為利用引體向上的訓練。 關鍵詞:引體向上、肌電圖、積分肌電、正反握Item 使用AI晶片電梯樓層面板辨識之自主移動機器人(2022) 許家銘; HSU, Chia-Ming本論文主要透過AI開發板做電梯樓層面板的辨識,為了減少人力成本,一個成本低且搭載AI開發板的自主跨樓層導航車孕育而生,可以辨識電梯按鈕,並且按壓電梯按鈕,不論是辦公大樓的公文傳遞或是工廠貨物的搬運,可以因地制宜,此任務被區分成三個部份,室內的導航、電梯按鈕的辨識、與機械手臂的控制。首先透過導航車的雷射測距儀進行區域定位,而後透過所設計的定位方式與手臂控制方式完成按壓電梯按鈕的任務,其中電梯樓層按鈕的辨識可以藉由少量的原始照片透過視芯有限公司的影像處理軟體自動生成出不同亮度、模糊度、銳利度與不同的平移量的樣本,進而訓練出一種包含上、下與樓層數字按鈕的卷積神經網路模型,而機械手臂控制的部分則使用兩種不同的機械手臂進行按壓電梯按鈕,一支機械手臂為自行設計的四軸機械手臂,另一支則是六軸的myCobot機械手臂,經由逆向運動學與影像的像素差值做回授控制,最後透過實際場景驗證,本論文所提出的系統架構是有效的。Item 翰林學士與北宋政治關係之研究(2007) 許家銘; Hsü Chia Ming本文除了「緒論」和「結論」以外,共分四章如下: 第一章「北宋翰林學士的制度」,分為下列三節進行討論:一、北宋以前翰林學士的發展,說明唐代翰林學士的設置,以及翰林學士於五代十國的發展情況二、北宋翰林學士制度的建立與發展,討論翰林學士的相關制度,包括機構名稱、人員組成、任命方式、草制制度、宿直制度、保密制度、朝服班序、俸祿收入;三、翰林學士的職掌及其政治角色,包括起草皇帝詔令、充當皇帝顧問、選拔國家人才、奉派出使外國、編纂圖書典籍。 第二章「北宋翰林學士的人事分析」,分為四節進行討論:從四個方面來討論北宋翰林學士的人事組成,即資歷的背景、地域的分布、遷轉與發展、北宋翰林學士的形象,藉由這些討論,有助於了解北宋翰林學士群體的基本情況。 第三章「翰林學士與北宋前期政治」,分為下列三節進行討論:一、翰林學士與宋初政爭,北宋初年政壇上存在一批「前朝學士」,這批學士成為宋初的翰林學士的主體。此外,翰林學士介入多場政治紛爭。二、翰林學士與真仁之際的政爭,翰林學士在草擬詔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政治影響力,左右了皇帝對於於宰執官員的任命。三、翰林學士與慶曆改革,翰林學士針對西夏用兵,提出對應之道。對於慶曆改革,大多採取反對的態度。 第四章「翰林學士與北宋後期改革及黨爭」,分為下列三節進行討論:一、翰林學士與王安石變法;二、翰林學士與元祐更化;三、翰林學士與哲、徽兩朝的黨爭。北宋中期以後,士大夫為了改革時弊,富國強兵,由范仲淹揭開了改革的序幕。經由王安石大刀闊斧的變法,導致保守派與改革派兩方的衝突,形成著名的新舊黨爭。宋哲宗朝以後,新舊黨爭由國家政策之爭轉為黨同伐異的黨派之爭,翰林學士牽涉其中,其政治影響力不容小覷。Item 近二十年來海峽兩岸唐代翰林學士研究回顧(1985-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5-12-??) 許家銘Item 近二十年來海峽兩岸唐代翰林學士研究回顧(1985-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5-12-??) 許家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