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許敏玲"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九十二年大學指定考科歷史科試題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3-12-??) 許敏玲; 高順來; 洪浩堯; 陳昭祈; 朱曉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九十二年大學指定考科歷史科試題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3-12-??) 許敏玲; 高順來; 洪浩堯; 陳昭祈; 朱曉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痲瘋病與明清社會
    (2006) 許敏玲
    痳瘋病在中國史上是相當古老的傳染病,早在先秦時代的《秦律》中對痲瘋病患的症狀及病患的處置方式已有相當完整的記載。由先秦至宋元時期,雖然社會對病患已出現排斥的行為,但並未產生過度激烈的集體恐懼。然而,至明代中葉以後的文獻記載則反映社會上對所謂「麻風」(癘)」患者產生相當激烈的集體性恐懼,並出現對患者極端的排斥行為。然則社會的恐懼從何而來?據本文的探討,主要來自下列的不良觀感,如:此疾具有高度傳染性、病人的道德形象惡劣、此疾被視為蠻荒地區閩粵等地的特殊疾病,且當地人會以「過癩」等邪惡的方式將病傳給他人。以上明清時代的痲瘋認知的形成與以下歷史發展有密切關聯:城鄉經濟發展、梅毒傳入、禮教失序的焦慮、社會治安不良等。明清時代,在痲瘋恐慌地區,由於許多貧窮家庭無法對抗痲瘋病的衝擊,導致家庭倫理的崩潰,不少家庭因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面對閩粵等地痲瘋病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明清政府的回應能力相當有限。明清時代,政府的痲瘋治療措施的制度化規定完全付之闕如。由於明清時代地方政府的統治力是相當有限的,因而地方官在其轄區避免群眾過度激烈行動,以維持穩定的秩序的消極作法,似乎是鞏固其權力及地位的最安全作法。因而在盛清時期地方政府也無法給予病患一個合理的安頓,然而政府的消極作為使得社會大眾與病患間的緊張關係依然存在,且隨時可能引爆衝突。而且盛清時期地方政府在處理痲瘋引發的治安問題的態度上,反映地方政府在痲瘋社會問題上已無法堅持以道德統治的原則,這使得病患在社會上的處境更形惡劣而遭遇更不理性的對待。痲瘋病與明清社會的互動的大致輪廓可知,社會對疾病的認知其實並不完全來自客觀存在的現象,而有相當多的成份來自社會在與疾病互動過程中的集體想像所賦予的意義,而這種聯想所呈現的則是人們在特定社會文化條件下對事物的感受及認知。換言之,人對疾病的恐懼,除了來自疾病會侵害生命的客觀因素外,有相當大的成份來自社會加諸疾病的隱喻,而這些是人們在面對疾病威脅時更難以承受的部份。另一方面,從痲瘋病與明清社會的互動也反映人對疾病的反應並不完全是疾病所造成的,「人的作為」其實也發揮相當重要的影響。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