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謝佳真"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他們為什麼不上學?國中學生拒學歷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2012) 謝佳真; Chia-Chen Hsieh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拒學學生的拒學歷程及其影響因素,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之個案研究法,深入探究三名長期拒學學生,其拒學歷程,以及拒學過程中,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交互關係。資料蒐集為期約7個月,透過半結構訪談、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式,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 三位研究參與者拒學發展歷程可分為「潛伏」、「前兆」、「初期拒學」、「慢性化/惡化」等四個階段,從「前兆」的出現到「慢性化/惡化」階段,家庭與學校不斷的提供調整、協助與輔導,以因應其拒學情形,並努力讓學生踏上返校之路。 二、 整個拒學歷程中,以「拒學」的發生為切分點,形成拒學前與拒學後,不同的生態互動與變化: (一) 拒學前,從資料分析中發現三位學生均有其能力及特質上的弱勢,家庭及學校是否能覺察並因應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此時家庭與學校均能維持正常運作功能,並均與個體有直接聯結。 (二) 拒學後,個體受「不上學產生的罪惡感」、「沈迷事物」以及「作息不正常」纏繞,躲在家中不再上學,家庭成為唯一直接協助個體的資源,學校與其他資源必須與家庭共同合作,同時幫助與增能家庭,才能使個體步上復學之路。 最後,本研究基於研究發現、討論與限制,對未來研究以及實務工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行動支付是不可能的任務嗎?— 商業模式創新的看法
    (2020) 謝佳真; Hsieh, Chia-Chen
    行動支付和信用卡是現金的替代品,如果不能創造一個新市場來大幅解決或改善一個既有的(制度)問題,而只是改變支付的方式,那臺灣的行動支付商業模式對臺灣的經濟和GDP可能並沒有幫助。臺灣的支付發展慢、市場小,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低,經濟狀況相對安全穩定,所以在臺灣經濟成長過程中,行動支付產生的作用較多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行動支付如果不涉及商業模式的制度創新,只是支付體系的多樣選擇,則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就不會太大。商業模式的制度創新指的是創造一個市場解決一個或多個問題,所以,行動支付的經濟問題,不在於其支付體系的角色,而在於其商業模式的的制度創新程度。PayPal或ApplePay在美國是一個支付體系選擇,不涉及商業模式的制度創新,因此其角色對美國經濟成長的幫助較小;但是M-PESA的採用,對肯亞經濟就有較多的幫助,乃至於PayPal對歐盟內的中小企業,都有行動支付不只是一個支付工具的經濟意義。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