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謝嘉珍"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學校衛生工作模式學校衛生政策之比較(2008-01-01) 姜逸群; 黃雅文; 胡益進; 黃春太; 謝嘉珍; 林怡杉Item 學校衛生工作模式與青少年健康之研究(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009-06-01) 姜逸群; 黃雅文; 胡益進; 黃春太; 林怡杉; 謝嘉珍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中生的學校聯結與健康之現況,以及比較不同學校衛生工作模式下兩者之異同。以南部七縣市公立學校國中生為研究母群體,採機率比率抽樣方式,利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問卷4216份,有效回收率98.5%,其重要結果如下:一、國中生與學校聯結來看,以學校承諾最好,學校涉入次之,歸屬感再次之,以學校信念最差。二、國中生在落實健康促進行為上,整體而言相當良好,其中以安全行為最佳,營養行為次之,運動行為表現最差。三、國中生的幸福感在中等程度。四、健康促進學校與傳統衛生計畫學校比較時,在學校聯結上,健康促進學校優於傳統衛生計畫學校,但其差異主要是在學生對學校承諾上,而在歸屬感、師生關係、學校涉入和學校信念上則無顯著差異;在健康促進行為上,健康促進學校只有在安全行為上優於傳統衛生計畫學校,在營養行為、運動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健康責任行為則沒有顯著差異。五、幸福感方面,健康促進學校與傳統學校衛生計畫則無顯著差異。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且提出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與實務應用上之參考。Item 疲於奔命?光鮮亮麗?已婚國小女性教師職家學平衡之探究(2022) 謝嘉珍; Hsieh, Chia-Chen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已婚國小女性教師在職進修的動機,面臨工作、家庭、學業三角色的衝突、增益及平衡之歷程,以及後續採取因應策略的結果,進而給予後進的職家學老師,或正在職家學挑戰中的老師,一些建議及參考。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能深入了解已婚國小女性教師在職進修的動機、在職進修的助力與阻力,並探究職家學衝突、增益的歷程及平衡策略。本研究訪談七位已取得碩士學位的已婚國小女性教師,回顧其在職進修的動機、職家學的角色與經驗及職家學的平衡策略。研究者使用主題分析法,將訪談資料文本命名為主題、次主題與子題,並由協同研究員、研究參與者及研究者共同參與分析,以提升研究信實度。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可以得知研究參與者的在職進修動機主為要自我增能(增進經濟能力、增進學識與專業、實現理想)及外界氛圍(來自周圍的鼓勵、受他人影響)。平衡策略主要為找到自己最重要的資源與支持、相信自己與堅持、角色任務適度的彈性調整、排出重要性的優先順序、適時的喊卡與給自己退路。給予準備或正在在職進修的老師建議主要為事先評估客觀條件與資源(檢視自己家庭資源、工作資源、學習資源、社會資源的支持度、進修學校交通往返是否便利、上課時間是否能具有彈性、身心條件是否健康、自我信念是否強韌)。Item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研究(2009) 謝嘉珍本研究運用1991年Ajzen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做為研究架構,目的為預測及解釋老人從事預防跌倒行為之意圖。參與者為台北市士林區老人服務中心附設長青大學九十七學年度下學期(第七屆)之60歲以上學員,共105位。本研究使用研究工具包含開放性引導式問卷,以及依據開放式引導式問卷填答結果,篩選出前70%顯著信念編製而成的結構式問卷。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複迴歸、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中的Htelling’s T2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未來半年內從事預防跌倒行為之意圖者佔77.1%。 二、本研究對象從事預防跌倒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可有效解釋預防跌倒行為意圖22.7%的變異量,加入知覺行為控制變項之後,模式的整體增加了17.3%的解釋力,對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解釋力上升為40.0%的變異量。三個變項之中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高,其次為主觀規範,態度最低。 三、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以及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間皆達到中度正相關。 四、有/無意圖從事預防跌倒行為者在結果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控制信念和知覺力量等信念上有顯著的差異。 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預防跌倒行為意圖的結果,建議未來在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教育時,可強調從事預防跌倒行為幫助老人日常生活行動更小心的重要性並設計增加同儕支持的部分,以增加其從事預防跌倒行為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