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謝珮玲"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之初探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6-??) 林淑君; 王麗斐; 謝珮玲文獻至今對於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的探究仍甚少,基於了解團體僵局經驗之目的,本研究以發現取向之質性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一對一深度訪談方式進行,探討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之本質。本研究共邀請22位帶領者自願參與研究,分享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團體僵局經驗,研究參與有年齡在25-46歲之間,平均年齡34.4歲。團體諮商工作資歷在1 個月至17年之間,平均年資為7.3年;諮商與心理治療相關專業工作年資在1個月至20年之間,平均專業工作年資為9 .5年,其中4位男性18位女性。研究結果發現,國內團體帶領者的僵局經驗主要可區分為五大類型:團體氣氛凝滯、成員反抗帶領著、成員間衝突、成員展現問題特質、以及帶領者間衝突等五類型的僵局經驗。有效的介入方式則包括:涵容自己的負面情緒,聚焦於此時此地,直接面對僵局現象與回應成員的感受與需求等。最後研究將針對土述僵局經驗進行描述與討論,並針對實務與未來研提出建議。Item 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之初探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3-??) 林淑君; 王麗斐; 謝珮玲文獻至今對於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的探究仍甚少,基於了解團體僵局經驗之目的,本研究以發現取向之質性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一對一深度訪談方式進行,探討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之本質。本研究共邀請22位帶領者自願參與研究,分享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團體僵局經驗,研究參與有年齡在25-46歲之間,平均年齡34.4歲。團體諮商工作資歷在1 個月至17年之間,平均年資為7.3年;諮商與心理治療相關專業工作年資在1個月至20年之間,平均專業工作年資為9 .5年,其中4位男性18位女性。研究結果發現,國內團體帶領者的僵局經驗主要可區分為五大類型:團體氣氛凝滯、成員反抗帶領著、成員間衝突、成員展現問題特質、以及帶領者間衝突等五類型的僵局經驗。有效的介入方式則包括:涵容自己的負面情緒,聚焦於此時此地,直接面對僵局現象與回應成員的感受與需求等。最後研究將針對土述僵局經驗進行描述與討論,並針對實務與未來研提出建議。Item 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之初探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6-??) 林淑君; 王麗斐; 謝珮玲文獻至今對於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的探究仍甚少,基於了解團體僵局經驗之目的,本研究以發現取向之質性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一對一深度訪談方式進行,探討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之本質。本研究共邀請22位帶領者自願參與研究,分享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團體僵局經驗,研究參與有年齡在25-46歲之間,平均年齡34.4歲。團體諮商工作資歷在1 個月至17年之間,平均年資為7.3年;諮商與心理治療相關專業工作年資在1個月至20年之間,平均專業工作年資為9 .5年,其中4位男性18位女性。研究結果發現,國內團體帶領者的僵局經驗主要可區分為五大類型:團體氣氛凝滯、成員反抗帶領著、成員間衝突、成員展現問題特質、以及帶領者間衝突等五類型的僵局經驗。有效的介入方式則包括:涵容自己的負面情緒,聚焦於此時此地,直接面對僵局現象與回應成員的感受與需求等。最後研究將針對土述僵局經驗進行描述與討論,並針對實務與未來研提出建議。Item 孕產婦之母嬰連結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3-??) 謝珮玲; 應宗和; 曾英珍; 薛媛云; 張孝純; 許芳綺; 林信佑; Pey-Ling Shieh; Tsung-Ho Ying; Ying-ChenTseng; Yuan-Yun Hsueh; Hsiao-Chun Chang; Fang-Chi Hsu; Shin-Yo Lin「母嬰連結」是母親對寶寶的情緒、認知,以及願意為實實付出的意圖,國內目前對孕產婦母嬰連結經驗的系統性探索尚屬有限,本研究的目的乃在探索孕產婦母嬰連結經驗的內涵。藉由質性典範之發現取向研究法,以支持性的半結構式會談進行資料收集,並對會談紀錄進行內容分析。研究對象包括住院中的產婦與安胎孕婦共77 名,其中叉以產婦68 名為主。結果發現孕產婦的母嬰連結包括有「照顧的承諾」、「對寶寶與親職的想望」、「珍惜憐愛與察覺個體性」、「身心負荷與在焦慮中摸索」等四個主題。研究結果除了具有文獻所描繪的母嬰連結內涵外,還指出母親在照顧嬰兒、被嬰兒所「喚起」時的身心狀態。此外,孕產婦對寶寶的母嬰連結中,同時包括著正向與非正向經驗。由研究結果,研究者指出未來研究可繼續探討母嬰連結感的發展、相關因素與影響,並編製適合國人之母嬰連結評估工具,在實務上則應對母親之身心負荷感加以關注與支持。Item 心理治療師反移情經驗之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7-06-??) 謝珮玲; 王麗斐; PEY-LING SHIEH; LI-FEI WANGItem 產科病房心理支持方案之可行性研究:以某醫學中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4-03-??) 謝珮玲; 應宗和; 張孝純; 曾英珍; Pey-Ling Shieh, Tsung-Ho Ying, Hsiao-Chun Chang, Ying-Chen Tseng女性在孕產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應受到關注,而國內醫療機構在產婦生產過程中所實施的心理支持方案相當有限,並且未曾由受過心理學訓練之人員所執行,因此本研究以先驅研究的方式,探討心理學人員在產科實施心理支持方案之可行性。研究以質性典範進行,於中部某醫學中心產科病房執行共十週之「心理支持方案」,由五名心理系師生擔任會談者,共接觸 68名產婦。會談者於執行期間撰寫紀錄,並對紀錄內容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發現,在人時地狀況方面,產婦的生理狀況、會談者性別、住院生活步調、病室環境等對於心理支持方案之實施均有影響。在產婦與家屬的反應方面,產婦對方案的接受程度、投入狀況各異。產婦所關心的心理社會議題包括作息與坐月子方式、情緒、教養、夫妻與婆媳關係等;先生關心的是生活忙亂、教養;娘家在意的是產婦是否被妥善地照顧,婆婆則對產婦的坐月子方式有著複雜的情緒。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未來的產科心理支持,在實務上可朝孕期宣導、設計會談主題、以家庭為中心、依據產科特性訓練心理學人員等方向著手。在研究上,則應發展孕產期心理衛生之評量工具,並對心理支持方案進行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