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謝瑋庭"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2015至2017年台灣驚悚類型電影之敘事結構分析(2019) 謝瑋庭; Hsieh, Wei-Ting台灣電影的類型越來越多元,其中又以驚悚類型電影的成長幅度為最高。除產量增加外,此類型的電影在過去幾年均有不俗的票房表現,為台灣的電影開鑿出另一種類型發展的可能。因此,本研究採用文本分析法,並以好萊塢編劇家Blake Snyder所提出的敘事結構理論作為研究工具,對2015至2017年的台灣驚悚類型電影進行類型與敘事結構的分析。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台灣驚悚類型電影之敘事結構的特性,此類型電影與好萊塢的敘事結構之關聯性為何,以及是否具備好萊塢驚悚類型電影應有的元素,是本研究欲釐清的問題。研究結果發現,台灣驚悚類型電影僅缺乏「天人交戰」與「副線」兩項結構,雖敘事結構的順序沒有完全依照Blake Snyder的理論進行,但並不影響電影文本的敘事能力與情節發展,與電影的票房表現也沒有直接的關係。台灣驚悚類型電影可再細分為「屋裡有怪物」與「犯罪動機」,且大多都具備以上兩種類型電影中的類型元素。「屋裡有怪物」類型的電影,取材均來自台灣鄉野怪談,呈現國人對於民間傳說的恐懼,且電影內容具有警世意味,要觀眾避免破壞承諾與社會規範。而在「犯罪動機」類型電影中,台灣驚悚片裡的主角常同時扮演執法者與犯罪者兩種身份,由主角親自追查自己的犯罪行為背後的秘密,且這些秘密大多與主角周遭親近的人有關。研究者也發現,此類型的台灣電影都選用較為負面的題材來當敘事主軸,結局多以悲傷或邪惡方的勝利作為收場。台灣電影環境在好萊塢長期的影響之下,在結構和類型的層面上,與好萊塢電影有著緊密的關聯性。待未來出現更多此類型之作品時,研究者期許文本間的互文性能有進一步的探討,電影敘事結構與產製方、商業表現兩端的關係,都是未來研究能延伸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