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謝青穎"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一〇八課綱普通高中國文教科書的旅行書寫研究:以龍騰、翰林、三民版為例
    (2022) 謝青穎; Hsieh, Ching-Ying
    教科書是將課綱轉化成具體內容的載體,並且帶有主流教育思想,更是形塑出一國人民文化素養的重要管道。在一〇八課綱實施之後,高中教科書有很大的轉變,本論文運用文獻分析法與內容分析法,以龍騰、翰林、三民三家版本的國文教科書為研究範圍。研究結果發現從一〇一課綱到一〇八課綱,教科書中的「旅行書寫」在課本中的占比明顯上升,選文也有大幅度的改變,不僅新增許多新的作者以及文本,並且更呈現出在地化與國際化兩種特色。筆者分析旅行書寫的選文與一〇八課綱核心素養發現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有密切的關聯;而在與十九項教育議題方面則與「戶外教育」和「環境教育」議題的連結性最強。教科書中的旅行書寫選文在文體上呈現多樣性:除了古典跟現代的傳統遊記以外,還包含了賦、記、小品文、隨筆札記、演講稿、書信、文化散文、人物傳記、科普文章等類別;而在主題方面筆者則歸納出三項子題:認識自我、社會觀察、自然關懷。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德布西《映像》鋼琴曲集之研究
    (2010) 謝青穎
      德布西的創作中,以鋼琴作品最能表現其精髓,因此本詮釋報告試就其鋼琴作品中成熟期代表作之一的《映像》(Images)曲集,分析其風格脈絡及創作手法,以及彈奏詮釋之心得。論文內容的範圍以德布西《映象》鋼琴曲集為主要研究軸心,在正式分析作品之前,縱向溯及作曲家德布西的生平、學習經歷,橫向延伸到當時的時代、文化環境,以做為分析此作品的背景知識,最後再將此曲集中六首樂曲作一統合比較,進而歸納結論。   藝術作品常是創作者自身性格、經歷、思考的反射,甚至有許多巧思的暗示、連結藏在其中,因此若要徹底了解一個藝術作品,必須對創作者的生平/學習經歷、時代/文化背景等等有基礎的認識,這些都是創作者創作的主要養分。本論文的第二、三章即對德布西的成長、學習背景作一介紹。   《映像》曲集共有兩集,第一集作於1901到1905年,第二集則作於1907年。每集各有三首曲子,兩集一共六首。第一集的創作費時五年,作於1901到1905年,包含三首曲子,分別是《水的反光》(Reflects dans l’Eau)、《拉摩頌》(Hommage à Rameau)、《運動》(Mouvement)。第二集作於1907年,包含三首曲子,分別是《葉中鐘聲》(Cloches travers les feuilles)、《月下荒廟》(Et la lune descend sur le temple qui fut)、《金魚》(Poissons d'or)。本論文在第四、五章中每節分就樂曲分析及彈奏詮釋探討。第六章則將以上章節對此二曲集中六首樂曲的分析,分別就旋律、和聲、節奏、曲式四個層面統整,分析其間的關連性進而歸納出結論。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