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譚一泓"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Novel Mutations in c-Cb1 Ubiquitin Ligase Gene in Taiwanese Lung Cance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9-06-??) 譚一泓; Salgia, Ravi; 謝秀梅; 王憶卿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新穎抗癌藥物及其所影響之蛋白對於肺癌治療的效性探討
    (2010) 譚一泓; Yi-Hung Carol Tan
    目的:標靶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的主要研究方向,大多數的肺癌患者對於化學療法或是放射線療法都有強烈的抗藥性,因此新穎的抗癌藥物以及新的治療目標是極需被開發研究的。在此論文的第一部分研究目的,希望鑑定新穎的小分子化合物OSU03013,是否可以作為肺癌新穎抗癌藥物。OSU03013其為舊藥celecoxib的衍生物,屬於cyclooxygenase (COX)-2的抑制劑。在攝護腺癌研究中證實OSU03013透過3-phosphoinositide- dependent kinase 1 (PDK1)/AKT訊息傳導路徑抑制腫瘤生長,此外,OSU03013也使用在乳癌的研究中。因此我們也希望能定義出OSU03013在肺癌中的目標蛋白及影響的生物路徑。此論文的第二部份是探討新穎c-Met抑制劑PHA665752對肺癌細胞生長及轉移的抑制作用,以及新穎治療目標基因Cbl (Casitas B-lineage lymphoma) 於肺癌病人檢體之突變情形。c-Cbl基因位於人類染色體11q23.3的位置,c-CBL蛋白目前已被發現主要參與細胞訊息傳導路徑以及酪氨酸激酶接受器(如:c-Met 和EGFR)的負調控角色,因此,本研究推測c-Cbl的突變或許是造成c-Met和EGFR過度表現的原因之一。此外,結合PHA665752 以及c-CBL 正常蛋白的共同抑制作用,或許可以成為新穎治療肺癌的策略。 實驗方法與設計:論文的第一部分,為了探討OSU03013是否有潛力成為新穎抗癌藥物,本研究利用肺癌細胞之毒殺作用及其細胞學鑑定,之後利用二維電泳、質譜分析等蛋白質體學的方法找尋藥物的目標及影響蛋白,並分析這些蛋白/訊息傳遞路徑與細胞生長調控的關係。論文的第二部分,利用肺癌細胞之毒殺作用來探討PHA665752的抑制效果,並利用基因定序及生物功能探討的方式,在總共一百一十九位來自台灣、美國白種人及黑人肺癌病人腫瘤組織中來研究c-Cbl的基因突變圖譜,並且在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株中探討c-Cbl基因突變後影響細胞生長的狀況。此外,並利用c-Met抑制劑PHA665752及c-Cbl 正常基因轉染的共同處理,在細胞及動物實驗中來探討c-Met抑制劑及c-CBL正常蛋白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 結果:第一部分的結果指出OSU03013具有高度細胞選擇性毒殺作用,而此藥物對於肺正常細胞在相同濃度處理並沒有毒殺作用,所以是一個治療肺癌的潛力藥物。在細胞學鑑定實驗中,我們發現OSU03013的細胞致死劑量在48小時的測試下約1~4 M,會造成細胞週期停滯在間期一 (Gap 1, G1 arrest) 的現象;OSU03013在肺癌細胞同時也藉由內質網壓力效應去引發細胞凋亡 (apoptosis)。在蛋白質體學的實驗中,我們發現此藥物在肺癌細胞之目標蛋白包含了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 β form (PKIB, 激酶抑制蛋白)、數種G proteins (G蛋白)、數種Heat-shock proteins (熱休克蛋白)、Antioxidant enzymes (抗氧化蛋白)、及其他調控細胞生長、代謝的蛋白;這些蛋白有許多皆以Western blot (西方點墨法) 確認。經由分子模擬的實驗顯示,OSU03013會與ATP競爭然後與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A)結合,並且抑制PKA的訊息傳導路徑,推測因此抑制了肺癌細胞生長。第二部份的結果指出,c-Met普遍過度表現於肺癌細胞中,而PHA665752對癌細胞具有毒殺作用、降低c-Met的表現,並且會引發早期細胞凋亡的機制。此外,一百一十九個肺癌病人樣本中,有一個已知的基因多型性變異 (signal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L620F以及八個位於表現子(exon)的c-Cbl突變型,其突變機率為百分之六點七。在三十七個台灣肺癌病人樣本中,有百分之二十一點六失去異合性(Loss of heterozygosity)的情形發生;另一方面,S80N/H94Y、Q249E、W802stop突變分別專一性發現於美國白種人、台灣人、非裔美人。在A549細胞中轉染此三種突變型c-CBL蛋白會導致細胞生長率以及移動能力的增加。最後,無論是在細胞或動物實驗中,將PHA665752以及c-CBL正常蛋白單獨或共同處理癌細胞有抑制其生長的現象,亦有抑制細胞轉移的情形。 結論:本研究為首篇在肺癌細胞中偵測OSU03013藥物之抑制癌細胞潛力,並由分子及蛋白質體學的研究結果發現此藥物會經由抑制PKA訊息傳導路徑來抑制癌細胞生長,並導致GSK3的去磷酸化,進而使在肺癌細胞中通常過度表現的-catenin被分解。此外,基於c-CBL可以負調控酪氨酸激酶接受器的表現,加上PHA665752亦可抑制c-Met在細胞中的過度表現,或許將來可以發展c-Cbl之基因治療,並且配合PHA665752的共同治療成為新的癌症治療方向。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