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賈大齡"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在遙遠的國度看見改變的力量: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2010) 賈大齡; CHIA TA-LING
    近年來,在政府及學校等相關單位的推動下,愈來愈多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學習。茲因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不僅需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明確的服務目標,且需在異地直接面對不同文化的衝擊,這樣的因素聚合是可以引導學生從服務學習探索階段走向活化或內化階段。 然而,國際志工服務學習雖可開拓學生的視野,並提升其自我學習;但在密集且深入與異地文化和人際互動的情境中,學生會面臨其價值觀與現實經歷衝突的挑戰。這些挑戰對心智仍在發展中的學生因此激發其自我學習及成長?亦或是因此猶豫、退卻,而喪失其生命發展的契機?端看在挑戰的壓力下,學生志工團體是否可以相互鼓勵支持以面對問題及是否能定心討論和及時提出具體成熟的解決問題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討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成效。研究發問如下: (一)團體動力運用於國際志工服務學習方案,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的歷程為何?(二)團體動力融入國際志工服務學習方案,參與大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何?(三)影響團體動力運用於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之關鑑要素為何?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取徑(approach),採立意取樣,以北部兩所大學校院參與印度國際志工之大學生共12人為研究對象,由研究者規劃團體動力方案並實際參與其中,透過參與觀察、反思會議紀錄、焦點團體座談、團隊行動會議記錄及文本分析(學生反思日誌)等多元方式進行研究資料收集,並以研究參與者及同儕檢核方式進行三角檢正(Triangulation),以建立信實度。 本研究發現: (一)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歷程分為:八方雲集、揚帆待發、波濤洶湧與滿載而歸四個動態階段。而行前培訓凝聚共識、明確目標強化動機、團體反思產生力量、解構威權增進情感、相互支持轉化學習等內外在團體動力促成團體歷程發展。 (二)參與大學生的學習成效包含:異地文化學習與共舞、感知並同理社會差異、開啟另一扇學習的窗、潛藏的人際互動關係、明顯的自我成長感受等。促進學生達到學習成效的最大因素為持續在脈絡中進行反思及以團體動力為基礎的團隊學習。 (三)影響團體動力運用於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之關鍵要素為:團體動力方案、結構化反思、挑戰與支持平衡、在團隊中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靈魂人物是反思帶領者,因此,能有成熟且具團體動力素養的師長帶領,透過深刻反思的引導,將有助於學生深化學習。 依據研究發現及本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以下五點結論:(一)國際志工團體為一循環動態的歷程;(二)國際志工能在最短時間提昇學生學習成效(三)國際志工可達成學生服務與學習並重目標;(四)短期國際志工要達到互惠增能有其困難;(五)有效運用團體動力是國際志工成功之要素。本研究亦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就大專校院國際志工服務學習方案規畫及未來研究等提出建議,以供未來高等教育學府推動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之參酌。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