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趙可卿"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古典裸像形式的闡譯與變革:多納太羅《青銅大衛》之研究
    (2010) 趙可卿; Chao, Ko-Ching
      多納太羅(Donatello,1388-1466),全名為多那托‧迪‧尼科羅‧迪‧貝托‧巴蒂(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是十五世紀文藝復興初期最富盛名的雕塑家。綜觀他將近八十年的創作生涯,從早期、成熟期到晚年的作品皆表現出不同的特質,其中包含歌德、自然寫實、古典…等不同風格典範;創作的媒材與類型更幾乎囊括所有雕塑的種類。豐富的創作產量和多元的創造力,不僅為他奠定全方位雕塑大師的地位,多變且富含創意的巧思與創新,更是帶領十五世紀初期佛羅倫斯雕塑不斷向前邁步的能量來源。   《青銅大衛》在文藝復興初期雕塑史中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多納太羅精確地表現出一位等身比例的裸體少年,並呈現完整的觀賞視角。其中裸像的形式以及獨立式的構造,皆是古代希臘羅馬時期人物雕像的重要特徵。因此,這尊獨立式的裸像,不僅象徵文藝復興時期雕塑作品首度脫離次要於建築物附屬地位;裸體人物的形式更是十五世紀仿古風格雕塑的代表作。為了探究多納太羅創作《青銅大衛》時所受的刺激與靈感來源,本論文首先將從義大利人文學興起後,影響佛羅倫斯人崇尚古代文化的背景架構,探討古典文化的精神從文學蔓延至藝術風格的影響。接續則是以多納太羅在十五世紀上半葉創作的等身壁龕人像,與《青銅大衛》進行比較,以了解多納太羅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重新詮釋古典裸像的形式特質。   由於裸像在西方藝術中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多納太羅《青銅大衛》仿古風格人體形式的背後,正反映出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思想與藝術品味在十五世紀初期重生後的樣貌。在針對《青銅大衛》進行風格分析之後,本論文還將深入探究《青銅大衛》人體比例和動勢中所涉及古代的哲學思想,以論證《青銅大衛》結合古典與十五世紀自然主義的理論,對同時代其它藝術家展現的示範性質,以及對佛羅倫斯仿古藝術理論之影響。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