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趙祐志"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日人在台企業菁英的社會網絡(1895~1945)
    (2005) 趙祐志
    摘 要 本文運用大量的《人名鑑》、《企業年鑑》及《台灣實業界》等雜誌,重建日人在台企業英精的社會網絡。本文論述社會網絡,大致循親人、熟人、生人三個層次開展,第壹章討論親緣網絡,屬於親人層次的社會網絡,第貳章的地緣網絡、第參章的學緣網絡,則屬於熟人層次的社會網絡,而第肆章的政治網絡,已接近生人層次的社會網絡。在此架構下,各章切入論述下列問題: 第壹章將討論親緣網絡,主要論述日人在台企業精英如何繼承事業,又如何運用親戚的力量,幫助企業經營與壯大。其下共分三節,第一節將蒐集126個事業繼承事例,並從中歸納繼承人的身份,藉此刻描日人繼承制度看重單嗣繼承、養子繼承、襲名繼承等特性,並述及「同族」企業(即建構涵括「本家」、「分家」、「別家」的企業)在台逐漸萌芽的事例。再者,將比較台、日人繼承制度的差異,以及日人不重血緣關係之繼承制度,對企業運作的影響。第二節、第三節將分別蒐集107個兄弟、伯叔姪關係事例及105個姻婭關係事例,並藉此討論這些關係對企業經營與擴大的影響,同時,將與台人世家的財力,加以比較,藉此討論日人在台企業精英的門閥是否強大,再者,亦將討論台、日人企業精英通婚的概況,藉此討論台、日人企業精英在親緣網絡上的關聯性。 第貳章將討論地緣網絡與日人中小型企業營運的關係,論述日人在台企業精英如何引用同鄉者,在企業內建立壟斷勢力,又如何返鄉籌措資金、招募人才,利用地緣網絡創業成功的歷程。其下共分三節,第一節以彰化銀行為例,論述本魯素哉如何引進20—30名高知縣鄉親,進入彰銀擔任要職,並逐步排除台人、其他籍貫日人,成功建構高知閥,以壟斷彰銀的領導階層。第二節以日治末期台北三大商業資本財閥—盛進商行、高進商會、菊元商行為例,論述中喜次郎、藤川類藏、高橋由義、高橋豬之助父子、重田榮治等人,如何引進家鄉之財力、人力,建構地緣網絡的企業,致盛進商行、高進商會、菊元商行的領導幹部,分為富山、德島、香川、千葉、山口等縣人所壟斷。第三節則再舉11個鄉土閥企業,說明賴地緣網絡建置的鄉土閥企業,多為百萬圓以下之企業,同時,存於採煤、雜工業、運輸、銷酒、建材各業中,另外,不止出現於民營會社,官營會社亦曾運用,藉此說明日人在台企業精英運用地緣網絡的普遍性。再者,將從日人在台企業精英看重府縣人關係、府縣人會,而較輕視町會的史實中,分析日人在台企業精英對台灣的認同問題。 第參章將討論學緣網絡與日人大型企業營運的關係,論述日人在台企業精英如何運用學緣網絡提升企業經理人員的素質,又如何運用學閥之勢力控制人事。其下共分二節,第一節以台銀為分析場域,蒐集127個人事升遷事例,論證東京帝大政治科、英法科、東京高商等學閥,在台銀人事升遷上的優越地位。第二節以台灣製糖、大日本製糖、明治製糖、鹽水港製糖為分析場域,蒐集347個人事升遷事例,論證東京帝大、慶應大學、東京高工、東京高商、札幌農校等五所公私立名校的畢業生,在四大製糖會社人事升遷上的優越地位。 第肆章將討論政治網絡與官控會社營運的關係,論述政黨輪替如何影響官控會社的人事更迭,再者,台灣總督府如何安插大量退職官吏,在官控會社及台灣企業界建立一個退職官吏網絡,壟斷利益。其下共分三節,第一節以台電為例,說明政友會、憲政會及民政黨等政黨派閥交替執政,如何遷動官控會社人事的更迭。第二節論說台灣總督府為掌握香蕉利益,如何在既有的交易秩序中,創置台灣青果會社、青果同業組合兩個系統,並大量安插退職官吏轉入,致台灣青果會社四成的領導幹部皆為退職官吏,藉此退官網絡統制香蕉的銷售網絡,並將香蕉利益重行分配給台、日兩地日人政商的過程。第三節則蒐集500個退職官吏轉入企業界的事例,討論他們或自由創業,或轉進民營企業、官控會社、組合任職,或獲授專賣品批發特權的概況。 結論將綜合比較台、日人精英在這四類社會網絡上的差異及聯繫。在差異部份將說明台人精英雖無緣參與日人的社會網絡,但亦有相應或替代的社會網絡,這些社會網絡不僅難被日人所征服,有時甚或會彰顯相當的主體性。在聯繫部份則討論在這四大社會網絡上台、日人合作、交集的概況。最後,則討論在台日人企業精英對台灣認同的問題。 整體而言,過去日治時期台灣史的研究,較偏重台人的活動,而較忽略日人的研究,再者,有關殖民政府如何建構統治體制,以創造日人優勢,亦較偏向有形硬體的研究,本文想從相反的視角出發,以日人企業精英為研究重點,論述他們如何透過無形的社會網絡,向親戚、鄉親、校友、同志尋求支持的力量,藉以壟斷人事,或賴此籌集資金、人力、物力,以茁壯企業的實力,為日人企業在陌生的台灣環境中增添發展的機會。其次,本文希望從台、日社會網絡差異的討論,探索台、日人群我意識之別的根源及其互動之片影。再者,亦可藉此刻描日人根植台灣的程度,以及與日本帝國聯繫之狀況。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日據時期臺灣的商工會與商業經營手法的革新(1895-193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1995-09-??) 趙祐志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日據時期臺灣的商工會與商業經營手法的革新(1895-193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1995-09-??) 趙祐志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日治時期日本政黨派閥與台灣官營企業的運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硏究所, 2006-02-??) 趙祐志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紅太陽帝國的尖兵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0-06-??) 趙祐志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紅太陽底下的「發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1993-06-??) 趙祐志; 蔡明達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日實業家與臺灣總督府的分合關係(1895-1937)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1994-06-??) 趙祐志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躍上國際舞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1997-06-??) 趙祐志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