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邱思瑋"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戰後台灣的「中國小姐」選拔及其爭議
    (2010) 邱思瑋
    戰後台灣的選美活動,以「中國小姐」的選拔最受矚目。戰後「中國小姐」選拔可分成「1960年代」與「1980~1990年代」兩個時期,不同時期的選美活動所隱含的政治、社會文化意涵亦不同。 1960年代一共舉辦過四屆「中國小姐」選拔。首屆「中國小姐」選拔在大華晚報社主辦下於1960年展開。經過四屆的選拔,產生了十位「中國小姐」前往國外參加選美比賽。中國小姐被賦予「促進國民外交」、「宣慰僑胞」、「爭取國際友誼」等國家使命。但在諸多爭議以及各種因素影響下,政府於1964年下令停辦中國小姐的選拔活動。 至1980年代,部分人士提出恢復「中國小姐」選拔,在社會多數輿論的支持下,政府於1988年核許恢復「中國小姐」選拔活動。該年舉辦了佳樂中華民國小姐與環球、世界、國際「三合一」等「第五屆中華民國小姐」的選拔。緋聞、陪酒、內定、作假等選美風波,成為此一時期選美活動最受矚目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者,伴隨1980年代中國小姐選拔活動的恢復,原本即已圍繞此項選美活動的爭議愈益深化。首先,在中共日益強大的干預下,台灣的「中國小姐」參與國際選美活動面臨「國家名稱」的困擾;其次,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台灣社會充滿商業功利氣息,選美活動商業色彩濃厚,輿論批評不斷;加以1980年代婦女運動蓬勃發展,強調「女性自覺」,更是以實際行動反對選美。凡此,對於中國小姐的選拔,皆形成強大的打擊。1999年「中國小姐」選拔走入尾聲、終成絕響。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文藝復興與浪漫主義時期的女性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8-06-??) 邱思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文藝復興與浪漫主義時期的女性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8-06-??) 邱思瑋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