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郭瑋葦"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文母語者之漢語識詞量研究——以臺灣受測者為討論對象(2022) 郭瑋葦; KOAY, WOEI-WEI本研究旨在探測中文母語人士之漢語詞彙識詞量,作為對外華語教學的參考基準。由於自本世紀開始,學習華語的人士急遽增加,而在教材編寫及華語測驗方面,詞彙量又是檢測語言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但華語教學界對詞彙分級缺乏基礎的識詞量研究,因此極有必要先對中文母語者的詞彙量進行量化探測,以作為構建華語二語學習者能力指標的參照依據。本研究以中研院平衡語料庫中的一千萬字語料匯成的詞表,共包含262,780個詞,經過內容分析法過濾掉中外夾雜等非漢語詞彙,製成測試用的正式測試稿,共包括151,096個不同詞語,排除詞綴後則有143,646個詞。讓募集而來的臺灣中文母語者參加測試,採用清單式詞表法,由參加者逐一勾選不認識的詞語。為了確認參加者的準確度並進行數據調校,研究者也特別為每階段設計了後測環節,從母語者的測試資料中隨機及手動抽取一定比例的詞彙,再請參加者展示其對該詞彙的了解程度,並根據事先訂立的「識詞標準」判定參加者對詞彙的了解程度是否達標。共有八位參加者完成全部的測試,參加者平均識詞量是99,219;數據調校後平均識詞量是94,196。詞頻方面,出現在語料庫中超過一千次的詞語識詞率接近100%,即使只出現過一次的極低頻詞識詞率也平均接近50%。此外,參加者識詞量的影響因素是專業背景及嚴謹度。從理科轉文科的母語者識詞量最高,可能是兼具文理背景的人士具有較寬闊的詞語認知;而純文科母語者次之,純理科母語者識詞量則較前二者低。通過此次研究,保守估計臺灣具有大學學歷的識詞量應在九萬以上。由於歐洲共同語言框架的C級能力描述已是母語者的程度,此數據可供C級對應的參考,而現有的分級詞彙數量均有連帶調整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