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俊宏"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探索教育融入國小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石碇國小中年級為例(2012) 陳俊宏; Chen, Chun-Hu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石碇國小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本行動研究方案參考探索教育活動文獻,配合民國97年微調課程綜合活動領域中年級的能力指標而設計,進行每週120分鐘,共四週的活動。瞭解國民小學中年級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融入探索教育活動課程學習之歷程與團隊形成;和實施困難與因應策略。 其具體的結論如下: 一、實施探索教育活動課程,可發現團隊形成歷程 二、實施探索教育活動課程,施教者能影響實施效果 三、實施探索教育活動課程,引導反思活動需多元技巧 四、實施探索教育活動課程,因應策略更加完善 五、實施探索教育活動課程,促進專業成長及開拓全新視野 綜合研究結果,提供具體可行之建議,做為國民小學中年級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融入探索教育活動之參考。期望本研究能達到以下幫助,一是對想進行探索教育活動課程的教師,給予一些實施課程上應注意的建議事項;另外則是對未來想進行相關研究的研究者,再進一步探討的部分提出建議。Item 新世代顯示器OLED(有機電激發光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4-04-??) 陳俊宏Item 氧化鋅奈米線披覆鐵酸鉍薄膜之氣體感測特性研究(2015) 陳俊宏; Chen, Chun-Hung本研究利用了水熱法在玻璃基板成長氧化鋅奈米線陣列,再使用磁控濺鍍製程沉積鐵酸鉍薄膜,進行兩者靈敏度比較。首先比較不同厚度之氧化鋅種晶層,並探討種晶層對奈米線表現形貌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隨著種晶層的厚度增加,表面粗糙度會降低,其奈米線的線徑與線長都會降低。再對丙酮與氨水兩種氣體進行氣體感測實驗,然後使用表面改質製程,採用了低溫濺鍍製程沉積鐵酸鉍(BiFeO)薄膜披覆氧化鋅奈米線上增加其感測靈敏度。再利用水熱法成長厚度27、35、42 nm的種晶層之氧化鋅奈米線,並在操作溫度100°C、150°C與200°C下進行丙酮與氨水氣體感測,研究結果顯示,種晶層厚度35 nm所成長的氧化鋅奈米線具有最佳的感測靈敏度(丙酮氣體S =7.2 和氨水氣體S= 3.72) ;接著比較鐵酸鉍薄膜披覆於氧化鋅奈米線與純氧化鋅奈米線兩者的氣體感測靈敏度,結果顯示,有鐵酸鉍薄膜之氧化鋅奈米線感測靈敏度有上升的趨勢(丙酮氣體S =7.41 和氨水氣體S= 4.61),且氨水氣體的感測靈敏度有隨著操作溫度的上升而增加的趨勢,最後對氨水進行高溫(300°C)與室溫(25°C)之氣體感測,研究結果指出感測響應速度與氨水濃度成正比的關係,尤其是鐵酸鉍薄膜披覆氧化鋅奈米線感測器,其濃度越高,感測響應就越明顯,即使在低濃度(1 ppm)下也有這個結果。Item 達文西研究陳俊宏; Chen, Zun-Hong本研究主要分成五部份:「發展與作品」--對達文西一生的發展和作品之特色做一 扼要的瞭解;「達文西的性格」--探討達文西性格上的矛盾及其富創造性之人格; 「達文西的繪畫觀」--闡明達文西的藝術理念,以瞭解形成其繪畫特殊風格之原因 ;「比較達文西與郭熙在繪畫上之自然觀」--他們對大自然的觀點有部份頗為接近 ,以尋出其相關性和理論根據;「歷代對達文西之批評與結論」--選錄從達文西生 前至二十世紀各界人士對其繪畫之批評,並提出個人之看法和說明其對西方畫壇之貢 獻。Item 離體九孔螺血液細胞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1996-06-??) 陳俊宏; 楊欣雅; 彭賢巍; 陳盈君; 蔡坤穎離體之九孔螺血液細胞會伸出偽足,當觸及適當的基質如玻璃或塑膠,就會進行附著反應;若觸及其他血液細胞,就會凝集形成細胞團,細胞團外圍細胞在觸及玻璃或塑膠後,亦會伸出偽足進行附著反應,接著細胞會行變形蟲運動,呈輻射狀向外遷移。九孔螺血液細胞經外形分類,至少可區分為三種:單核球(細胞核呈圓形、橢圓形或馬蹄形且染色較淡)、淋巴球(細胞核呈圓形、染色較深且核質比小於一)及一群完全不伸出偽足的細胞。依細胞比重分離實驗的結果,只形成一條細胞帶,其中的細胞依外形區分皆屬單核球。依本實驗結果,單核球是唯一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九孔螺血液細胞的附著及,疑集能力會受到低溫(4℃)、咖啡因 (20 mM)及EDTA(50 mM)的抑制,然而在高張液(1100及1200 mOsm)或低張液(800及900 mOsm)中卻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