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陳勇志"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不同晨間進食狀態下運動對體重過重/肥胖中年人之認知功能影響
    (2022) 洪靖淵; Hong, Jing-Yuan
    問題背景:運動強度與早餐進食與否皆能夠影響認知功能,但目前尚不清楚兩者交互作用下的影響。目的:探討有無早餐狀態下進行高 (70% 最大攝氧量) 和中低強度(50% 最大攝氧量)的連續 4 公里有氧運動對體重過重及肥胖健康中年人認知執行功能的影響。方法: 12 名(年齡:40 ± 7 歲、BMI:30 ± 3 kg/m2、腰圍:107 ± 7 cm) 的實驗參與者,經12–14 小時隔夜禁食後,隨機分派至四次實驗;晨間進食下高強度運動(Meal-High)、晨間進食下中低強度運動(Meal-Low)、無晨間進食下高強度運動(Fasted-High)、無晨間進食下中低強度運動(Fasted-Low),電腦化認知功能採用旁側干擾測驗(Flanker task)以及任務轉換測驗(Task switching),於基礎值、運動前和運動後兩小時測驗。結果:研究發現,旁側干擾測驗及任務轉換測驗不論在回應正確率和反應時間,四組間皆無顯著差異 (all, p> 0.05)。以進食狀態 (Fasted and Meal) 及運動強度 (Low and High intensity) 分類資料進行比較,有早餐組一般型任務轉換測驗反應時間快於無早餐組 (p = 0.009);有早餐組混合型任務轉換測驗 ( p = 0.038) 和旁側干擾測驗一致情境 (p = 0.037) 回應準確率優於無早餐組;低強度組混合型任務轉換測驗回應準確率優於高強度組 (p = 0.028)。結論:肥胖、過重中年人進食早餐後進行運動相較於不吃早餐有更佳的執行功能表現;不論進食狀態,中低強度運動相較於高強度運動對認知表現助益較高。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年男性代謝症候群者心肺功能及心磁圖特性之研究
    (2008) 陳勇志; Yung-Chih Chen
    目的:探討中年男性代謝症候群者心肺功能(六分鐘走路測驗、心跳變異率)、身體組成及心磁圖參數特性。方法:以國民健康局 2006年訂定代謝症候群定義為標準,招募45~55歲代謝症候群(MS組,30名)及非代謝症候群男性(CT組,35名),共65名受試者參與實驗。心磁圖參數利用 ROC 曲線判斷其結果;其他資料以 SPSS for Windows 13.0 進行獨立樣本 T-test 考驗兩組各項目有無顯著差異,並利用皮爾遜積差相關檢驗體脂肪率、六分鐘走路測驗和心磁圖參數相關性,顯著水準 (P<.05)。結果:MS組體脂肪率顯著高於 CT組 (p<.05),肌肉重兩組無顯著差異;MS 組六分鐘走路測驗顯著低於 CT 組 (p<.05);兩組於安靜心跳率 (Mean HR)、Mean RR、HF(%)、LF/HF 皆未達顯著差異;心磁圖參數,MS 組在 SIQTc、QTc dispersion 明顯較 CT組高,Magnetic Dipole Angle (α角) 則無差異;由皮爾森積差相關檢驗後發現,QTc dispersion 和體脂肪率呈顯著正相關 (p<.05),和六分鐘走路呈顯著負相關 (p<.05)。結論:本研究發現代謝症候群者體脂肪率較高,且心肺適能上表現較差,由心磁圖參數SIQTc、QTc dispersion 結果可發現,代謝症候群者有較高的機率出現心肌缺氧症狀,且三者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顯示代謝症候群者心肺功能下降時可能伴隨心肌缺氧等生理性病變產生。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斷久坐對健康者腹部與臀部皮下脂肪組織間隙血糖調控之影響
    (2021) 林芸婷; LIN, Yun-Ting
    研究背景:脂肪組織是人體中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能量儲存庫,也在血糖的代謝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目前的研究仍缺乏有無身體活動的介入下,比較不同部位中的脂肪組織對於血糖調控的差異性。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健康者在有無中斷久坐腹部與臀部的皮下脂肪組織間質細胞血糖調控的影響。研究方法:20位健康參與者於皮下腹部與臀部脂肪組織分別安裝一台連續式血糖監測儀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 CGM),並於安裝CGM七天內以平衡次序法完成時長約320分鐘的久坐與中斷久坐的實驗室測驗。久坐實驗中,參與者在整個實驗期間維持坐姿;中斷久坐實驗中,參與者以每20分鐘以6.4公里/小時的速度在跑步機上快走2分鐘,累積15次,總計30分鐘,其餘時間則維持坐姿。兩次實驗中皆提供兩餐相同的餐點 (早餐與午餐,每餐562 ± 81大卡 (平均數 ± 標準差),含77 % 碳水化合物、16%脂肪、7%蛋白質)。研究結果:久坐實驗中,腹部皮下脂肪組織間隙血糖顯著高於臀部脂肪組織 (p = 0.03)。久坐與中斷久坐實驗中,腹部與臀部血糖的曲線下面積 (iAUC) 則無差異 (all, p> 0.05)。結論:本研究顯示健康者在久坐情境中,腹部的皮下脂肪組織間質細胞的血糖濃度顯著高於與臀部皮下脂肪組織,但在久坐與身體活動情境下,兩部位的血糖曲線下增加面積沒有差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單次有氧運動對延遲晚餐進食下血糖調控之影響
    (2024) 李昀叡; Li, Yun-Jui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支鏈胺基酸增補對下坡跑後肌肉生長抑制激素-myostatin及肌肉損傷與發炎指標之影響
    (2024) 詹紫涵; Chan, Tzu-Han
    研究背景:肌肉生長抑制激素 (myostatin, MSTN) 是肌肉生長的負調控因子,而運動誘發肌肉損傷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EIMD),會引起 MSTN 濃度的改變。過去研究指出增補支鏈胺基酸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BCAA) 似乎能夠減緩EIMD,但對於 MSTN 的影響仍不清楚。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增補 BCAA 在單次激烈運動過後對 MSTN 及肌肉損傷及發炎指標之影響。方法:13位健康男性 (23.6 ± 4.8歲) 依照平衡次序法接受 BCAA + 下坡跑 (BCAA) 或安慰劑 + 下坡跑 (PLA) 處理。增補時間點共三次,分別為運動前15分鐘、運動後立即與運動後3小時,受試者每次增補劑量為100 mg/kg。於增補前 (pre)、運動後立即 (0 h)、運動後3小時 (3 h)、運動後24小時 (24 h)、運動後48小時 (48 h) 五個時間點,測量血漿 MSTN、血清介白素6 (interleukin 6, IL-6)、血清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CK)、延遲性肌肉痠痛 (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 ,及最大等長肌力 (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 五個指標。所得數據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分析。結果:MSTN變化率有交互作用 (p=.046),BCAA以及PLA處理在0 h與3 h顯著高於pre,BCAA 處理 48 h 顯著高於 24 h;PLA 處理 48 h 顯著低於 0 h、3 h。IL-6無交互作用,0 h 顯著高於 pre,3 h 顯著高於其餘四時間點。DOMS 有交互作用 (p=.012),在 3 h 及 24h,BCAA 顯著低於 PLA 處理。CK 以及 MVIC 無交互作用,後測四個時間點與 pre 達顯著。MSTN 與 CK、IL-6 在 0 h 與 3 h 分別呈現中度正相關。結論:本研究發現 MSTN 會在單次激烈運動後立即上升,並且與 IL-6、CK 等指標呈現正相關,推測 EIMD 會短暫造成 MSTN 上升,且增補 BCAA 並不會抑制此現象,但會暫時減緩 DOMS 的發生。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數位過網影像評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2002-02-??) 陳勇志; Yung-chin Chen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有氧運動對睡眠限制後的血糖調控效應
    (2024) 許哲偉; Hsu, Che-Wei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網點加密圖像光學擷取比對辨識研究
    (2002) 陳勇志; Chen,Yung-Chih
    印刷圖像防偽技術除了在印刷材料與製程技術提昇改進外;亦可考慮印刷品進行數位資料加密(Data Hiding)以提高其安全性。本研究針對紙張上印刷過網圖像進行加密與比對辨識實驗,將資料加密技術結合數位過網演算法製作網點加密圖像,並對圖像進行光學擷取後再進行資料辨識。旨在探討網點加密圖像在不同過網解析度(150/300LPI)下以不同光學資料擷取解析度(600/1200/2400DPI)對加密資料的比對識正確率高低,瞭解網點加密圖像比對辨識條件。 研究結果顯示,六組實驗組合除300LPI-600DPI實驗組合之辨識正確率<=0.95之外,其餘實驗組合150LPI-600DPI、150LPI-1200DPI、150LPI-2400DPI、300LPI-1200DPI及300LPI-2400DPI其辨識正確率均顯著>0.95。而300LPI-600DPI實驗組合其辨識正確率較低之原因,因其影像擷取解析度600DPI取樣不足使影像模糊辨識不易導致。 由150LPI與300LPI兩圖像辨識結果得知,150LPI圖像其辨識正確率在光學解析度600DPI時達到0.99730;在光學解析度達1200DPI時達到0.99985,在光學解析度達2400DPI以上達到0.99990。而300LPI圖像其辨識正確率在光學解析度600DPI時達到0.86426;在光學解析度達1200DPI時有0.99819,而在光學解析度達2400DPI以上達到0.99893。 本研究印刷圖像辨識錯誤現象,在圖像過網解析度150LPI時,以光學解析度1200或 2400DPI擷取圖像其辨識錯誤次數最少可獲得最穩定辨識結果。在150LPI-600DPI與300LPI-1200DPI實驗組合,發生”白點辨識為黑點”的現象高於”黑點辨識為白點”。將網點圖像予以加密複製於平面媒體上,有利於印刷品防止變造與安全保護。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網點加密圖像光學擷取比對辨識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2002-12-??) 陳勇志; 吳紹起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阻力訓練對體重控制之影響
    (國立臺灣大學體育室, 2008-05-01) 陳勇志; 吳柏翰; 方進隆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