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陳勇祥"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6 of 1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不同教育階段之資優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的動機與成效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7-06-??) 陳勇祥; 賴翠媛; Yung-Hsiang Chen, Tsuei-Yuan Lai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教育階段資優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的動機與成效,採立意取樣方式,從南部地區之高中、國中、國小,選取曾參與服務學習達20 小時以上者,共12 位,進行訪談。研究發現:各階段資優學生之服務動機為自主意願,且期望能透過服務學習,提升自我概念與培養勇氣,其差異處為國、高中學生較國小學生關注偏鄉、社會服務與重視社會連結。服務成效方面,國小、國中、高中學生多數認為服務學習能培養同理接納態度與促進人際關係和諧,差異處在於國中、高中學生較國小學生能試探生涯目標,培養公民責任,提升問題解決技能與溝通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二位藝術才能資賦優異成人回顧其生涯歷程與生涯抉擇之思考及論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5-06-??) 陳勇祥; 張昇鵬; Yung-Hsiang Chen; Sheng-Peng Zhang
    本文以二位藝術才能資賦優異成人回顧其生涯抉擇歷程,據此提出思考與論述,作為提供輔導藝術才能資優學生生涯抉擇之參考。發現如下:(1) 藝術教育應更重視生涯引導,以及如何於自我實現與生計抉擇取得平衡;(2) 根據其論述,了解藝術才能資賦優異者如何抉擇其生涯,並達成自我認同之歷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法治原則觀點建構教師師生衝突處理指標之探究
    (2024) 陳勇祥; Chen, Yung-Hsiang
    本研究旨在以法治原則觀點建構教師師生衝突處理指標,作為政府教育相關單位、教育人員和後續研究之參考。本研究採用德懷術調查研究法,研究者先根據文獻探討分析歸納出法治原則和師生衝突因應策略的層面項目,再邀請學者專家及現場實務教師,共同組成德懷術專家委員小組,進而以結構化問卷對專家委員進行兩次的德懷術問卷調查,蒐集專家委員的意見並修正層面項目,最後建構出教師師生衝突處理指標。根據本研究結果,教師師生衝突處理指標包含「法治原則」和「因應策略」兩大層面。「法治原則」層面包含「基本權保障」、「依法行政原則」、「法的安定性原則」、「平等原則」、「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比例原則」六個層次二十二個項目指標;「因應策略」層面包含「事先預防」、「擬定衝突處理程序」、「情緒管理」、「雙關注模式」、「教師社會權力」、「心理與輔導」、「人際溝通與正向語言架構」七個層次三十五個項目指標。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政府教育相關單位、教育人員和後續研究之參考。對於政府教育相關單位建議部分,研究者認為在日益嚴重的師生衝突教學現場,政府教育單位可以根據本研究建構之結果,修補相關教育法規範、精進教師師生衝突因應策略,讓教師在管理師生衝突時有更完整的法規範依據和知能;對於教育人員建議部分,研究者認為教師可以根據本研究建構之師生衝突處理指標,隨時自我檢驗和應用,藉以發現和修正自我管理師生衝突的問題和盲點,進而達到師生雙贏的教育願景。最後,在後續研究部分,研究者建議未來可以將本研究建構之各層次指標以德懷術調查研究法繼續深入探究,建構各層次更完整的師生衝突處理指標,或是以德懷術調查研究法建構其它教育衝突管理議題之指標。此外,研究者認為亦可採用個案研究法取向,應用本研究建構之各層次指標,管理和解消師生衝突個案問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典範人物對資優學生角色楷模的影響成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4-09-??) 陳勇祥; Yung-Hsiang Chen
    本文以名人傳記閱讀及與各領域傑出人士對談,使資優學生透過角色楷模確立價值觀,並藉由楷模學習培養典範。實施成效為啟發學生堅毅、專注、獨立、自信等態度,並激發其助人意願與行動勇氣,使能正向思考與自我檢視,以培養面對困境的正向態度及謙虛與奮鬥不懈的精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前能力優異幼兒圖畫書閱讀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4-12-??) 陳勇祥; 賴翠媛; Yung-Hsiang Chen; Tsuei-Yuan Lai
    本文探討三位學前能力優異幼兒圖畫書閱讀課程之成效。經五週教學,以口語表達呈現改編後之故事,藉此檢視其創造力、想像力與邏輯性。結果發現:幼兒能於故事重組中發展創造與想像力,並投射想像與情感於主角人物。但創作之故事內文雖流暢,仍有邏輯不合理之處需修正。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網路電玩熱潮探討創造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2-03-??) 陳勇祥
    本文主要在探討網路電玩是否能提昇學生的創造力,並分析網路熱潮所 帶來的影響及探討其能運用創造力的可行性,提出個人見解。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融合教育的觀點談資源教室的定位與走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2-12-??) 陳勇祥
    本文旨在抒發融合教育理念對未來資源教室的定位與走向,並探討資源教室的類型與服務型態的轉變,找尋因應之道。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解開班級經營師生衝突之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9-??) 陳勇祥; Yung-Chiang Chen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資優學生服務學習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4-06-??) 陳勇祥; Yung Hsiang Chen
    本文旨在探討服務學習對資優生的成長、反思、回饋與同理,其課程結合社區資源而規劃為八項主題,以增進學生服務之精神與環境互動能力。實施結果發現:學生能主動服務社區、關懷弱勢、提升自身責任,且能反思與檢視自我,並於過程中展現開闊胸襟與包容之情,提升人際溝通技能與情緒管理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資優學生服務學習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4-06-??) 陳勇祥; Yung Hsiang Chen
    本文旨在探討服務學習對資優生的成長、反思、回饋與同理,其課程結合社區資源而規劃為八項主題,以增進學生服務之精神與環境互動能力。實施結果發現:學生能主動服務社區、關懷弱勢、提升自身責任,且能反思與檢視自我,並於過程中展現開闊胸襟與包容之情,提升人際溝通技能與情緒管理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資優班教師跨領域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與思考觀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7-09-??) 陳勇祥; 賴翠媛; Yung-Hsiang Chen, Tsuei-Yuan Lai
    本文探究資優教育教師跨領域專業社群之組織與運作,以分析如何於既定課程培養教師跨領域合作能力,同時整合各教師專業知能與各領域之依附關係及進行方式,進而提升彼此對不同領域的溝通與相互理解。此外,亦分析跨領域專業社群運作過程遭遇困難之處理方式,以提供資優班教師發展跨領域專業社群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資優班科學與人文充實課程之規劃與實施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3-06-??) 陳勇祥; Chen Yung Hsiang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身心障礙學生參與國際教育旅行之成效探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5-09-??) 陳勇祥; Yung-Hsiang Chen
    本文從身心障礙學生參與國際教育旅行的課程規劃與活動進行,以及學生於活動中的學習與活動後的改變,探討學生參與國際教育旅行的成效。發現如下: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並融入群體,也能欣賞他人優點與分享生活經驗,同時克服語言恐懼而勇於溝通並反思與檢視現況,以強化社會互動與人際溝通之技能。對未來之建議為:申請其他相關補助並整合專業人力與社區資源,使更多學生參與。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輕度自閉症資優學生失敗經驗的情感調節及復原歷程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8-11-??) 陳勇祥; Yung-Hsiang Chen
    本研究以三位已就讀大學之輕度自閉症資優學生為對象,採敘說分析取向,並從復原力觀點,探討其失敗經驗的調節與復原歷程,以了解個案之復原力如何啟動與其復原模式如何建構。研究設計以個別及團體訪談,探討個案經歷失敗經驗的歷程現象與復原過程。研究發現,個案經「感受期」至「行動期」而減輕失敗衝擊,促進自我認知,以釐清成敗關係,並移轉、沉澱、重建後,願意嘗試不同挑戰。其情感調節與復原策略,有助個案調節負向情感並喚起自我責任,同時也賦予事件的正向意義與重塑自我價值。研究結論為輕度自閉症者之人際互動特性可能影響復原歷程尋求協助之意願,且此歷程需內在自我覺察與外部支持同時啟動,並需重要他人之支持與同理。因此,本研究建議應調整個案關注之焦點,輔導其評估事件對自我之影響,再檢視環境與自我之關聯,以轉化對失敗事件的負向感受。此外,教師與家長亦應指導學生理解個人價值並未因失敗事件而消失,藉此學習不過度重視他人評價,以減輕個案常感遭受他人關注之壓力。同時,亦應教導後設認知策略,以強化行動前之自我規劃與監控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中語文學術性向資優班潛在退班傾向學生之抉擇與生涯思考脈絡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21-06-??) 陳勇祥; Yung-Hsiang Chen
    本研究探討高中語文學術性向資優班學生萌生退班念頭之因及其去留抉擇,並依其生涯取向,分析生涯思考與生涯決定之脈絡。依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為:了解語資班學生產生退班念頭的動機背景與衝突發現及調適轉變,並分析其對生涯的覺察反思與生涯決定之影響脈絡。因此,本研究以紮根理論研究取向,透過深度訪談,蒐集研究參與者之去留抉擇與生涯思考的歷程脈絡與現象經驗之資料,以建構其意義內涵。研究參與者為就讀大學四年級學生,且高中就讀語文學術性向資優班,曾有退班傾向但最終未退班者,共13 位。其中女性9 位,男性4 位,平均年齡為21.6 歲。結果發現:學生萌生退班念頭與升學體制、學習方式及未來發展有關,亦有認為語資班與其期待不符。而當其抉擇是否退班的過程,發現其中仍有諸多吸引其繼續就讀之處,是引發其在抉擇衝突中能釐清想法的關鍵。此外,大學科系給予研究參與者諸多不同的學習歷程,亦使其理解學習環境與科系及生涯的關聯,非為絕對限制。因此,本研究建議教師應強化覺察力,以及早發現潛在退班傾向學生並尋求適時介入之時間點,同時透過分析學生優勢潛能與表現差距的歷程,引導其思考自我之學習偏好與執行落差的調適方式,並關注其於此一歷程之想法變化,作為語資班之班級經營、課程規劃、行政運作與教學策略等向度調整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職資源班特殊教育統整課程「農牧Special Show」發展學校本位特色之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4-03-??) 陳勇祥; Yung-Hsiang Chen
    教育部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頒布,高職資源班特殊教育課程面臨新的挑戰。因此,須改變目前課程型態以因應新「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的規劃。本文以「農牧Special Show」為主題,結合畜產及園藝學程專業科目,發展具有學校本位特色的特殊教育課程。本課程之目的是為了延伸學生自我與同儕及社區的關係,作為發展人際互動的基礎。實施過程發現大多數學生能利用學科領域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發現學習的樂趣與保持高度學習動機,並有助凝聚班級情感與改善同儕關係,幫助身心障礙學生於班級適應良好,落實新課綱欲達成與普通教育接軌之理念。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