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陳嬿如"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新聞中心設施需求規劃之研究
    (2008) 陳嬿如; Yen-ju Chen
    第21屆的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2009年將於臺北舉辦,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主辦國際大型運動會,能夠爭取到此國際賽是實為國人的榮耀。而運動競賽在今日已經發展成為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大眾傳播媒體報導的主要議題,透過傳播媒體的報導,形成全世界人類矚目、關注的焦點。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彙集相關資料,規劃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新聞中心,探討其主新聞中心之相關設施需求規劃。研究者以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於2008年3月1日至4月16日止進行研究調查,訪談T2009籌備團隊中參與規劃新聞中心之核心工作人員、相關專家學者共8位,且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14位媒體工作者。綜整研究發現所得結論如下: 一、主新聞中心乃扮演一個與內部溝通及跟外部接軌的角色,以服務媒體為主要功能,是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成功的關鍵。 二、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新聞中心的規劃項目以18項的軟硬體設施及11項的服務項目為主。 本研究結果將提供給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之主辦單位,在未來規劃主新聞中心時的參酌依據,提供T2009籌備團隊實質性的幫助。除此之外,尚能激勵後續研究利用「用後評估」的理論再深入的探討使用者滿意度及分析使用者需求。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學資優生全球視野知能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
    (2011) 陳嬿如; Chen Yen Ju
    摘要 全球化宣告著我們已邁入了無國界、零疆域、全球共生的競爭時代,而未來人才的競爭力,來自於教育與國際的無縫接軌。面對變革中的世界局勢,迎向全球化的嶄新世紀,最重要的是要能突破人才質量的侷限性,培養具備全球視野知能的資優學子,才能彰颺國際、福澤族群。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我國中學資優學生是否已在全球化的驚濤駭浪中,能洞燭先機、探究全球議題之趨變,做好關鍵能力的全方位準備,並成為能關懷族群、行動全球的新世紀人才。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方式實施,以中部地區四縣市二年級中學資優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取樣7所高中、8所國中,有效樣本合計576人。根據文獻探討及相關實證之研究結果設計問卷,進行調查,最後將結果加以統計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壹、中部地區中學資優生在對全球議題探究、全球關鍵能力、全球關懷行動以及對資優課程全球化之知覺現況,屬中等程度。 一、「全球議題探究」之知覺現況以「政治與經濟」因素較低。 二、「全球關鍵能力」之知覺現況以「Learning to change」因素最高。 三、「全球關懷行動」之知覺現況以對「關懷-人與自然」因素為高,「行動-責任參與」相對為低。 四、「資優課程全球化」之知覺現況皆不理想。 貳、部分背景變項的中部中學資優生在對全球議題探究、全球關鍵能力、全球關懷行動與對資優課程全球化之知覺,具顯著差異。 一、「全球議題探究」之知覺因不同性別、不同教育階段、不同班級類型、不同社經地位而有顯著差異。 二、「全球關鍵能力」、「資優課程全球化」之知覺因不同性別、不同班級類型而有顯著差異。 三、「全球關懷行動」之知覺因不同性別、不同教育階段而有差異。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建議,以供教育者及後續研究之參考。關鍵詞:資賦優異學生;全球教育;全球視野知能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影響
    (2008) 陳嬿如; Yen-Ju Chen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適合國小低年級學生之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並探討該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認知及情意能力的立即及持續效果。研究方法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國小81名低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成三個組別,創造性繪本教學組28名學生,一般繪本教學組25名學生,控制組28名學生,創造性繪本教學組及一般繪本教學組接受為期十一週,每週兩節課(一節40分鐘),共二十二節課的實驗方案處理,其中創造性繪本教學組為創造思考策略融入繪本教學之實驗處理,而一般繪本教學組則是單純進行繪本教學方案,控制組則未接受任何處理,進行班級例行性活動。 本研究以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中之「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方案結束進行後測及追蹤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多變量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單元回饋表」、「課程總回饋表」、「學生作品」、「學生訪談問卷」及「教師省思札記」為輔助資料,以瞭解教學實驗之過程與成效。 研究結果顯示: 一、在認知能力方面,創造性繪本組與一般繪本組在「開放性」、「變通力」、「精進力」、「標題」上有立即提升效果,在「開放性」、「獨創力」、「精進力」、「標題」上有持續提升效果,「流暢力」上則無顯著效果。此外,創造性繪本組與控制組在「流暢力」、「開放性」、「獨創力」、「精進力」、「標題」上有立即提升效果,在「開放性」、「獨創力」、「精進力」、「標題」上有持續提升效果。 二、在情意能力方面,創造性繪本組與一般繪本組在「挑戰性」因素上有立即及持續提升效果,在「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挑戰性」上有持續提升效果。此外,創造性繪本組與控制組在「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及「挑戰性」因素上有立即及持續提升效果。 三、一般繪本教學在本研究中僅能提升獨創力的表現。 四、創造性繪本教學組學生對方案的評價頗高,認為方案內容有趣多元,且能訓練思考並發揮創意,自己的創造力表現也有所增進,尤其偏愛動態活動及繪圖活動。 研究支持創造性繪本教學方案能提升學生創造認知及情意能力。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未來創造思考教學應用及相關研究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應用Web2.0 概念的人力招募
    (2009-06-06) 賴志樫; 陳嬿如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自律學習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專題報告教學之研究
    (2015) 陳嬿如; Chen, Yen-Ju
    自律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是一個以學生本位為出發點、重視學習者本身主動調節內、外在因素,以達到學習目標的教育心理學理論。雖然自律學習如此重要,然而在教學的應用上,卻以小班或個別教學為主,很少在大班級進行教學,也鮮有與現存課程結合的例子。研究者認為以一般國小教師的教學需求而言,教學理論需以能落實在原有課程與班級型態為佳,因此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試著將自律學習融入在國小社會學習領域的日常教學當中,並選擇專題報告做為主要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如何進行自我調節。參與教學的六年級學生共有28位,研究工具包括課堂錄影、問卷、非正式訪談,以及學生的專題報告內容。研究結果發現,自我監測對部分學生產生正面的效果,而另一部分的學生則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才能採取改善的行動;學生的事前評估和實際執行的情況有落差,需要經由教師帶領示範、討論之後才能縮小落差。研究者從統計結果發現,在學生的自律學習認知、動機/情感、行為三個面向的表現當中,只有「行為」對專題報告成績有顯著的相關和預測力。本研究期望能提供給現場教育人員一些啟示,以增進對學生自律學習的重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電子公司實施同儕師徒制之相關課題研究
    (2009) 陳嬿如
    本研究係以實施同儕師徒制的電子公司研發單位為研究對象,旨在了解同儕師徒制的特性,探討電子公司實施同儕師徒制的現況及運作方式,並了解其實施同儕師徒制的企業組織背景及原因。研究方法是採質性研究之多重個案研究法,以訪談方式進行研究資料蒐集,研究過程中共訪談三位在受訪企業中擔任人力資源人員、五位擔任師傅的資深研發人員及五位擔任徒弟的研發人員,共13名受訪對象,依據研究主題將訪談資料整理、分析後,獲得研究發現,其主要結論列示如下: 一、同儕師徒制之重要特性在於是一種橫向的師徒形式,且為組織內部的一種教育訓練方式。 二、受訪企業師徒制的運作現況,係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實施同儕師徒制,以計畫性的安排師徒配對,加上系統化的工作教導模式,並結合考核與激勵制度。 三、電子公司之所以實施同儕師徒制的背景原因,主要受到公司環境的影響、因應組織發展的需求,以及員工的個人因素。 四、電子公司實施同儕師徒制所面臨的困難,包括:資源分配不均、師傅工作量、責任增加師徒間的對立與爭執等。為解決前述困難,除了排解雙方紛爭外,還調整師徒配對、加強主管的支持,並結合考核與獎勵制度,師傅進行再訓練。 五、電子公司實施同儕師徒制對組織與師徒的影響,最大的效益在於可提高組織團隊的績效及技術的傳承,在此過程中,師徒雙方得以獲得成長,師傅在教導的過程中得到成就感,而徒弟也獲得心理支持及工作上的滿足,進而帶動組織的成長。然而負面的衝擊則在於容易造成組織的分化及師徒集體跳槽,師傅因為工作及責任加重而造成壓力太大,徒弟易受師傅影響,缺乏獨利立自主的能力。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